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華珍
PDCA循環法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梁華珍
【摘要】目的 探討PDCA循環管理法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采用PDCA循環管理法,主要包括:計劃(P);實施(D);檢査(C);處理(A)。護理質控小組根據本科室護理質量管理工作的情況,明確護理管理目標;應用PDCA循環管理法對管理目標進行管理,并比較PDCA循環管理法前后管理目標測評結果的差異。結果 實施PDCA循環法前后管理目標情況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PDCA循環護理可有效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
【關鍵詞】PDCA循環管理法;手術室;護理質量控制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method applied i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s PDCA cycle management method,including: Program(P),embodiment(D),Check(C),handle(A). Undergraduate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oom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the clear objectives of nursing management,management of PDCA management method,management objectives,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PDCA cycle management method management objectives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DCA cycle management methods goals in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PDCA cycle room nursing care can improve quality.
【Key words】 PDCA circulation method,Operation room,Quality management of nursing
質量管理是手術室護理管理的重要內容,而護理質量又直接反映手術室護士長對科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只有建立完善、有效的質量體系,有效控制影響質量的各種因素,才能保證質量安全。我科自2012年7月起應用PDCA循環模式對護理質量持續改進進行管理[1],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共設有11間手術室,護理人員33名,手術床與護士比為1:3。同時配備了相應的后勤人員2名,門衛1名,保潔員3名。其中,副主任護師4名,主管護師3名,護師19名,護士7名,本科學歷12名,專科學歷11名。
1.2 分組研究方法
將我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采取常規手術室質量管理實施階段作為對照組,將2014年9月~2016年1月采取PDCA循環法開展術室質量管理時間階段內設置為觀察組,在研究過程11間手術室33名護理人員均屬在職人員,利用EXCEL和SPSS軟件對數據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描述在手術室內部,兩個不同時間階段實施的PDCA循環法前后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產生的影響效果。
1.3 方法
PDCA循環是一種程序化、標準化、科學化的基本管理方法,包括計劃(P)、實施(D)、檢查(C)、處理(A)4個階段的管理。
1.3.1 計劃階段(Plan) 計劃階段包括發現質量存在的問題,分析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根據主要原因制定解決對策[2]。將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分為環境管理、安全管理、藥品物品管理、消毒隔離管理、教學培訓管理、護理文件管理等方面進行控制管理,針對管理中常見的存在問題進行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歸納為三方面。
(1)護理質量管理組織架構部不健全,分工不明確[3],沒有全員參與質量控制。
(2)工作制度及質量標準表達籠統、不具體明確,執行過程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3)質量控制、指導工作不到位,主要與人人參與意識不強有關[4]。
針對原因我們制定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1)構建護理質量管理組織架構:根據科室人員配置情況,結合手術室護理質控要求,設立護理質量管理組織架構,明確小組的質控內容及職責,將責任到落實到個人,保證整個科室建立一種主動控制系統。
(2)制定護理工作標準、規章制度及質控監測標準[5]:在原有的基礎上,修訂完善參制定規章制度,將護理工作標準及質控監測標準量化、細化,人人知曉,力爭做到每項工作有章可循。
(3)制定護理質控計劃,人人參與質量控制[6]:醫療護理質量的持續性改進不僅僅依靠科室管理者進行全面調控,同時也需要科室下層級護理人員的密切配合與支持[7]。
全面貫徹質量管控制定的目標及要求,優化護理質控內容,可在上一年末依據當年質量管理實際性問題及情況對未來一年護理質量持續改進項目設定計劃要求,其包含每個季度實施全面系統的綜合性質控檢查,每月護理質量改進監測及每日巡查,并在月底開展護理質控改進問題討論剖析,結合護理改進實際問題探討解決辦法,進行針對性質量改進舉措,及時調整下月護理質量管理計劃。
1.3.2 實施階段(Do) 依據上層級管理計劃及實施質控要求實施系統、細致的護理質控改進[8]。其中改進舉措包括:
(1)工作職責及規章制度學習:通過定期培訓學習手術室護理管理相關責任、質量標準及法律條例等知識,強化業務培訓、實施科內小組討論以及個人多渠道自學等形式進行質控管理標準責任學習;并定期組織護理質量相關內容考核及護理操作強化來不斷增加手術室責任護理人員專業素養,確保高標準高質量持續改進護理服務[9]。
(2)明確各級崗位責任:將手術室護理責任工作與質量持續改進項目有機結合,讓每一位科室工作者明確自身職責所在[10],以及權利關系,努力營造良好的文化學習氣氛,將優質、精細的手術室護理責任貫徹落到實處。作為科室護理工作者需全面貫徹自身在質控管理中所擔負的責任與任務,通過責任監督方式做好行之有效的手術室管理細則[11],保障手術室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優化工作完成效率。
(3)加強各級管理溝通:護理質量管理者需實時與下層級護理人員進行溝通交流,掌握護理工作完成質量,結合手術醫師配合滿意度以及患者對于護理服務質量滿意狀況進行評估,結合相關意見建議進行持續性整改。
(4)合理調控工作任務:重視手術室科室護理層級管理建設,結合手術室醫療護理特性合理調控人力資源,由此保證手術室護理質量先決條件。例如:可結合護理人員個人專業水平及工作經驗實施“老帶新”,彈性調整工作班次,對擇期手術護理任務進行科學安排,降低護理人員連續性工作引發機體疲勞負荷過度,確保醫療護理風險因素的控制[12]。
本院結合實際手術室工作狀態調控護理工作班次,重視護理操作流程管控,強化護理質量監督巡查,在保證手術室護理服務的持續性及連貫性同時也重視相關護理人員機體勞累程度;通過適度調整及相關教育讓護理人員個人合理調控工作速度。最大程度降低身心負荷,結合實際條件對自身機體能量進行改善,在保證高標準護理質量的基礎上簡化不必要的護理流程與程序,優化工作勞動效率。
1.3.3 檢查階段(Check) 按照質量管控任務目標進行分階段性調查評估,其質量檢測主要可分為自我管控、內部控制及外部控制三個方面的檢查。
(1)自我管理控制:主要是指護理人員自身對于手術室護理服務質量的控制與改進,在常規手術護理任務中,個人護理質量可結合所掌握的常規性護理舉措標準及流程來提升自身護理治療,結合個人責任促進護理行為決策分析,完成并高質量突破個人質控行為管控。
(2)內部控制:通過規范護理質量管理監督小組,各級巡查網格化管理,由科室護士長作為管理監督組長,不定期抽檢方式,以及分組網格點位監督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出,通過定期質量評估會議進行反饋分析,結合集體的力量進行問題因素剖析,尋求整個舉措。
(3)外部控制:結合醫院醫療服務問卷調查表以及上級部門科室檢查等外在質量評估監督,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滿意度進行評估,不斷改進自身不足或值得注意的問題,反饋促使目標完成質量,達到持續性質控目的。
1.3.4 處理階段(Action) 處理階段的工作是總結執行對策中成功的經驗,整理形成標準,并加以鞏固,將執行對策中不成功或遺留問題轉入下一個PDCA循環解決。處理在檢查階段分析出可以進一步改進的問題,通過組內討論的方式征求多方面的意見,從中挑選出最理想的改進方案,優先實施改進,將整改效果不理想的問題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
人總是處于最基礎的地位。手術室的護理人員應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過硬的操作技術極強的應急能力等。護士長可根據科室及個人情況,民主地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思想素質教育,組織學習《醫學倫理學》、《護理倫理學》等以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在抓基礎護理的同時,要按期組織專業性的業務學習,以提高護理人員的理論及專業技術水平,掌握各種新手術的步驟,新儀器、新設備的使用方法,使她們在術中配合時能得心應手、有條不紊,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有了這樣高素質的人,才能做出高質量的事。
1.4 評價指標PDCA
循環法實施后由質控小組對環境管理、安全管理、藥品物品管理、消毒隔離管理、教學培訓管理、護理文件管理等方面工作進行檢查,綜合評定各項管理目標達標情況。環境管理15分、安全管理20分、藥品物品管理15分、消毒隔離管理20分、教學培訓管理15分、護理文件管理15分。
1.5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以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DCA循環法實施前后手術室綜合評分情況比較見表1。
PDCA循環是由美國管理專家戴明于1954年根據信息反饋原理提出的,其特點是細節量化、環節監控、全程啟動,每循環一次,質量提高一步,不斷循環則質量不斷提高,是促進質量管理的有效手段。我科自2014年9月起應用PDCA循環管理法進行護理質量控制探索,在管理過程中,全員參與管理,用事實和數據證實問題,用科學方法及時解決問題,形成管理、控制、監測一體化。同時,在實施過程中形成環環相扣,在新的水平上再進行PDCA循環,從而達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結果表明,PDCA循環管理模式的開展實施,有效可提高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増加護理文書合格率;加強了手術室護理論知識掌握,增加了理論考核的合格率;提升了醫務人員對手衛生的依從性,加強手術室護操作,提升手術室護的技能水平;提高了科室的整體管理能力,護理工作質量提升。
表1 PDCA循環法實施前后手術室綜合評分情況比較(n,)
組別 n 環境管理 護理安全 藥品物品 消毒隔離 教學培訓 護理文件對照組觀察組47 47 TP 13.8±2.5 15.1±3.2 2.194 7 0.030 7 17.4±3.5 19.1±4.4 2.072 9 0.041 0 13.3±3.9 14.8±2.6 2.193 9 0.030 8 16.6±3.1 17.8±2.2 2.164 2 0.033 0 13.4±4.5 15.0±2.9 2.048 9 0.043 3 13.8±2.7 15.5±3.8 2.500 2 0.014 2
參考文獻
[1] 陳丹. PDCA在手術室工作流程規范化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醫療前沿(上半月),2011,6(9):94-95,61.
[2] 劉希偉,朱蕓,彭鯤,等. PDCA循環法在骨科運行病歷質量管理的應用[J]. 中國病案,2014,15(3):12-13.
[3] 張江霞,席仁剛. PDCA循環在護理文書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4,21(6):89-90.
[4] 曾開奇. 醫療設備質量管理中PDCA循環的應用[J]. 北京生物醫學工程,2013,32(3):301-303.
[5] 張琳,盧立軍. PDCA循環在醫院病區藥品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1):158-159.
[6] 徐少銀,周平,孫蓉蓉. 運行病歷質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病案,2012,13(1):20-21.
[7] 董莉,張麗華. 運行病歷常見缺陷分析與改進措施[J]. 現代醫院,2014,14(2):105-106.
[8] 陳玲,王麗莉,曲秀娟,等. 實施運行病歷質量監控對終末病案質量的影響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10,5(20):51-53.
[9] 日孜萬古麗 馬蘇特,王玉英. 3000份運行病歷缺陷分析[J].中國病案,2013,14(8):18-19,17.
[10] 鄭艷平,李曙光,唐峰,等. 運行病歷的管理與醫療質量[J].中國病案,2011,12(4):20-22.
[11] 黃美珍,陳育群,黎萍,等. 采用PDCA循環管理促進婦科護士對術后鎮痛認知及行為的轉變[J]. 護理研究,2007,21(8):705-706.
[12] 潘國英. 我院門診高血壓患者認知行為調查和分析[J]. 哈爾濱醫藥,2013,33(3):193,195.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16(2016)10-0258-03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0.179
作者單位:廣西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手術室,廣西 欽州 535000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in Quality Management of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
LIANG Huazhen Operation Room,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Qinzhou,Qinzhou Guangxi 535000,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