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流行『無齡感』生活
據媒體報道,珍妮是一位普通的美國人,她60多歲的時候想給自己買輛新車。如今珍妮快70歲了,依然學習中文,獨自去各國旅行。她不斷追求新奇,常常突發奇想,然后去實現,或者放棄。珍妮對生活的熱情讓周圍的年輕人覺得和她沒有代溝。這是許多美國老年人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近幾年在國內也開始流行這種“無齡感”生活。前不久,某媒體報道85歲的羅奶奶獨自一人勇闖西藏,有圖有對話,讓很多人心生羨慕,感慨不已。
“無齡感”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養老理念?
第一,“無齡感”的人往往不為年齡所束縛,能夠在生活中始終保持活力,對事物充滿好奇并勇于嘗試,去追求活得漂亮、活得精彩,不留遺憾。這是對于舊的養老觀念的挑戰。過去許多人退休以后開始所謂的“享清福”,勞累一生,終于可以閑下來。或者打打麻將喝喝清茶;或者含飴弄孫,享受兒孫滿堂承歡膝下的傳統生活。但人的壽命延長了,吃穿住等基本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老年人也開始追求新的生活,追求新的刺激。“無齡感”生活就是這種變化的表現。
第二,“無齡感”的外延保羅萬象,這種觀念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過去老年人再婚被人另眼相看,過性生活更被認為是老不正經,退休了也停止了學習新知識,再工作子女也怕累著老人,甚至在穿戴上也要有老人樣等等。在婚姻、交友、穿衣、旅游、學習、工作等方面的種種有形無形的框框,束縛著退休的老年人。這些程式是在舊的經濟生活中長期形成的,在新的生活方式中已經不適應。
第三,“無齡感”生活只是對于舊的養老方式和老年生活的一種延展,并不是徹底否定,而且也不可能徹底否定。到目前為止,人的老化還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各個器官都在老化。而且每個人的老化程度也不相同。如果不顧身體情況盲目挑戰自己的身體極限,只能帶來意外傷害。這也是違背“無齡感”生活的養生初衷的。
(《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