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洋
渤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錦州 121013
?
淺議公安機關踐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部署的基本途徑
王小洋*
渤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錦州121013
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開啟了社會主義法制的新篇章。公安機關作為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部署中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因此,準確把握公安機關踐行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意義,正視法治公安建設中的困境和問題,主動適應新常態,結合地域實際更新理念、完善機制,強化隊伍,才能充分發揮公關機關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偉大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重任。
依法治國;公安途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努力建設法治中國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了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1]《決定》立足于我國法治建設實際,明確了我國法治建設的突出問題,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回答了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關系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對嚴格執法、全民守法、法治隊伍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作出了全面部署,標志著我國法治建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作為處在貫徹落實依法治國戰略最前沿的公安機關,只有牢固樹立依法治國理念和法治思維,深入推進法治公安建設,才能更好的履行“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神圣職責。
(一)依法治國的需要。依法治國是黨中央總結以往經驗教訓,著眼于新形勢下國家未來發展而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公安機關作為國家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是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須將法治公安建設納入國家、政府和社會發展的大局之中,把握依法治國的總要求和黨中央對公安工作提出的新目標,履行公安機關在建設法治國家中所肩負的使命,不斷深化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努力為全面深化改革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2]
(二)堅持群眾路線的需要。十八大修改后的《黨章》中有這樣表述:“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3]習近平同志也曾強調,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證。[4]公安機關是與老百姓距離最近、聯系最廣的執法部門,群眾對公安機關執法滿意與否,直接影響到黨委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新常態下,公安機關要將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戰略部署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機結合,以公平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為抓手,打造過硬的執法質量、辦案質量和服務質量,塑造良好的公安隊伍形象,以此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與支持。
(三)社會公平正義的需要。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推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5]公安機關是具有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職能雙重職能國家機關,其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任務在于實現維護社會的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和安定有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關系公安機關的執法公信力,也直接關系到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和效果。而公安機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根本的體現就是牢牢把握推進依法治國這一總體目標,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的能力。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定不移地做社會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促進者。[6]
(四)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沒有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一切改革發展都無從談起,再好的規劃和方案都難以實現,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去。[7]社會和諧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在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公安機關擔負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拓展公安工作視野,豐富公安工作內涵,提高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能力,是擺在公安機關面前的重大戰略性課題。因此,全國公安機關要切實增強大局意識、緊緊抓住依法行政、依法辦案、依法辦事這個關鍵,始終把工作基點放在有效管控危機風險、更好駕馭復雜局勢上,不斷提升新常態下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能力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和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
(五)公安隊伍建設的需要。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8]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關鍵還是在人,重點還是在隊伍。公安機關承擔著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雙重職能,既是法治工作隊伍,更是法治專門隊伍。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大力加強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真正使公安隊伍成為維護公平正義之師、守護人民安寧之劍。[9]因此,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戰略部署是公安機關的戰略選擇,全面提升隊伍執法水平,是公安隊伍建設的必然選項。
(六)加強黨對公安機關領導的需要。習近平同志指出,政法戰線要旗幟鮮明堅持黨的領導,既要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不動搖,又要加強和改善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不斷提高黨領導政法工作能力和水平。[10]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公安機關是維護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政法力量,是黨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更要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都是人民意志的反映,也就是說公安機關要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必須嚴格執法,全面踐行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
公安機關貫徹落實依法治國戰略部署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嚴格公正文明執法。但當前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意見最大、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主要集中在執法環節上。總體而言,當前公安執法工作與我國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
(一)對執法規范化建設認識不夠。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產生了諸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士”、“刑不上大夫”等等封建思想,在民主與法治的今天依然留下了很多痕跡。可以這么說,傳統文化對法律信仰的形成產生了極其消極的影響。[11]這些落后思想痕跡在我們公安機關中也有所體現。調研中,我們發現少數單位的個別民警,在執法辦案過程中遇到親朋好友,就會出現講面子,講人情,甚至是違法違紀等行為。同時,由于基層民警長期超負荷工作,身心俱疲,產生了一定的厭戰情緒。有的民警怕出事、怕擔責任,不敢大膽履行職責,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有的民警履職意識不強,受案不立、立案不查、查案不結,執法不作為、作為不到位問題時有發生,使有的案件從小拖大、從易拖難,導致當事人不滿,甚至引起涉法上訪等情況出現。還有部分民警片面認為只要公安法制部門不監督,案件就能過關,把法制工作當成是一個部門的工作,沒有認識到執法規范化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線。
(二)民警整體素質有待提高。近年來我國公安機關,特別是縣級以下公安機關的民警處于新老交替時期,有經驗的民警年齡偏大,他們對當前頻繁交替、更新的法律、尤其是計算機操作、網上辦案應用等執法新技能跟不上;新入警的年輕民警有激情,有活力,但工作時間較短,經驗欠缺,從而產生對辦理案件不會定性或定性不準、適用法律錯誤、筆錄格式化、調查簡單化,證據意識薄弱等一系列問題。同時,公安機關法制培訓方式過于單一,不能根據民警實際需求開展個性化培訓,民警認為是單位要我來培訓,不是我要來培訓,我需要的單位不培訓,單位培訓的我不需要。這樣的矛盾挫傷了基層民警學習的積極性,培訓變成走過場。
(三)法制監督制度不完善。目前,全國大多數公安機關均出臺了《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但真正依據《辦法》對案件進行處理的相對較少,特別是在縣級以下公安機關這種現象尤為突出。究其原因首先是部分辦案單位會認為:只要案件經法制部門審核,即使發生執法過錯,也是法制部門把關不嚴,法制部門應負全部執法過錯責任,辦案單位沒有責任。其次是不少部門和單位的領導怕影響本部門聲譽和考核,多數時候通過協調、彌補方式將問題解決。這一來就養成民警執法中的依賴思想,從而形成“錯了改,改了又犯錯”的怪象。同時,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基本實現了案件審核網上流轉。但從實踐來看,多數辦案部門對網上審核認識不足,習慣依賴法制部門意見和領導指示,自己缺乏獨立思考和對案件辦理的責任擔當。
(四)法制部門職能職責定位不準。現行的公安法制監督運行模式是通過對案件的審核來達到執法監督的目的,這是法制部門的本職工作和最重要職能,但法制部門在實際操作中還扮演著另一重要角色,那就是“消防員”,即辦案部門在執法中出現問題后,還要想方設法幫助辦案部門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協調檢察院、法院、上級法制部門等部門來平事,有時甚至幫忙掩飾執法中存在的問題,這無形中將法制部門和辦案部門混在了一起,難以充分發揮法制部門應有的職能職責。
加強公安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關系到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發展。我們要堅持不懈地把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作為全局性、基礎性的工作來抓,著力提高公安機關執法綜合能力和水平。
(一)變更執法理念,牢記為民宗旨。“執法為民”就是要求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切實做到為人民服務。真正打牢為誰掌權、為誰執法,為誰服務的思想基礎,樹立起新的執法理念。一是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當正確的政策方針制定后,干部是關鍵。全面推進公安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要充分發揮公安機關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作用,特別是抓住各級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要將執法規范化建設成效納入到對各級公安機關領導班子的政績考核中去。要將人民對當地公安機關執法工作是否滿意作為提拔屬地公安機關主要的重要參考。要進一步完善由各級公安機關“一把手”掛帥的執法管理委員會工作機制,著力研究解決執法突出問題。要認真學習貫徹《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和《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使各級領導干部自覺成為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的“隔音空間”,做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的表率。二是要轉變思維觀念。警與民就像魚和水,水可以沒有魚,但魚卻離不開水。所以,以人民滿意為標準評價公安機關執法工作水平,是順應時代需要、與時俱進的體現。各級公安機關要堅持專門工作與群眾工作相結合的工作作風,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真正做到順應民意,贏得民心。三是要破除特權思想。公安機關擁有一系列的強制職權,如偵查辦案中的刑事拘留權、警械使用權、逮捕執行權等,在公安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行政處置權、行政強制權以及行政處罰權等,這些權力的運用涉及到每個公民的基本人身權利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條件下,每個公安民警都應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念,破除特權思想,充分認識到,人民公安的權力是來自于人民,人民警察要為人民執好法、用好權,并以此來報效人民、服務人民。
(二)強化執法管理,提高規范化水平。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四次會議強調,深化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要完善公安執法權力運行機制,構建有力的執法保障體系,實現執法隊伍專業化、執法行為標準化、保障執法質量和執法公信力不斷提高。因此,一要規范執法行為。要明確公安機關執法權限、人民警察執法操作規程和執法責任,嚴格執行公安機關各項執法制度,對于個別單位個別人違反法律規定,超越法規限制的違規執法行為要嚴肅追究相關單位主要領導和執法民警的責任,從而整體上促進公安隊伍執法水平的提高;二要規范保障機制。要實行案件集體商議制度,使辦案部門、辦案民警之間相互監督,相互促進,增強執法行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要完善警察執法權益保障機制,充分利用警方和社會已有的各種維權機制,切實保護警察合法權益不受侵犯;要實行執法監督員制,選調政治素質高、執法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法制專干到辦案任務較大的基層所隊,開展現場執法指導和監督工作,確保執法質量;要立足本地實際,吸收借鑒國內外警察執法工作的成功經驗,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安執法工作程序和條例,為民警工作提供可靠法律依據。三要規范辦案場所。要不斷完善警務督查系統建設,強力推進訊問、拘押、監管場所全程錄音錄像系統建設;進一步規范基層所隊辦案場所設置,嚴格分離辦公區和辦案區,完善詢問室、侯問室、審訊室等辦案場所的安全防護體系,杜絕執法過程中涉案人員非正常死亡案件的發生。
(三)完善執法培訓體系,提升社會法制意識。一要完善執法資質培訓體系。要全面實行民警上崗資格考試認證制度,通過對民警法律知識、執法技能、執法藝術以及公安政策、條例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促使民警夯實執法功底,從而做到高效執法、文明執法和規范執法。同時,對沒有執法資格的民警,要全部轉移至非一線執法崗位上。二是要提高全社會的法制意識。要積極提升公安執法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社會和公眾對公安執法工作的認識,積極爭取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社會企事業組織和人民群眾對公安執法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努力減少和消除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參與非警務活動現象,為公安執法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執法環境。三是針對性開展警察維權教育。要針對當前侵害民警正當執法權益各類行為的特點,對基層單位領導干部和一線值勤民警進行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以現場組織指揮、警力調遣分配、個案分析指導和挖掘總結提升為主要內容,加強對基層領導干部的教育培訓,提高臨戰處置指揮能力,減少指揮失誤造成的侵害事實發生水平。
(四)完善監控體系建設,狠抓基層辦案質量。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關鍵就是要狠抓基層公安機關執法辦案質量的提高,重點就是要構建執法質量監控體系建設。一是要加強公安法制部門建設。要建立覆蓋各級公安機關的法制監督機構,特別是要完善基層所隊專職法制監督員的設立,解決基層公安民警即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體制性問題。同時,各級公安法制部門要回歸到“組織、規劃、協調、推動本轄區公安法制建設”的本位。[12]省級、市級公安法制部門要將大部分案件審核權分流到基層所隊和警種部門,其僅對疑難、重大或有分歧的案件進行審核,實行有層次的案件審批制度。另外,為提升法制部門的工作力度,各級公安機關法制部門級格設置應不低于刑偵、治安、交警等主要警種,并大幅提升法制部門民警的職級待遇,形成留住人的良好氛圍。二是要提高現有執法活動的質量。執法質量在公安工作中具有基礎性地位,要按照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依法執法的要求,不斷地提高執法質量,公安工作才能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形勢需要,才有創造力和生命力。為此,建立執法質量監控就是要提高現有執法活動的質量,使執法內容、重點、方式、手段、對象、結果等方面得到完善和突出。三是建立合理的法制監督體系。加強公安執法監督是建設現代公安執法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13]《人民警察法》已經將其以法律的形式確定。因此,各級公安機關要結合本地實際,以辦案部門為主體,建立以案件流程管理為中心的監督機制;以法制部門為主體,建立以案件質量評判為中心的監督機制;以紀檢督察部門為主體,建立以查處違法違紀和落實執法過錯責任追究為中心的監督機制;以政治部門為主體,建立以執法工作為核心和崗位目標考核為中心的監督機制。[14]要獎懲分明,每年要留出固定的立功受獎名額對優秀法制工作者進行表彰;同時,對于執法監督中發現的問題也要一查到底,絕不姑息,打造良好的公安機關執法生態環境。
[1]習近平.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4-12-29.
[2]張躍進.推進法治公安建設的現實意義與實現途徑[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學報,2015,12,15(4):11.
[3]中國共產黨章程[M].人民出版社,2012.19.
[4]習近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J].求是,2013(l).
[5]習近平.2014年新年賀詞[J].齊魯周刊,2015-1-03.
[6]郭聲琨.全國公安機關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推進會上的講話[EB/OL].http://www.mps.gov.cn/n2253534/n2253535/n2253536/c4225843/content.html,2013-11-27.
[7]習近平.中央政法工作會議講話[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928/17/9063442_413033887.shtml,2014-1-7.
[8]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4-10-29.
[9]忠誠黨的事業,一心服務群眾—習近平總書記接見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J].人民公安,2014(20):15.
[10]習近平.中央政法工作會議講話[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928/17/9063442_413033887.shtml,2014-1-7.
[11]李有偉.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提升公安工作能力水平[J].甘肅職業警察學院學報,2015,12,13(4):2.
[12]陳華.基層公安機關法制部門的困境與反思[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9,5,24(3):178.
[13]張海泉,張振華.充分發揮公安法制部門的執法監督作用[J].山東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0,10(5):53.
[14]張根瑞.完善內部執法監督機制提高公安整體執法水平[J].浙江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12(6):49.
王小洋(1986-),男,遼寧錦州人,渤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4級中國化專業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社會發展。
D920.0;D262.3
A
1006-0049-(2016)17-00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