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芹
貴定縣文化館,貴州 貴定 551300
?
群眾廣場舞蹈文化現象發展特征研究
袁芹
貴定縣文化館,貴州貴定551300
廣場群眾舞蹈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其具有多方面特征,如:社會性、多樣性、以及開放性等。
群眾;廣場舞蹈;文化;特征
廣場群眾舞蹈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其來源于勞動生活,并且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隨著經濟的增長,傳統的廣場舞以新的形式走入人們的生活,并且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原始社會中,舞蹈不僅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更是一種群體勞作的集體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舞蹈作為意識觀念為統治階級服務。同時,各類在室外廣闊場地的舞蹈,被稱為“廣場民間舞蹈”,這便是廣場舞的由來。歷史發展過程中,人們是廣場舞的創造者、參與者、以及繼承者,其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系,具有社會性特征。
群眾廣場舞與其他藝術形式上相比其更加簡單、直接地反應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因此能否反映勞動生活是群眾廣場舞蹈的重要方面。例如:漢族秧歌,其反映了人們認真勞作的過程中。類似這樣的歌曲還有很多,如:《采茶舞》、《頂水舞》、《豐收舞》等。
遠古時期,人們認為神是世界的主宰,人們的生產生活都需要占卜問神,以求的上天的保佑。例如:漢族的《太平鼓》、開封的《盤鼓》等,這些舞蹈都是舞者與神進行對話,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無谷豐登。隨著社會的發展,舞蹈經歷了從事神到世俗方面的轉化,與人們的生產生活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滿足人們精神文明發展的需要。
群眾廣場舞蹈反映了民俗風情。群眾廣場舞蹈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從古至今我們的重要節日都離不開廣場舞蹈的慶祝形式。例如:傣族的“潑水節”、正月十五“鬧花燈”、以及立春節氣的“跳春牛”等,從古至今,無論經濟如何發展,我們的慶祝方式仍然以群眾跳舞為主。除此之外,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不同需求,我們在原有造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服裝節”、“旅游節”以及“武術節”等群眾舞蹈文化的主題,這些主題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民俗風情,同時還有利于加強民族之間的團結。
廣場群眾舞蹈具有多樣性。以鼓舞為例,全面的鼓舞有幾百種,但是它們的形式不同,風格迥異。群眾廣場舞蹈活動的人數經歷了由少到多的過程,而活動的形式也由徒手轉變為借助扇子、手鼓、花傘等道具,逐步發展為民族文化的標志。例如:第二屆中老年廣場舞大賽,形式不再是單一的扭秧歌,如:健身舞、交誼舞、以及服飾風采等。造成群眾廣場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文化意識不同。這里的文化意識主要包括:宗教信仰、文化傳統、以及審美意識等。例如:傣族人民對孔雀有崇高的敬意,于是創造了聞名的《孔雀舞》;蒙古人民對雄鷹的敬意,在其舞蹈中也可以充分體現;朝鮮族人民對鶴的崇拜,于是就有了鶴步垂柳的動作形象。從這些舞蹈中可以體現一個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信仰。
其次,地域習俗不同。不同的習俗造就了不同風格的群眾廣場舞。北方的古樸剛勁;南方的清秀雅致,這些地域的不同,文化不同、習俗不同等多種元素交織在一起,最終形成了形式多種多樣,風格迥異的群眾廣場舞蹈,為我們的廣場文化增添了靚麗的色彩。
最后,民族風格不同。由于主客觀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造成了各民族的舞蹈各具特色。例如:朝鮮族的舞蹈端莊典雅;蒙古族的舞蹈豪邁奔放;漢族的舞蹈熱情歡快等。這些舞蹈將其自娛性與表演性充分地展示在廣場群眾舞蹈文化中。人們在閑暇時間來到廣場載歌載舞,盡情歡娛,廣場舞蹈文化空前盛世。廣場群眾舞蹈得到了不斷發展和提高。
通俗易懂。廣場群眾舞蹈的形式多種多樣,其多采用歌舞結合的形式,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歡快熱烈。一直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例如:廣場健身舞緊跟時代潮流,配樂從最開始的《希望的田野》到《越來越好》,人們選擇的歌曲音調輕快、節奏鮮明,體現了人們跳舞時歡樂的心情。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群眾舞蹈的隊伍中,為其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使整個廣場舞蹈煥發青春的活力,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
廣場群眾舞蹈對于維護社會秩序、提高全民身體素質、以及培養審美情趣,提高審美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直以來,這個群體都以老年人為主,他們秉著健身與娛樂相結合的宗旨,將秧歌跳到具有一定的藝術水平。廣場群眾舞蹈活躍從側面可以反映出我國經濟發展迅速、政治穩定、民族團結。廣大群眾舞蹈以最樸實、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新時代人民的審美意識和審美心態,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廣場群眾舞蹈具有隨意性,其可以在街頭巷尾,仍何地方跳舞,這樣的跳舞方式打破了空間限制,突破了觀眾與演員之間的界限,觀眾與演員可以隨時進行互動交流,同時觀眾可以隨時加入到表演隊伍中,使人民可以與藝術有一個近距離的接觸。人們可以將其對生活的壓抑、郁悶的情緒宣泄到舞蹈中,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廣場舞蹈的行列中,從而形成了一種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的全民藝術。在快節奏社會的今天,我們的無需花費周末休息的時間專門參加鍛煉,只要茶余飯后三五好友、成群結隊跳舞即可,這樣又不浪費時間,同時又達到了鍛煉的目的。
廣場群眾舞蹈是時代發展的產物,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中國開始走向世界,各個國家的文化不斷交融,相信我國的廣場群眾舞蹈文化一定更加具有生機活力。廣場群眾舞蹈具有社會性、多樣性、社會性、開放性等特點,其對我們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我國的全面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
[1]易紅舞.廣場群眾舞蹈文化現象特征研究[J].焦作大學學報,2015(12):122-123.
[2]高潔.淺談廣場文化與群眾舞蹈的發展[J].舞蹈基礎理論研究,2014(03):69.
G123
A
1006-0049-(2016)17-02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