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小軍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競暉學校,江西 南昌 330000)
基于聆聽視角的音樂教學策略論析
章小軍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競暉學校,江西 南昌 330000)
音樂活動是建立在“聽”的基礎上的,使學生對音樂的節奏、旋律、速度、力度、曲式結構等了解得更全面,因此在音樂課上,需要應用相關的音樂要素進行有效教學,將學生帶進音樂的本質境界—聆聽。
新課程標準;音樂課堂;聆聽
“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美國著名現代音樂家愛倫科普蘭。在日常的教學我也發現:學生只有學會聆聽音樂,才能更好地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但是,在平時的音樂教學中,我們都會不由自主的以教唱為主,而比較忽視聆聽的培養。如何想方設法地以聆聽帶孩子走進音樂的神秘天地,走進音樂的神秘世界呢?現就教學中的實例來談談聆聽的指導方法。
“聆聽”是一種尊重的態度,是讓學生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地傾聽音樂。它不僅是學習音樂技能的必備方法,更是提高學生欣賞能力的必由之路。在聽賞音樂的初級階段,學生感悟到:高興、歡快、優美、憂傷等情緒,而隨著參與聽賞的不斷深入,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深入的進行聆聽。只有在聆聽音樂時,有目的、有目標,才能使聽賞達到預先設計好的更高的效果。如:《蒲公英》一課,教師先提出學小蒲公英輕盈的舞姿等幾個小問題,這樣再讓學生聆聽歌曲,學生既了解了歌曲的內容,又知道了歌曲的情緒,同時還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如此有方向、有目標的提問,讓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問題中有效地聆聽每一遍音樂。帶著問題聆聽,能使學生在短時間達到高效,同時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積極、主動、專注的聆聽,學生逐步學會了自主探索、自主發現,為以后的音樂學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明顯地顯示了在有目的情況下傾聽音樂而產生的不同效果。
古人云:凡音之起,曲人心聲也。在教學中,教師的啟發誘導是打開學生感受音樂的心靈的鑰匙。教學歌曲《小青蛙找家》后,可以這樣來引導學生聆聽:“小朋友們小青蛙回到家了,他們的家在一個美麗的池塘里,他們在池塘里玩耍會發生什么事情呢?讓我們很安靜地來聽音樂,請你將自己地感受用自己動作來表現!”學生開始聆聽,當音樂很歡騰的時候,有的學生隨著音樂的節奏模仿拉二胡,有的學生做小青蛙蹦蹦跳跳的樣子。當音樂弱下來的時候,很多小朋友都表現小青蛙睡覺的動作,教室里很安靜。當聽到風雨來了時有的小朋友揮動手臂作風吹的樣子,有的閃動手指手臂上下揮舞作下雨狀。當聽到公雞唱歌的時候他們把一個手五指叉開放在頭頂上扮演公雞,老師及時地送上大拇指。當雨停了音樂的速度又加快力度加強時,小朋友又歡快地跳起來了,而且都是隨著音樂的節奏跳動的。因此,只有靜心地聆聽,才會和音樂無限接近,從而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體驗。因此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從整體的音響感知入手,通過反復有目的的聆聽,從比較音樂與情感間動態的同構關系等方面入手,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在理解作品表達的情感及其塑造的藝術形象方面,讓學生通過想象、產生共鳴,提高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提高鑒賞音樂作品能力的。對于《蟈蟈和蛐蛐》這課我是這樣設計的:考慮到這是一首戲歌,歌曲是通過北方戲曲、說唱的音樂素材創作而成,這樣的音樂旋律學生沒接觸過,我就通過讓學生聆聽,先讓學生熟悉音樂,希望音樂的旋律吸引學生,不斷反復聆聽、對比分析,為了加深對歌曲的理解通過演唱,學會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
音樂是抽象的藝術,它的不具象性有利于想象力的發展,而豐富的想象力又是感知音樂、發展形象思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對音樂的想象應當建立在對音樂整體及音樂要素的感知基礎上,通過想象力把音樂形象化,這就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比如《誰來了》,我是讓學生通過聽賞感受出不同音樂形象的動物?!蔼{吼”是鋼琴演奏的,很具特色的,通過一連串的上行音階,確實很像雄獅的怒吼聲;而烏龜遲緩而笨重的形象是通過大管深沉、厚重的音色表現出來的;小兔子輕快跳躍的旋律是通過單簧管豐滿、圓潤的音色奏出了。
《木瓜恰恰恰》這首印度尼西亞歌曲是通過“叫賣”的形式,旋律中透出歡快、活潑,從而表現出了賣瓜人的心情是喜悅的。加之歌曲運用了連續的切分節奏和恰恰恰的弱起節奏,教唱歌曲的難度增加了不少。初次看到這首歌曲,我們都感覺無從下手,經過組里教師一起研討,我們感覺從歌曲的結構入手,把歌曲分兩部分教學,能使學生更清晰的學會歌曲。為了減輕學生學習歌曲的難度,我把歌曲第一部分的主干音提出來,創編了八小節歌譜,讓學生做聽音樂排列順序的練習,由于學生在聽音的時候,注意力比較集中,所以學生對這部分的音準掌握的比較快,這種方法還是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整個教學過程,實現了課前預設的教學目標。音樂的靈魂是節奏,節奏是通過力度的強弱和時間的快慢來表現的。心境平和需要舒緩的節奏來表現出來,情緒跌蕩則需要的是密集有力的節奏來表現。
[1]陳孝余.問思“聆聽”——論音樂審美教育中聆聽的本質屬性[J].音樂研究,2015,(03).
[2]陶卓嘉.音樂的聆聽——“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的啟示[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32).
章小軍(1974—),男,江西新建人,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音樂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