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蓓
江蘇省張家港市梁豐幼兒園,江蘇 張家港 215600
?
淺談幼兒教師體態語言的運用
王蓓
江蘇省張家港市梁豐幼兒園,江蘇張家港215600
體態語言是一種很生動形象的語言。幼兒教師的體態語言有利于加強教學效果、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使幼兒形成積極情感的作用。教師應該從面部表情、手勢語和身體語言上不斷地學習和加強體態語言的運用。使體態語言在教學和生活中靈活的運用,讓幼兒得到最大的發展。
體態語言;作用;運用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并不僅僅使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有的時候,利用眼神、動作、表情來表達想要表達的內容也可以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這就是比有聲語言更具有感染力的體態語言。
(一)有利于加強教學的效果
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有著豐富與優美的語言,教師利用多種活動讓幼兒體驗和理解作品。所以老師常常會利用課余時間讓幼兒接觸一些優秀的兒歌和故事,來豐富他們的情感,但是幼兒教師發現幼兒很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老師在幼兒的心目中是一個很神圣的形象。有的時候他們會不敢靠近你。如果一開始就有了這種畏懼的印象,那么和幼兒的距離感就很難縮短了。我們應該讓幼兒在剛入園的時候就喜歡自己的老師同時也熱愛自己生活的幼兒園。在新學期開始的時候,由于幼兒進入了一個新的陌生的環境他們離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心里會有不安全的感覺因此會哭鬧不止。此時教師只是單純的用語言進行安慰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如果老師把哭鬧的幼兒抱起來,用手輕輕地摸一下他的頭,把臉貼在他的小臉上,慢慢的幼兒停止哭鬧。
(三)有利于幼兒形成積極的情感
親社會行為是指通過對他人情緒的共鳴體驗所產生的一種利人行為。在幼兒園常可以看到老師有時會摸摸幼兒的頭,拍拍他的肩,這時幼兒就會很高興,甚至一天都會很興奮,表現也會很好。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關注效應”,使他感到了老師的關愛。同樣的,他也會把去關心別人,對任何事物充滿興趣和熱情,不會與人產生隔閡。有利于幼兒積極情感的形成。
在幼兒教師的周圍,圍繞著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教師的一個輕微的動作會影響幼兒的學習和生活。所以幼兒教師應該正確的使用體態語言。
(一)豐富面部表情
1、用微笑消除幼兒的膽怯
在面部表情中微笑是最好的表露信號系統,是具有強烈感染力的體態語言。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對周圍的環境還比較陌生。幼兒教師面帶笑容的組織教育活動,幼兒就會感到親切,容易接受老師的教育,師生關系融洽,教學活動氣氛活躍,教學效果好。
2、用眼神與幼兒交流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幼兒教師要善于利用眼神來與幼兒交流。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經常通過提問進行師生互動。絕大多數幼兒也會把課堂提問當作是自己表現的機會,為了可以讓老師更加注意自己,他們會踴躍的舉手,不管是會的還是不會的問題,都把自己的手舉得高高的,這個時候有的老師會很容易把目光注意到平時表現好的幼兒身上,忽視了另一些幼兒的心理需求,導致他們產生失落感,久而久之,他們的學習興趣會降低,積極性也就不高。教師不僅要注意好學生,更應該去關注那些不愛說話,不愛舉手的幼兒,鼓勵他們,暗示他們。有些坐在旁邊或后面的小朋友很容易被老師忽視,即使會的問題也不肯舉手發言。像這種情況,老師應走下講臺,在教室里來回走動,把目光灑向每一個幼兒,讓幼兒表現的積極、活躍,愿意與教師合作,課堂教學效果就會有所提升。作為老師,我們要平等的關愛每個孩子。又如老師在講故事的時候,有的幼兒走神了,老師這時投以嚴肅制止的目光比大聲的喝斥有用多了。這時既讓幼兒開始認真聽課,又保護了他的自尊。
(二)運用恰當的手勢語
好動、好打、好吵鬧是幼兒的天性,常有人認為小孩子不動一定是生病了。小班的孩子模仿性又特別強他們只要一個小孩子大聲叫喊,其他小孩子就會跟著效仿。這時你就會看到老師手里拿著小鈴鼓嘴巴里說著《請你跟我這樣做》一邊說一邊做騎馬、開花等手勢。這時的幼兒也會安靜下來跟著老師做。這就是體態語言的作用,不必多言就可以整頓紀律準備上課了。
在教學活動中,為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常會制作一些教具。有時教具運用不當,不僅起不到輔助教學的作用,還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運用恰當的手勢語就不同了。有的時候在老師上課的時候孩子們會爭先恐后的回答問題,這個時候老師可以用手勢做一個不要講話的動作,會馬上安靜下來。在其它小朋友回答問題時,有的小朋友會插嘴,老師做一個嘴巴不出聲的動作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三)合理地使用身體語言
身體語言是指頭部、肢體以及軀干各個部位的運用。點頭表示正確或滿意。搖頭表示否定。如在教學詩歌《靜夜思》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的“舉”可以高高的抬頭,“望”可以用遠看的動作,“思”可以用想來表示。這樣可以是幼兒更好的理解這幾個字的含義。在講述某個英雄人物的故事時,教師昂首挺胸的形象表現出英雄勇敢會使課堂增色不少。又如講述《小白兔回家》這一故事時,教師邊講邊給予體態語,跨過四個溝(跳一下),走過獨木橋(兩臂側平舉,做平衡狀),看見一座小房子(用手放在額前做看東西狀)……這樣,抽象的語言進述就變成了活生生的故事情境,孩子被引入情境之中,由于對教師摹擬動作的形象感受,抽象的語言就很容易被理解。在生活中,假如教師和幼兒之間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老師經常站著與幼兒交談,幼兒仰著脖子吃力的望著老師,膽小的幼兒會認為是老師不喜歡他,甚至產生自卑感如:摸頭、搭肩、摟抱等等,也會對幼兒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可以使幼兒感到老師倍加親切,感覺幼兒園的溫暖。
教師不僅要知道體態語言的作用,同時也要學會正確的運用體態語言。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用心感悟并反覆實踐,達到靈活運用,讓幼兒得到最大的發展。
G615
A
1006-0049-(2016)17-02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