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秋菊
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臨床療效分析
田秋菊
【摘要】目的 觀察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的效果。方法 隨機將9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行傳統術式,觀察組行鼻內鏡術。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等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鼻內鏡治療慢性鼻竇炎效果理想。
【關鍵詞】鼻內鏡手術;慢性鼻竇炎;療效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for chronic sinusitis. Methods We divided 90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surgery,and observation group used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nasal endosco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inusitis is ideal.
【Key words】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Chronic sinusitis,Clinical effect
慢性鼻竇炎往往是由于急性化膿感染未徹底治療而引起的,臨床主要表現為嗅覺降低、頭痛及流涕等癥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及身體健康[1]。本研究選擇9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觀察鼻內鏡手術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隨機將我院2015年1~9月收治的9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分為兩組,每組45例。其中觀察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18 ~58歲,平均年齡:(41.2±2.3)歲;病程:半年~8年,平均病程:(2.6±0.6)年;臨床分期:(1)19例Ⅰ型:其中8例1期、6例2期、5例3期;(2)20例Ⅱ型:10例1期、5例2期、5例3期;(3)6例Ⅲ型。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18~59歲,平均年齡:(41.4±2.5)歲;病程:半年~9年,平均病程:(2.8±0.7)年;臨床分期:(1)17例Ⅰ型:其中7例1期、5例2期、5例3期;(2)21例Ⅱ型:10例1期、6例2期、5例3期;(3)7例Ⅲ型。臨床主要表現為頭痛、鼻塞等癥狀。兩組年齡、疾病類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術前,兩組均行CT等常規檢查方法,并口服潑尼松(生產單位:斯利安藥業),每天30 mg、頭孢克肟膠囊(生產單位:修正藥業),每天100 mg。伴高血壓、糖尿病者,則應首先保持血壓、血糖的穩定方可實施手術。
(1)對照組行常規鼻外徑路術,局部麻醉后,將皮膚及黏膜等部位切開,暴露病灶,清除鼻息肉及鉤突,最后縫合。術后,患者應定期實施鼻竇內鏡檢查,避免鼻竇口周圍息肉清理不及時。
(2)觀察組行鼻內鏡術,操作過程為:①患者取仰臥位,利用2%利多卡因、2 ml腎上腺素實施局部麻醉;②于鉤突前端及鼻丘位置注射10 ml 2%利多卡因,同時利用鼻內鏡的引導將構突以及鼻息肉進行仔細切除。術中通過具體情況選擇相應術式如開放前組篩竇、全蝶篩開放等。手術時動作應盡量輕柔以免鼻黏膜受損。術后,積極使用青霉素等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若恢復較慢則可行曲安奈德噴鼻劑。術后1 d,將鼻內填充物取出,術后2 d,使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兩組均隨訪半年。
1.3 觀察指標
(1)療效評判標準[2]:①治愈:治療后,鼻塞、頭痛等癥狀完全消失,X線發現鼻竇無異常;②有效:頭痛、鼻塞等癥狀改善,鼻內分泌物變少,X線發現鼻黏膜伴有變厚、竇腔渾濁等;③無效:頭痛、鼻塞等癥狀、X線檢查結果等無變化甚至惡化。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2)并發癥情況。
(3)復發率。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3.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并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45例患者,其中顯效28例(62.23%),有效15例(33.33%),有效率為95.56%;對照組45例患者,其中顯效22例(48.89%),有效12例(26.67%),有效率為75.56%,兩組有效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臨床情況分析
觀察組出血量(74.5±10.6)ml、手術時間(41.0±3.8)min、住院時間(4.9±0.5)d優于對照組[分別為(105.4±11.9)ml、(97.1±8.0)min、(6.8±0.9)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并發癥及復發率情況分析
(1)觀察組共出現2例并發癥,其中1例竇腔粘連、1例鼻腔黏連,發生率為4.44%;對照組共出現7例并發癥,其中2例竇腔粘連、2例眶周瘀血、2例鼻腔黏連、1例鼻腔流血,發生率為15.56%;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隨訪半年,觀察組復發率(2.22%;1/45)低于對照組(8.89%;4/4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慢性鼻竇炎是臨床中耳鼻喉科較為常見的慢性化膿性炎性疾病,其中兒童、老人是高發人群[3],該疾病是因多種因素綜合所致,臨床病理表現為鼻竇腔內炎癥、竇口狹窄等[4],極大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中常規鼻外徑路術式具有創傷性較大、復發率高等缺點,因此在臨床中應用越來越受到限制。
目前,鼻內鏡手術用于治療慢性鼻竇炎已經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該術式可改善鼻阻、鼻涕及嗅覺障礙等癥狀。鼻內鏡手術的優點主要為:保留中鼻甲竇腔內黏膜,并改善通氣,有利于病灶生理功能的快速恢復,且其可完全切除病灶,復發率低[5]。但手術時,臨床醫師仍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圍術期處理應科學合理,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2)術前積極對患者實施抗感染及對癥治療。
(3)術中嚴格控制血壓及出血量。
(4)最大程度地保留正常非息肉樣變黏膜[6]。
(5)術后定期清洗鼻腔[7]。
(6)保留中鼻甲位置,保留鼻竇生理功能[8]。
本研究發現,觀察組總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等優于對照組(P <0.05)。綜上所述,鼻內鏡治療慢性鼻竇炎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并發癥少。
參考文獻
[1] 王桂萍,李雙英.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及鼻息肉135例療效分析[J]. 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2,20(3):202-203.
[2] 黃鳴真.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療效和影響因素的分析[J]. 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1,19(4):275-276.
[3] 黃鳴真. 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療效分析[J]. 中國基層醫藥,2010,17(14):1941-1942.
[4] 劉悅勝,蕭建新,楊承祥,等. 老年人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手術治療[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23(8):373-375.
[5] 趙詠梅. 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臨床療效的分析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20): 1633,1638.
[6] 王凱. 鼻內鏡手術對鼻竇炎的療效分析[J]. 中外醫療,2011,30(8):175.
[7] 王殿杰. 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 74 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9):70-71.
[8] 鄧碧凡,邱榮敏,廖敏,等. 鼻內窺鏡手術對慢性鼻竇炎的療效及相關因素研究[J]. 河北醫藥,2012,34(13):1944-1945.
【中圖分類號】R7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16(2016)10-0045-03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0.032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穆棱市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黑龍江 穆棱 157599
Clinical Research of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for Chronic Sinusitis
TIAN Qiuju Department of ENT,People's Hospital of Muling City,Muling Heilongjiang 157599,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