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琴
(江西省安福縣職業中學,江西 安福 343200)
流行音樂對中學生的綜合影響及對策探析
王曉琴
(江西省安福縣職業中學,江西 安福 343200)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流行音樂在中國大陸開始出現并流行,對廣大的以中學生為主體的青少年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一方面,它有著增強中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有助于對中學生的思想教育,豐富青少年的音樂感知體驗等積極影響;另一方面,它也會對中學生的音樂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形成產生消極影響。
流行音樂;中學生;影響
(一)可以增強中學生的音樂感知體驗,提高其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與古典音樂或民俗音樂相比,流行音樂更容易為中學生了解與認同,激發中學生對音樂的親近感和興趣。其歌詞淺顯易懂,且貼近學生生活,容易扣動青年中學生的心弦;其風格多樣化,可以滿足中學生不同的音樂需要;其流行音樂旋律大都比較優美簡單且音域較窄,不需要太高的音樂技巧,方便中學生尤其是鄉村的中學生邁入音樂之門。
(二)主題積極向上的流行音樂,有助于幫助中學生形成正確健康的“三觀”
在眾多的流行音樂中,有許多作品的主題是非常健康的。它們以優美的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詞給年輕人表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和價值觀。如汪峰的《我愛你中國》,用大量的優美詞句和比喻歌頌祖國,詠唱祖國母親;又如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充滿勵志的意蘊,希望人們要有理想,要有夢想,有珍惜青春的光陰,要奮斗等。通過對這些作品的學習模仿和體會,無疑能為中學生正確的“三觀”形成提供一個有利的氛圍。
(三)可以更好地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其知識面
流行音樂有著多元化的文化屬性,表現為多種音樂類型,在內容和風格方面更是包羅萬象。通過接觸流行音樂,知識面相對狹窄的中學生,可以接觸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領略祖國及世界各地、各民族的文化、風光,并提高自身的多元文化認知能力。如經典魔幻電影《指環王》三部曲的背景音樂便是將新西蘭秀美的田間風景、蒼涼的山川以及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委婉而又大氣的展現在我們面前,周杰倫的《青花瓷》等作品充滿了傳統音樂的神韻。
(一)一些作品內涵不夠,會影響中學生創造性思維養成
流行音樂定位在于市場。因此,絕大多數流行音樂包括詞曲在內都比較直白、簡單明了以吸引越來越多的受眾。但是這種直白簡單的表達方式往往會導致該作品內涵的深度不夠。長期接觸這一類作品,勢必會影響中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養成,不利于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同時他們的音樂欣賞和創造能力的提高也受到限制,缺乏想象力,缺乏深度。
(二)一些作品格調不高,會誤導中學生
受資本逐利性影響,一些流行音樂的創作者為了滿足更多的受眾的味口,刻意強調流行音樂的草根性和通俗性。這本來沒有問題,但是一些流行音樂作品突破了底線,其格調從通俗變成低俗、媚俗。有的作品如《那一夜》、《我愛人民幣》等甚至已經沖擊了傳統的道德價值觀念和法制觀念,宣揚色情、暴力和絕對的放縱。而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很多似是而非的東西缺乏辨別能力,很容易被誤導。你試想一下,一個14、15歲的女孩天天將“那一夜,你沒有拒絕我!那一夜,我傷害了你”掛在嘴上,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面對流行音樂給中學生成長帶來的負面影響,理性的態度不是一味的指責甚至否定流行音樂,而是全面辯證地看待流行音樂給中學生成長帶來的影響,發揮其積極效應,抑制其負效應。
(一)文化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流行音樂的監管,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
要改變目前不少流行音樂低俗、媚俗、突破道德底線、無病呻吟給中學生帶來不好影響的現狀,關鍵還是要主管對流行音樂的創作、發行和表演等諸環節的監管。一是嚴格對作品的日常審查和不定期抽查,同時歡迎社會各界一起參與監督。一經發現有與主流社會道德明顯相悖的作品就要堅決不準流入社會,已經傳唱的也要堅決取締下架;二是加強對流行音樂創作單位、個人及表演者的管理與教育。一旦發現問題,立即進行教育,并給予必要的懲罰,如可以要求一些主流媒體對這些單位或藝人進行封殺;三是主管部門要創設好的環境或采取必要的措施鼓勵、扶持那些傳播積極傳播正能量的作品,鼓勵創作者創作一些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流行音樂作品。
(二)學校要在音樂教育要發揮抑制流行音樂對中學生負面影響的主陣地作用
對于中學生而言,學校教育無疑是幫助其成長的主陣地。這里學校教育既是指音樂課堂教育,也包括校園音樂氛圍對中學生的教育。從音樂課堂教育而言,音樂老師首先要對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流行音樂要所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教育學生仔細加以甄別、正確對待, 引導他們傳唱那些積極向上的流行歌曲;從校園音樂環境而言主,學校要本著為學生全面發展負責的理念出發,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向上的音樂氛圍。如學校可以通過開展主題班會、歌手大賽、文藝匯演等方式,借助校園廣播等載體,幫助學生分清所流行的音樂作品的價值,推廣那些符合主流價值觀的流行音樂作品,教育引導學生遠離那些格調低下,不利于其成長的流行音樂。
(三)流行音樂創作者和表演者要加強自律
造成低俗、媚俗的流行音樂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還在于一些文化創作單位或個人及演唱者自己為了經濟利益,忽視自身的社會責任,不顧青少年的成長。因此,這些主體也應該加強自律,認識到文化市場的長期健康繁榮對其他們長遠發展的意義,從而自覺地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多創作一些精品。作為表演者,也要有所選擇,自覺抵制那些庸俗、格調低下,有害于中學生健康成長的音樂作品。
總之,面對流行音樂洶涌而來的客觀趨勢,把流行音樂與中學生隔開來是不現實的,也是不負責任的。為了克服流行音樂對青少年可能的負面影響,所以各方面都要本著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的理念,因勢利導,努力消除流行音樂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