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若蘭
湖南省長沙市南雅中學,湖南 長沙 410004
?
網絡背景下《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教學體會例談
米若蘭
湖南省長沙市南雅中學,湖南 長沙 410004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小學語文人教版五年級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回憶周曄伯父魯迅先生生前為別人做的幾件事以及他給“我”的教益,反映了魯迅先生憎惡舊社會,同情和關懷勞動人民的性格特征,同時又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無比懷念、敬愛之情。本文主要分析網絡背景下《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教學措施。
網絡背景;《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體會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魯迅侄女周曄寫于魯迅先生逝世九周年的一篇追憶性文章,雖然周曄在寫這篇文章時已經19歲了,但是文章中寫的往事都是發生在作者童年時期,都是從兒童的角度來回憶自己的伯父。課文通過回憶周曄伯父魯迅先生生前為別人做的幾件事以及他給“我”的教益,從“四周黑洞洞的”表現了舊社會的黑暗,反映了他憎惡舊社會,同情和關懷勞動人民的性格特征,同時又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無比懷念、敬愛之情。《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充滿童趣和親情,與傳統角度上關于魯迅先生的描寫是不同的。這篇文章中“伯父”的字眼先后出現36次,是作者發自心底的呼喚。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重點就是在內容中體會其中的教學思想,在學習時,需要先對文本進行詳細分析,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內容,進一步分析文章中的中心思想,感受到其中蘊含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講述的是作者的回憶,敘述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深刻影響,表現出了魯迅先生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以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文章采用了倒敘的模式,根據“總”、“分”、“總”的形式來進行描寫,全文可以分為五個模塊,包括深切的關心、談“水滸傳”、碰壁的故事、救助車夫、關心傭人。這篇文章的教學重點要讓學生在相關事例中理解魯迅先生的品質,提升他們的概括能力,并理解五個模塊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與朗讀能力,并學習魯迅先生的高貴品質。
根據教學大綱的需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目標包括幾個方面:第一,知識目標,學會掌握生字與文中的多音字,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理解課文,可以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二,能力目標,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從具體的事例中體會魯迅先生的思想品質,給文章的各個小段加上標點,培養綜合概括能力。理解文章幾個段落之間的聯系,鍛煉理解、分析能力以及朗讀能力;第三,德育目標,讓學生學習魯迅先生為他人著想,愛憎分明的高貴品質。
根據《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文章的特點,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法,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關于魯迅先生的資料視頻,讓他們對魯迅先生這一人物形象有初步的了解,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索,說出他們心目中魯迅先生的人物形象。再鼓勵學生進行思索與探討,從問題設計、語言訓練幾個方面來評估教學過程,做到區別對待,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獲取到成功體驗。完成后,即可進行交流,讓學生談談在讀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之后,大家都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內容沒有理解,待學生表達完自己的意見后,即可引入教學重點,讓同學們輕聲來朗讀關于碰壁的故事與救助車夫這兩個模塊,帶著問題來閱讀,邊閱讀邊思考,對于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標記。學生讀完后,讓他們談談在讀的過程中有了什么樣的體驗,發現了什么問題,再根據學生的問題進行剖析。如果應該弄懂的知識卻沒有理解,那么教師就應該反思其中的深層次原因,如果學生出現了新的問題,就可以利用這一機會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這就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在完成上述的流程后,學生頭腦中往往會出現新的問題,此時即可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在專題網站上進行查詢,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查詢資料,搜集相關問題的結果。
讓學生利用網絡工具來分析問題的答案,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如果完全由教師來傳遞答案,學生便失去了自主學習的機會,在學生查閱資料時,教師可以予以必備的指導,但是千萬不能喧賓奪主,要學會“放權”,讓學生逐漸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如果課文中沒有自主收集信息的機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教學策略,在與學生交流時,教師并非是被動的傾聽者,而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在學生遇到攔路虎時,要及時進行引導,幫助他們克服一個個的難題。
為了提升學習效果,還可以組織擴展閱讀實踐活動:首先,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書籍是學生的摯友,如果可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學生受益終身。要注意到的一個問題是,任何知識的學習都不是簡單的任務,完全依靠個人的努力,往往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讀書也是如此。擴展閱讀實踐離不開與其他人的交流,如果自己閉門造車,閱讀效率是非常低下的,鑒于此,學校與班級可以定期組織閱讀交流活動,鼓勵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提升擴展閱讀的有效性。其次,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擴展人文資源,給學生的閱讀教學提供資源,這不僅可以開拓小學生的遠見,豐富他們的知識面,還可以提升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讓他們對自身的本土文化產生正確的認識。
網絡時代的帶來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一系列的影響,只要可以應用得到得當,鼓勵學生利用網絡來搜集海量的學習資源,就可以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教學課堂的有效性。
[1]沈林洪.言簡意賅: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概括能力的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6(03).
[2]李文廣.在閱讀檢測中多角度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J].小學教學(語文版),2012(02).
[3]吳康亞.基于教材階梯式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11).
[4]白世林.嘗試教學理念下創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以河北省涿鹿縣武家溝學區為例[J].現代教育,2016(06).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