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妮
渭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陜西 渭南 714000
?
英語專業日語二外教學中英語手段的使用
李芳妮
渭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陜西渭南714000
目前,以日語為第二外語的英語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本文通過對英語專業的日語二外教學過程中課堂主體的分析,認為他們都存在一定的英語基礎;然后通過在日語二外教學中在詞匯與語法教學方面英語手段使用的分析,說明在日語二外教學中使用英語手段有助于促進日語教學。
二外教學;特點;手段使用
根據國際交流基金會2013年7月8日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日語學習者人數居世界第一。眾所周知,從1977年以來,在我國的高考制度中,英語一直被列為是必考科目。這也就意味著許多學生在學習日語時,都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有些人認為,英語和日語完全不是同一語系,對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學日語不僅很難,而且易混淆。但筆者認為,在英語專業的日語二外教學中加入一些英語手段,反而有助于日語二外的教學。
(一)授課對象的特點
前面已經提到,英語在我國作為高考必考科目,很多學生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接觸,到進入大學時,大多數學生已經有9-12年的英語學習經驗。即便是剛入學的大一英語專業學生,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語法結構,能夠寫簡單的文章,掌握4000左右的英語詞匯。而好多學校英語專業日語二外課程的開設,大多從大二、大三開始。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打下了堅實的英語基礎。
(二)授課主體的特點
根據別敦榮趙映川①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到2005年擁有學士學歷的教師在教師隊伍中所占總人數的比例為60%,碩士為37%,而且這種比例一直在不斷增長。在我國的大學教育中,英語也是作為必須科目所設置的。有些學校與專業甚至把是否獲得大學英語四級、六級證書作為學生是否能畢業的一項標準。由此我們可以得知,教授日語的日語教師也都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工具,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他們都有一定的學習經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
(一)詞匯教學方面
1.外來語的發音與記憶
隨著日本社會國際化的發展,外來語在日語中的使用變得越來越廣泛,在日語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而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由于外來語多用片假名表示,他們記憶起來比較困難。但是,大家知道大多數外來語都是用日語取與原語言的發音相同或相近的音用片假名表示的。所以,如果是來源于英語的外來語的話,對我們來說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發音特點對其進行總結然后記憶。例如
カー [kaa]car[ka:] 汽車
シルク[shiruku]silk [sIlk] 絲綢
等等。通過以上例子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以上的外來語與原來英語的發音很相似,并且意思沒有發生變化。在熟練掌握片假名的基礎上,因此可以說熟悉英語對外來語的記憶是有促進作用的。
2.近義詞區分方面
在日語中有些詞語的意思我們用中文來表示的話很相近,不容易區分,那么如果用英語來表示它們的意思的話,則會很容易理解。例如:いつも和よく這兩個詞,翻譯成中文都是經常,常常的意思。要是用日語來解釋,分別是いつでも、つねに。和しばしば、たびたび。這樣我們就很不容易區分。但是如果用英語來解釋的話就是always和often,這樣的話學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對于這樣的近義詞學生在學習經常容易混淆,那么我們在講解過程中,附上其英語意思,則更有助于他們進行區分與記憶。
(二)語法教學方面
在語法教學方面,有時我們也可以用一些英語句型來對所要學習的日語句型進行說明。日語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是黏著語,里面的助詞很多,而這些動詞在日語中又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主要根據助詞來判斷句子中的各個成分。在日語學習中,我們最先接觸到的助詞就是“は”。對于“は”的解釋,翻開詞典,主要有以下幾種
1.(1)(表示敘述的主題)是。これは本だ。
(2)用以特別提示某事物(以區別于其他,表示判斷的對象或說敘述的內容只限于所提示的范圍)タバコは絶対にいけません。②
2.(1)表示判斷的對象、敘述的內容限定在某范圍,用于提示主題。この紙は白い。
(2)表示對敘述內容的成立條件加以限定。東京は神田の生まれ。③
但是,好多學生對は的用法掌握起來比較困難。那么,這時我們就可以借助英語來進行說明。大家知道英語中的am,is,are被統稱為be動詞,它們的用法之一便是接表語,提示主語,意思是“是“。例如:Iam a pupil./Today is Monday.這與は的用法有相似之處。在給學生講解時,如果用英語來加以輔助說明,相信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在英語專業的日語二外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師生均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無論是在詞匯教學方面還是在語法教學方面,用英語做輔助手段,更有助于幫助學生學習日語。另外,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能時不時冒出點英語,還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
[注釋]
①別敦榮,趙映川.《20年來我國高校教師隊伍的發展研究》[J].教育研究,2008(9):80-86.
②大連外國語學院《新日漢詞典》增訂版編寫組編.《新日漢詞典》(增訂版).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6:1711.
③金田一京助,山田忠雄,倉持保男編著.《新明解日漢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1:1698.
[1]唐磊等編.《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初級上、下》[M].人民教育出版社.
[2]金田一京助,山田忠雄,倉持保男編著.《新明解日漢詞典》[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1.
[3]陳文浩等翻譯.《牛津中階英漢雙解詞典》[M].商務印書館,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
[4]別敦榮,趙映川.《20年來我國高校教師隊伍的發展研究》[J].教育研究,2008(9).
[5]劉琳.《日語二外教學方法探討》[J].視野,2010.12.
[6]蔣奇武.《淺談源于英語的日語外來語的構成和意義轉變》[J].海外英語,2011.11.
[7]ジー二アス和英辭典[M/CD].カシオ電子辭書xd-lp7300.
H36
A
1006-0049-(2016)17-02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