譚耀洪
?
慢練在鋼琴調律練習中的作用
譚耀洪
(韓山師范學院,廣東 潮州 521041)
摘 要:鋼琴調律是一系列科學的、有序的調律作業活動;是一門技術技能,需要通過練習鞏固動作方式,從而成熟的掌握它。在鋼琴調律的練習過程中,慢練的作用是有效地克服和解決調律活動中的各種技術障礙,保證練習質量,提高練習效率,從而成熟的掌握鋼琴調律。
關鍵詞:鋼琴調律;技術技能;慢練;技術障礙
鋼琴調律是一系列科學的、有序的調律作業活動;調律操作并非只是調整鋼琴弦的張力,還須進行“聽覺判斷”和擊鍵等作業。擊鍵、聽覺判斷和調整弦張力,它們在調律活動中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是一系列相互聯系在一起的活動。
鋼琴調律是一門技術技能,它是技術是因為它具有科學有效的方法、流程、規范的程序。它是一項動作技能,需要通過練習,鞏固動作的方式,把調律的動作從意識中解放出來,變成自動化的動作,逐漸增加理解程度和熟練程度,從而成熟的掌握它。然而對于鋼琴調律這項技能而言經濟有效、合理地利用身體動作完成調律任務,是習得鋼琴調律這項技能的最理想的目標。
慢練是一個俗稱,一般指在學習一門樂器時彈奏練習或樂曲的過程中用慢于作品要求的速度所進行的彈奏練習.它是在樂器學習中解決某一技術難題最基本、最科學、最有效的練習方法之一。正確地掌握慢練技巧,對于每個學習者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不論樂曲的技巧難度的大小,速度的快慢,都應該堅持“先慢練,后加速”的原則。
慢練不是為慢而慢,而是有許多具體實在的內容存在其中,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往往存在的胡子眉毛一把抓得通病,不但技術障礙得不到解決,而且容易養成壞習慣,對練習的內容感到厭倦,動作細節容易被忽略,技術難以得到進步。而采用慢練,正是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使頭腦思路,身體細胞積極參與其中,從而有效地克服和解決各種技術障礙。慢練的意義就是解決存在的基本技術問題和技巧上的困難,最終能正確的掌握技能。
(一)慢練有助于鞏固合理的調律姿勢與放松
鋼琴調律的掌握也是通過練習從而逐步從生疏到熟練地掌握調律手法的過程。在學習鋼琴調律的初期,學生須通過老師的指導和觀察,認識調律的基本原理和要求,領會調律的基本要求,掌握技能的局部動作,包括調律的基礎姿勢,操作扳手的發力技巧,擊鍵的方法,“拍音”的判斷等,通過老師示范講解在頭腦中形成動作的認知,并進行初步的操作嘗試。在初步操作的過程中,學生注意的范圍比較狹窄,只能注意個別動作,精神和全身肌肉緊張;不僅動作不自然,還出現多余的動作;不能覺察自己動作的全部情況,難以發現錯誤和缺點。
合理的調律姿勢,是調律練習中扳手操作、擊鍵動作的運力基礎,是整個調律活動的基礎。在練習鋼琴調律的初期,慢練是鞏固合理的調律姿勢的有效方法,在練習中,如果片面的追求操作,而不顧及調律的姿勢,由于姿勢還沒形成固定的身體記憶,在多次的操作后,由于手部消耗力量產生的疲累感、身體的緊張感會使調律姿勢有所變形,并且不利于調律的練習。慢練讓調律的操作動作跟調律姿勢有充分適應和相互調整的過程,在練習的過程中,能盡可能多的注意到調律姿勢與調律動作的協調性,減少壞習慣的形成,提高練習的效率。
放松是提高練習效率的方式,因為調律活動的動作相對單一重復,調律姿勢的需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身體、手臂的肌肉容易出現緊張甚至疲憊的狀態,直接影響著調律活動的效率。此處所提到的放松,是指在調律過程中,利用動作轉換的空隙中,相對應的肌肉能像呼吸一樣得到放松的機會,經過調律熟練度的提升,形成節奏性、習慣性的調律手法。
(二)慢練有助于調律手部動作的協調
鋼琴調律作業活動有三個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動作姿勢,即基礎姿勢、扳手操作姿勢和擊鍵姿勢,三者的協調性直接影響著調律手法掌握的熟練程度,基礎姿勢的不合理影響著扳手操作的運力,擊鍵方法的不合理,琴弦的聲效影響著聽覺的判斷,同時也影響扳手操作。所以在初次學習時就必須貫徹慢練的宗旨,甚至將動作分解操作,第一,先掌握調律的基礎姿勢,包括身體的方向,雙手的分工,雙腳的站位等。基礎姿勢是調律操作運力的基礎,它對鋼琴調律技術的學習和掌握有著實質性的意義。第二,掌握擊鍵的方式方法與力度,了解擊鍵與琴弦振動的關系。正確的擊鍵方法是判斷琴弦拍音,掌握聽音方法的必要條件。第三,操作扳手的方法方式,運力的方向,了解扳手與弦軸的關系,弦軸與琴弦結構等。操作扳手是調律的根本,也是鋼琴調律最主要的方式。慢練有助于三個動作逐一的協調,有助于學生注意的范圍擴寬,有助于調律動作的細節放大,有助于操作扳手與擊鍵的協調,逐漸掌握并鞏固正確的調律動作,形成習慣性調律動作。
(三)慢練是克服調律技術難點的“金鑰匙”
1.難點一:從聽音到控制“拍音”
調律師聽音與音樂家、音樂愛好者不同,調律師聽音是靠聽“拍音”來判斷音高的。只有在音高差得很多時,他們才聽音的高低,一旦音準接近了,調律師就要通過聽辨“拍音”來判斷琴弦的準確音高。“拍音”是兩音相近時產生的強弱變化的現象,建立正確的音準概念,是調音的先決條件,如何將抽象的音程概念,變成易于理解的具體印象,是學會聽音的難點。初學者能清楚的聽見拍音是以“嗚-哇-嗚-哇”起伏音的感覺存在,但在實際練習中,初學者往往難以操作扳手控制“拍音”的快慢程度,容易把琴弦的振動頻率調亂是初學者經常出現的狀況。
通過慢練,初學者把“拍音”起伏的變化過程變慢,把“拍音”的變化過程變得具體,從兩條琴弦振動頻率逐漸差異形成動蕩不定的聽感,再到把兩條琴弦振動頻率逐漸統一形成沒有起伏變化的空洞感,從振動頻率的的差異到統一,這一慢練的過程能減少聽覺錯誤,減少聽覺疲憊,加深“拍音”的聽覺印象,逐漸掌握“拍音”的動態變化,建立有效操作扳手的基礎。
2.難點二:熟練的操控扳手
由于鋼琴新舊、品牌等因素,鋼琴弦軸張力狀態的多樣的,它決定了操作扳手的力度并非一成不變。鋼琴調律的主要動作是操作扳手,它的動作信息主要來源于對“拍音”的聽辨及對弦軸握軸力的感知,從而對扳手做出相應的運力動作,調律動作完成和發揮的難點在于初學者能否準確地感知弦軸握軸力,從而判斷出操控扳手的力度,改變琴弦張力,把音律調準。
在扳手操作練習的初期,初學者只能聽到明顯的“拍音”,但不能判斷“拍頻”多少的聲效感覺,所以對“拍音”的聽辨直接影響著練習者對扳手的運力程度,通常初學者操作扳手對弦軸運力時所產生的“拍音”聲效達不到心理預期的效果,對整個扳手操作過程控性不強。通過慢練,讓整個操作扳手的過程,包括操作扳手的姿勢,運板方向,運力強度;細致化、具體化的加強扳手把控性的練習方法。
慢練的方法,雖然慢,但能讓操作扳手的動作變得細致具體,琴弦被激活振動時,通過操作扳手使琴弦的張力發生變化,“拍音”從產生到消除,都能從扳手操作的循序漸進中,通過“拍音”所反饋的聲效,學生能覺察到自己動作的細微差別,能利用細微的聲效線索,使扳手的操作日趨完善。扳手操作熟練時,只需根據細微的聲效線索就能作出相應的操作。
(四)慢練有助于建立初學者的信心
鋼琴調律的掌握也是通過重復的練習,逐步地掌握科學合理的調律手法過程。學生從認知鋼琴調律開始就存在精神和全身肌肉緊張、基礎姿勢變形、扳手操作運力錯誤、擊鍵方法錯誤、聽覺判斷錯誤等一系列相互影響的錯誤。通過慢練,初學者建立正確的認知意識與動作習慣,能對身體與動作進行調節,修正錯誤,獲取經驗的積累。經驗的積累也是熟練度的提升,是練習成果達成的信息反饋,從而建立學生調律練習的信心。
科學的調律練習方法是保證練習質量不斷提高的有效方法,慢練是貫穿調律練習的整個過程、保證練習質量的一種有效的重要方法,每一位初學者都應該在慢練的過程中,逐漸理解慢練的作用和意義,并長期堅持,合理運用,提高調律動作技能科學性,效率性。
[參考文獻]
[1] 葛東藝.對小提琴慢速練習方法的理解和運用[N].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 胡鳳紅.“慢練”在鋼琴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J].文化藝術研究.
[3] 金先彬.講調律七-使用調音扳手的手法_金先彬[J].技術天地.
[4] 陳重生.鋼琴調律原理與應用[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