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萌
改良皮內注射法在新生兒卡介苗接種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武 萌
【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皮內注射法在新生兒卡介苗接種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接收的60例卡介苗接種的新生兒,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皮內注射方法;觀察組采用改良皮內注射方法接種,比較兩組接種效果。結果 觀察組在穿刺成功率、皮丘達標率及菌液外溢率比較中均優于對照組,且新生兒在接種卡介苗時身體穩定率為90.00%,高于對照組的3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改良皮內注射可有效降低卡介苗接種對新生兒造成的傷害,提高注射時身體穩定性。
【關鍵詞】改良皮內注射法;新生兒;卡介苗接種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roved inner skin injection in neonatal BCG vaccination in value. Methods 60 cases of neonatal BCG vaccination received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internal intradermal injection method,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modified method of intradermal vaccination,inoculation effec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and bacteria spill picchu compliance rate comparison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neonatal BCG vaccination when the body stable rate of 90.0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36.67%,the difference significantly(P< 0.05). Conclusion Improved intradermal injec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neonatal BCG vaccination on the damage and improve physical stability when injected.
【Key words】 Modified within intradermal injection method,Newborns,BCG vaccination
卡介苗是一種可以有效預防結核病的疫苗,接種后通過引起感染從而產生對人型結核桿菌的免疫力[1]。調查顯示[2],90%以上接種者在接種局部容易形成潰瘍,且持續時間較長,愈合后變成疤痕。新生兒在接種卡介苗時常出現疫苗液體外溢,因此,在對新生兒注射卡介苗時應注意注射方式及技巧[3]。基于此,本研究以改良皮內注射法為方案,并探討其在新生兒卡介苗接種中的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4月接收的60例卡介苗接種的新生兒,所有新生兒在出生24 h之內均接種卡介苗。將所有新生兒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男16例,女14例,胎齡37~41周,平均胎齡(39.27±1.33)周。對照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齡36~42歲,平均胎齡(38.84±1.67)周。兩組新生兒一般資料等方面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皮內注射,方法如下:醫護人員用左手將要注射部位的皮膚繃緊,同時給予皮下注射。觀察組則采用改良皮內注射法接種,措施如下:注射前,選擇新生兒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緣處為注射部位,使新生兒保持右側臥位,并使前臂靠在前胸,同時屈曲左肘關節,接種醫生固定好接種部位,將接種部位皮膚向內捏緊并提起,使用消毒酒精對將要接種部位進行消毒,待酒精干燥后進行皮內注射。注射時,疫苗進針方向應保持與上臂平衡,針尖稍微下壓,與接種部位皮膚呈5°夾角,且針尖入皮膚約0.5 mm,并將藥物推入,待注射部位皮膚變白、隆起、毛孔顯露可拔針,使注射部位形成圓形皮丘,注射結束后針尖需在皮內停留3~5 s后拔出,此時不可按摩注射部位。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新生兒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丘達標率及菌液外溢率;對兩組新生兒身體穩定性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 22.0對數據進行分析,采用n(%)表示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新生兒穿刺成功率、皮丘達標率及菌液外溢率比較
觀察組一次穿刺成功28例,穿刺成功率為93.33%,皮丘達標29例,達標率為96.67%,出現菌液外溢2例,菌液外溢率為6.67%;對照組中,一次穿刺成功17例,穿刺成功率為56.67%,皮丘達標16例,達標率為53.33%,出現菌液外溢7例,菌液外溢率為23.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新生兒身體穩定性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在注射過程中身體穩定27例,出現身體晃動3例,穩定率為90.00%;對照組新生兒中身體穩定11例,出現身體晃動19例,穩定率為36.67%。觀察組新生兒在接種卡介苗時身體穩定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接種卡介苗在新生兒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保障健康、預防結核病的作用。研究結果顯示[4-5],隨著卡介苗的廣泛接種,使結核病的發病率降低,在接種卡介苗時,臨床上使用稀釋后的卡介苗進行皮內注射,這種注射方法對操作者技術要求較高,存在一定的難度,在實踐中,即使操作者按照正常的接種方式注射也會出現接種失敗的現象[6]。近年來,經過大量臨床實踐,醫護人員對傳統注射方法進行改良,新方法較傳統的穿刺成功率高,菌液外溢等現象減少[7]。
本研究采用改良皮內注射法對新生兒進行卡介苗接種,結果顯示,觀察組在穿刺成功率、皮丘達標率及菌液外溢率比較中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改良后的皮內注射方法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皮丘達標率,降低菌液外溢率,極大程度上減少由于多次穿刺給新生兒造成的傷害;在對穿刺過程中新生兒身體穩定性進行比較,觀察組新生兒在接種卡介苗時身體穩定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改良后的皮內注射法可有效減輕新生兒的疼痛感,提高身體穩定率,與溫曉寰[8]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改良皮內注射法在新生兒卡介苗接種中應用顯著。
參考文獻
[1] 趙愛華,徐苗,寇麗杰,等. 對卡介苗接種無卡痕兒童是否應該補種的討論[J]. 中國防癆雜志,2015,37(10):1074-1075.
[2] 張琳,郭東方,米曉燕. 新生兒接種卡介苗引發淋巴結強反應56例分析[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5,23(5):548-549.
[3] 戚宏云,侯晨霞. 接種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與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后偶合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1例[J]. 中國鄉村醫藥,2015,22(23):53.
[4] 楊金瓊. 新生兒接種卡介苗后常見反應的處理和預防措施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 167,169.
[5] 周玲,吳德仁,朱小琴. 北海市沿海地區漁民的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及其影響因素[J]. 職業與健康,2015,31(24):3432-3435.
[6] 賀旭英,馬敬倉. 1例接種卡介苗發生化膿性淋巴結炎并行手術治療的調查[J]. 中外醫學研究,2015,13(33):127-130.
[7] 蔣亞男. 卡介苗接種異常反應的調查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6): 156.
[8] 溫曉寰. 探討改良皮內注射法提高新生兒卡介苗接種成功率的效果[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2):2775-2776.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16(2016)10-0039-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0.027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保健科,河南 鄭州 450053
Application Value of Bacillus of Calmette and Guerin Vaccination of Newborn by Improved Intradermic Injection
WU Meng Health Care Department,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 450053,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