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璐
(天津尚志思源律師事務所,天津 300350)
在中國一直存在著緊張的醫患關系,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醫患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烈,相關的案件數量也呈現出上升的態勢,這不利于國內醫療衛生事業的進一步改革。為了更好的解決這個難題,推動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順利進行,我們有必要研究醫療糾紛的訴訟解決機制,希望可以協調醫患之間的關系。
第一,醫院在病歷方面沒有正確的認識,在目前的醫療條件下,部分醫護人員缺乏對病歷的正確認識,在他們看來,病歷僅僅是簡單的記錄病人的醫療活動,卻沒有意識到病歷是醫生臨床實踐經驗的一種總結,同時也是有效解決醫療糾紛的法律根據,正是因為認識上的不足,從而很難保證病歷是完全真實的。第二,病歷的有關內容是不健全的,在解決醫療糾紛案件時,病歷是最有力的證據,其記載了醫療活動的整個過程,但是在具體的工作當中,病歷卻總是發生問題。舉個例子,病人的住院病歷當中,沒有護理記錄,或者是時間不準確等,這就影響到病歷的準確性。第三,管理制度方面的缺失,由于病歷屬于醫生臨床工作的一種總結,通常是手寫的形式,某些醫生出于節省時間的考慮,字跡會很潦草,很難辨認,同時再加上病歷管理當中的某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容易使病歷遺失,從而不利于病歷以后的使用。
第一,對于訴訟來說具有較高的負價值性,在大部分的患者看來,通過訴訟所獲得的經濟利益要比通過調解所獲得的經濟利益少很多,所以,他們并不愿意選擇訴訟的方式。第二,訴訟需要較高的成本,這是大部分患者所不能接受的,現階段,國內醫療糾紛案件的訴訟解決機制,需要借助于政府的立法,由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在這個程序當中,原告和被告需要委托律師來參與訴訟,因此要支付一定的律師費用,同時,還有其它的某些費用,也就是說訴訟是需要較高成本的,患者在治療時,已經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很可能沒有能力支付較高的訴訟費用,所以他們通常更愿意接受非訴訟的解決方式。第三,訴訟流程是很復雜的,需要很長的時間,通過案例可以看出,訴訟包含多個環節,而每一次的執行都需要耗費時間,從原告起訴到法院審理,要經歷很復雜的過程,比如病患的傷殘鑒定,以及醫療機構的過錯認定等,都要經過指定的機構完成鑒定,整個程序下來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1.要使醫護人員正確的認識病歷的作用
醫護人員必須要正確認識到病歷的作用,這是由于病歷屬于醫護人員經驗的一種總結,可以作為以后工作的借鑒,所以在填寫病歷時,主治醫師需要認真細致,字跡不能潦草,確保病歷可以作為一種證據。
2.要強化醫護人員的使命感以及責任感
醫患關系之所以緊張,關鍵的原因就是醫護人員服務水平不高,不能讓患者滿意,所以醫護人員必須要具有較強的使命感以及責任感,醫院不但要提升醫療技術水平,還要針對醫院職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醫護人員也要注重自身的完善,盡力使患者滿意。醫護人員具有較強的使命感以及責任感,有利于服務水平的提升,在填寫病歷時,不容易出現錯誤。
3.對病歷管理機制進行完善
通常來說,病歷是主治醫生手寫完成的,所以醫院需要根據相關的規范,嚴格要求醫務人員的書寫操作,確保手寫的病歷也是有效的、真實的。同時,醫院還需要創建電子病歷,雖然手寫檔案作用很大,不過在保存時,會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從而遺失,所以醫院要跟上現代化發展的步伐,實現病歷的信息化,創建電子病歷,在系統當中錄入病人的情況,實行信息化管理。
1.減少訴訟成本
患者以及家屬不愿意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糾紛,關鍵的原因是訴訟成本太高,所以,相關部門要在降低訴訟成本方面下功夫,對各種收費標準進行調整,同時,醫院也可以進行適當的補貼,如果患者以及家屬選擇訴訟方式解決糾紛,可以考慮由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設立基金進行專項補貼,或借鑒機動車強制保險的經驗,由保險公司在醫療責任保險范圍內先行墊付訴訟費用,緩解患者以及家屬的經濟壓力,從而利于醫患糾紛的解決。
2.創建醫療糾紛預案登記制度
如果當事人針對醫療糾紛向法院起訴,法院在立案之前需要對可以立案但是有調解可能的案件,在征求當事人的同意之后,指導當事人到調解委員會、社會法庭以及其他機構進行法院委托下的調解。如果調解不成功,法院再受理。這種做法有利于發揮訴訟和調解的共同作用,也實現了司法價值可以獲得社會認同感。此外,有關部門還需要認識到預立案以及委托調解不可以收費,委托調解結果的效力等同于民事合同,經過公證之后,一方當事人拒不執行,法院可以強制履行。這不但減少了訴訟成本,還節省了訴訟時間,維護了雙方的合法利益,推動了社會的和諧建設。
3.減化鑒定過程,節省鑒定時間
《侵權責任法》實行后,結束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和人身損害鑒定的二元化,只進行醫療過錯鑒定,這對于簡化鑒定程序無疑是有利的,但同時也會造成因雙方當事人對鑒定機構無法達成一致,均采取由法院指定鑒定機構,而法院指定的鑒定機構單一,導致鑒定案件積壓,鑒定無法及時進行。因此,建議法院引導當事人協商確定鑒定機構,或增加法院指定鑒定機構的數量,以縮短等待鑒定期限。
1.設置專門的鑒定機構,健全鑒定體系
現階段,醫院鑒定過程比較漫長,主要是由于缺少專門的鑒定機構,在訴訟時,所有需要鑒定的事項以及材料等,都要經過各種機構進行鑒定,這雖然增強了鑒定結果的準確程度,但是卻讓案件審理的時間延長了。所以政府需要設置專門的鑒定機構,主要負責鑒定訴訟當中的有關材料,結合鑒定工作的具體情況,健全鑒定體系。同時,還應該有專門的鑒定人員,在選擇醫療過錯的鑒定人員時,最好是經過醫療協會的推薦,組成鑒定小組。這種做法可以簡化鑒定流程,節省鑒定時間,還有利于更好的處理醫療糾紛案件。
2.對醫療損害鑒定標準進行統一
現階段,國內缺乏統一的醫療損害鑒定標準,因為存在各種標準,鑒定人員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理解,得出的鑒定結果也是不一樣的,這很難得到原被告雙方的認同,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需要進一步改進目前的醫療損害鑒定標準,制定出一整套統一、健全的醫療損害鑒定標準,并且要完善其中的內容,使醫療損害鑒定標準更加的規范以及統一,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案件時,也可以找到可靠的法律依據。
對于醫療糾紛的解決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向法院提起訴訟,雖然目前的醫療糾紛訴訟解決機制在運行方面還有很多不完善之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和其他方式比較起來,訴訟可以更好的解決醫療糾紛案件,所以我們需要對已有的醫療糾紛訴訟解決機制進行完善,通過實踐總結經驗,改正存在的不足,從而創建出一整套合理、健全的訴訟解決機制。
[1]艾爾肯,吳冬梅.論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與民事訴訟的街接機制[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2).
[2]高毓蔚.醫療糾紛的訴訟解決機制探討[J].法制與社會,2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