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姣
烏魯木齊民族干部學院通信教研室,陜西 西安 710061
?
自適應跳頻在衛星通信抗干擾中的應用
劉姣
烏魯木齊民族干部學院通信教研室,陜西西安710061
現如今我國的衛星通信領域中,多頻時分多址技術的應用較為普遍。因為其抗干擾的能力較強,而且其具備相對完善的跳頻能力。本文就對多頻時分多址技術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對當今的自適應跳頻技術進行分析,并對其在我國衛星通信領域的應用過程中對其抗干擾能力的檢測和自適應跳頻躲干擾的應用進行分析。
自適應跳頻;衛星通信;多頻時分多址
多頻時分多址技術,其本身的抗干擾能力相對比較薄弱,我國為了能夠提高多頻時分多址的在衛星通信領域的應用能力,便將其與跳頻技術之間相結合。從而使多頻時分多址技術能夠提高其抵御干擾的能力。自適應跳頻技術就是將自動信息的量化分析作為應用前提的一種跳頻技術。自適應跳頻能夠有效地在衛星通信工作中達到自適應,進而更好地避免其受到頻點干擾,保證衛星通信過程中能夠有效地降低所受的干擾,提高我國衛星通信的質量
多頻時分多址存在著很多的波載信道,而且其幀結構能夠將這些載波通過一定的規律進行劃分,將其分成若干幀,再將這些已經劃分的幀時進行二次劃分,劃分成時隙,通過這種兩重載波劃分技術,來保證衛星的正常使用,在整個操作過程中,波載之間的通信速率存在著差異,通過幀結構,與二重劃分技術來保障客戶能夠靈活的進行業務的接入,也能夠大幅度的提升衛星通道的利用效率。多頻時分多址技術還具備良好的時間基準,該項時間基準能夠做到全網范圍統一。在進行衛星通信時,很容易出現一些設計到功率以及頻率和定時的控制。多頻時分多址技術的在多頻時分多址技術中,其網內終端能夠及時的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時隙的跳變,通過這種跳變來實現突發載波的接收工作。
現如今,衛星通信領域的常見集中抗干擾的方法就是通過鏈路抗干擾方式,將鏈路分為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兩種。自適應跳頻技術的以其信號的特點可以分為寬帶、部分頻帶、多頻連續波以及頻率跟蹤這四種。良好的控制效果,是自適應跳頻技術發展的核心,通過其控制對干擾信號進行有效的抑制。與普通的跳頻技術相比較。自適應跳頻可以通過增加干擾檢測裝置等手段進行干擾的實時控制。在接收器中安裝相應的抗干擾裝置能夠有效地實現對通信質量的時控評估。
(一)自適應跳頻干擾躲避方式
在自適應跳頻中,通過集中控制和分布控制來實現干擾的自適應躲避,下面就對這兩種方式進行分析:
第一種就是集中控制方式:集中控制方式主要就是在干擾的檢測端架設干擾檢測的設備,實現對干擾信號以及對應信道狀態的實時監控,當出現被干擾頻點的時候,便將其下發。當入網終端對干擾頻點完成接收之后,就能夠將跳頻頻率中的干擾頻點進行實時屏蔽。自適應跳頻技術就是通過集中控制的方法,從而實現干擾的躲避,而且也極大程度的提高了其躲避干擾的效果。集中控制方式額特點在于,當處在干擾躲避的時候,對受干擾頻點的實時、準確的檢測可以脫離業務站來進行。從成本的角度來說,整個系統中僅需要安裝一個抗干擾檢測設備就能夠保障干擾的實時監測以及衛星通信的正常運行。
分布控制方式對業務站的建設數量有著較好的要求,其主要就是將干擾檢測設備劃分到每一個相應的服務站中去。當下行鏈路出現干擾頻點的時候,通過這種方式,業務站能夠及時的對突發進行接收和檢驗。分布控制方式就是對發送和接收頻點信號進行檢測,并將其作為依據從而實現干擾的躲避。分布控制具有較強的實時性,當干擾信號發生改變的時候能夠做出快速反應。
第二種就是分布控制方式:自適應跳頻躲避的不足:不管是集中控制還是分布控制,其主要都是用在衛星通信的上行鏈路的干擾躲避和處理,對與下行鏈路的抗干擾能力比較薄弱。我國現如今的集中控制檢測方法,尚且不能將其他業務區的下行鏈路中的一些主要頻點進行檢測。不管是集中還是分布,當主站的下行鏈路收到干擾之后,其他業務站均會收到干擾頻點的影響。有時候,分布控制還會導致通信結果偏差,出現嚴重的丟幀現象。
(二)自適應跳頻躲避不足的解決方法
如何能夠有效地解決自適應跳頻躲避所存在的問題,是我國衛星通信干擾躲避研究的重點所在。有學者就提出了將分布檢測作為干擾檢測的基準,然后將其與自適應跳頻多頻時分多址進行關聯,從而提高衛星對干擾的躲避能力和檢測能力。當收到干擾的時候,網內業務站,要首先運用內置干擾設備對其進行檢測,并對信道受干擾的情況進行分析。在保留分布控制的優勢的同時,將檢測結果準確的傳遞到突發申請上,當主站接收到突發的時候,就能夠采用相對應的方法,實現對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的識別。
從上文研究中可以看得出,多頻時分多址系統作為基礎,然后將其自適應跳頻技術中較強的強抗干擾能力相結合。將分布式干擾檢測為依托,將整個網絡中的干擾分布狀態進行有效的綜合性分析。在保證衛星通信信道的上下行鏈路相關干擾的高質量躲避的前提下,提升其頻譜的干擾利用率,然后將干擾對通信系統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我國現階段應該加強對自適應跳頻技術的改革和創新,將多頻時分多址技術進行完善,從而實現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的實時監測,增強其對受干擾頻點的記錄與計算能力,從而保證衛星通信系統更好更快的發展。就我國衛星系統現狀而言,多頻時分多址技術還是當前較好的衛星通信抗干擾技術。
[1]嚴彬,許進.自適應濾波技術在擴頻通信系統抗窄帶干擾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2014(03).
[2]全厚德,李蘇陽.一種跳頻抗干擾方案的設計及其性能分析[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2013(04).
[3]吳紹謙.針對衛星通信抗干擾策略的探討[J].中國新通信,2014(12).
[4]劉洋,李燕南,蘭關軍.淺析無線通信抗干擾技術的新發展[J].中國新通信,2013(08).
TN927.2
A
1006-0049-(2016)17-0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