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茜茜
(漢口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芭蕾舞基礎訓練的重心與平衡
陳茜茜
(漢口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重心與平衡作為基礎訓練的核心,直接關系到芭蕾舞訓練效果。本文通過論證、舉例等方式,從芭蕾舞基礎訓練的重要性、外開與重心、肌肉力與重心、動作“起法”的協調四部分,對芭蕾舞基礎訓練的重心與平衡進行了探討,旨在提高參訓者形體美,使芭蕾舞這一優雅的舞種迸發出更大的活力,并對喜愛、從事芭蕾舞事業的人能有所裨益。
芭蕾舞;基礎訓練;中心與平衡
芭蕾舞相對來說是一種難度較高的舞種,也是極具美感的藝術形式。舞蹈對舞者肢體的協調性具有一定的要求。只有達到這些要求,舞者才能在舞蹈中盡情演繹、表現這種美感。這就要求其必須必須要加強重心和平衡訓練。
(一)可提高舞蹈的藝術美
芭蕾舞基礎訓練可以塑造舞者較好的形體美,使舞者身材保持修長、挺拔、勻稱之美,而良好的身材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最基礎的舞蹈語言,是進行一切舞蹈動作的基礎,也是展現舞蹈之美的根本。同時,長時間進行嚴格的芭蕾舞基礎訓練,可以使舞者掌握自身在舞蹈中的穩定性,在不斷變化的舞蹈動作中,始終能做到不失重心;同時,也可以大大增強駕馭復雜、高難度的舞蹈動作的能力,確保在舞臺上在保持良好舞姿的同時,盡展芭蕾舞之美。
(二)能增強舞者的藝術感
芭蕾舞作為眾多藝術中的一種,和其它藝術形式一樣,需要通過藝術手段將頭腦中形成的藝術形象表現出來。芭蕾舞的這種藝術形象來源于舞者對舞蹈和音樂的體味。只有舞者在對音樂和舞蹈進行思考和感悟,才能將兩者蘊含的藝術形象“拿來”。這種藝術體味能力極其重要,缺乏這種能力,即使舞蹈動作到位,這種動作也是因缺乏“靈魂”而使舞姿的表現力大打折扣。而芭蕾舞基礎訓練,可以提高舞者的這種藝術體味能力,使其在頭腦中形成鮮明的藝術形象,從而貫穿每個肢體動作中。
(三)可以減少芭蕾舞舞者受傷概率
大量的數據顯示,芭蕾舞舞者在訓練中受傷概率較高。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舞者對重心和平衡的掌握不牢、腿部關節發力不達要求。腰部、關節處發、腳踝、韌帶、關節囊、筋膜等部位都是經常受傷的部位。而強化芭蕾舞基礎訓練,可以增加舞者重心和平衡性,并提高腿部關節的力量,從而大大降低舞者在舞蹈中受傷的概率,達到保護舞者的目的。
芭蕾舞的基礎動作中,要求舞者站立時,雙腳尖要做到向外分開90°,舞者只有保持這樣的站姿,才能減輕腰椎所承受的壓力,調整人體的重心和平衡點,同時對脊柱整體垂直形成一定的塑形效果。所以在芭蕾舞的基礎懸鏈中,一定要重視和強調重心的穩定性。要達到這個目的,訓練者就必須加大訓練力度,加強對肢體各部位肌肉的訓練。在長期的訓練中,訓練者要通過身體調整來調動軀干、腰、下肢肌肉,特別是臀部肌群。通過系統的、科學的訓練,使這些肌肉群更加有力,從而真正提高訓練者的身體機能。為了保證訓練者能成分掌握重心平衡,就是要在芭蕾舞的基礎訓練中,有針對性的強化對八字位的訓練強度,在此基礎上,一定時期后,可以考慮適當的增加對身體肌肉群的負荷量,調整訓練量,從而保證肢體訓練效果,為日后登臺表演打下堅實的基礎。
肌肉群是為人體完成動作提供“動力”的,在諸多舞種中,芭蕾舞對舞者肌肉力量的要求更高,所以舞者只有積極的進行肌肉訓練,才能嫻熟的、優美的完成表演中的系列動作。要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訓練者重視對肌肉力和重心的訓練,將肌肉訓練和技術動作結合在一起,調節身體各個肌肉部分,這是訓練的重點內容。一般來說,訓練者在訓練中要借住訓練桿來訓練肌肉力量,但如果將訓練桿去掉,訓練者的重心和平衡就會大大下降。對此,訓練者要強化旋轉訓練,克服因為旋轉帶來的慣性離心力對身體重心和平衡造成的影響。并且將這種訓練堅持下去,進行長期化訓練。訓練者就完全可以實現對重心和平衡的掌控。不僅如此,在芭蕾舞的基礎訓練中,要重視脫把訓練,將單獨的桿上動作分解為一個個小的動作,并對這些動作一個個的進行訓練,以此來保證單獨動作的訓練效果,達到最終在完成整套技術動作時,身體的重心和平衡都不會失控。
動作的力量和重心的完整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動作的連貫性,只有動作銜接恰到好處,才能突出舞蹈的美感,使動作的力量和重心不至于“失衡”。要保證動作協調,訓練者只有在充分掌握自身肌肉和身體重心的前提下,才能在動作的高速變化中,對每個動作的每個環節進行分析和判斷,努力在保證協調的基礎上,使動作能夠到位。以旋轉訓練為例,訓練者要注意保持手、腳等各部位的協調,尤其是要保證動作的起法協調。才能在高速的旋轉中做到集中重心,才能保證旋轉角度和力度做到最好。同時,訓練者要對每個技術動作進行反復思考和大量的訓練,以此使自己身體形成肌肉記憶,這樣能夠使自己的身體對舞蹈動作能在瞬間完成分析判斷,從而調動身體各個部位完成規定動作。這是進行舞蹈過程中,完整而優雅地完成每個動作的前提和基礎。也是芭蕾舞基礎訓練重心與協調能力的重點部分也是重心環節。
此外,訓練者也要注意培養對音樂節奏的把握,這是因為在舞蹈動作中,人的肢體動作就是舞蹈語言,而音樂節奏可以對舞姿起到烘托和表現作用,訓練者只有注重這方面的培養,才能做到舞姿與節奏的合拍,使動作的協調盡顯其中。
芭蕾舞基礎訓練中的外開、肌肉力、“起法”等無疑是保證訓練者重心和平衡的關鍵。三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要保證這三個要素能訓練到位,就必須在兒童時期,對舞者開展以這三要素為主要內容的芭蕾舞基礎訓練,在培養其對身體重心和平衡絕對的掌控力的同時,為其塑造良好的身材,日后成為舞臺上魅力四射的舞者打下堅實的基礎。
[1]岳婷婷.淺談芭蕾基礎訓練機器重要性[J].學術論壇,2009,(8):3.
[2]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運動生理學[M].北京:體育出版社,1980:37.
[3]程國慶.運動生物力學[M].北京:體育出版社,19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