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華
(懷化學院 音樂舞蹈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
五溪流域儺戲的傳承保護與開發
張文華
(懷化學院 音樂舞蹈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
儺戲是我國戲曲種類之一,它的形成基礎民間的祭祀儀式,是在祭祀儀式之上融合了民間的戲劇和歌舞。儺戲是一種儺文化,就是一種以巫術活動為中心的古老文化。儺戲的歷史悠久,分布范圍比較廣泛,五溪流域的儺戲保留了傳統的特色。但是隨著娛樂方式的現代化和多元化,五溪流域儺戲的傳承保護和開發成為了一個重要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五溪流域;儺戲;文化傳承
五溪流域地域覆蓋黔東、湘西、渝東與鄂西,既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銅仁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張家界市、懷化市及常德市部分地區,重慶的黔江區,湖北恩施自治州等4省(直轄市)。兩岸的人們將其成為母親河,五溪流域孕育了多樣的民族文化,儺戲是其中的一顆明珠,儺戲具有豐富的文化價值和研究價值,對儺戲的傳承保護與開發十分重要。
儺在古書上的意思是驅鬼,驅逐瘟疫。儺戲是在民間祭祀的基礎上,與戲曲融合發展起來的。儺戲的內容表現一種原始崇拜,在古代,人們對神秘的自然力量無法解釋,便出現了許多鬼神崇拜以及圖騰崇拜,儺戲的內容中經常會涉及到各種神靈,以及神秘的自然力量。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社會的發展,儺戲增添了許多娛樂因素[1],娛樂性的藝術色彩更加明顯。儺戲的唱詞具有很強的民間鄉土氣息,儺戲本身是從民間祭祀發展起來的,它的唱詞內容通俗易懂,大部分是民間俗事,并且趣味十足,包含許多鄉土方言,具有十分濃厚的鄉土氣息。另外,儺戲的唱詞中經常會使用道家或者佛家的語言,唱詞中的藝術手法十分多樣,多用極富生活氣息的比喻、比興等,深受群眾的喜愛。儺戲的戲腔十分多樣,板式比較靈活,比如《對花調》、《梅香調》、《差關調》等曲調,唱腔有一定的講究。板式變化有正板、倒板、數板、吟腔、尾腔等,在不同的曲目中有一定的靈活性。儺戲具有民俗學價值、文化史價值和社會價值。儺戲本身與農業生產、宗教習俗有關聯,許多內容反應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與人們的民俗活動息息相關。儺戲具有濃重的原始藝術風格,為民俗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例證。優秀的儺戲表演,能夠引導人們傳承好的民風民俗,提高人們的審美追求。儺戲本身是一種文化形式,它具有很強的文化研究價值,在客觀上保存了中國的民間文學[2]。儺戲的內容里有許多先古時期的神話傳說,還有許多流傳的民間故事,影響范圍十分廣泛,保存了重要的文化史資料,并且具有民族特色和藝術研究價值。儺戲具有社會價值,它的內容和唱詞有許多教育意義,倡導人們和諧相處,有利于引導人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儺戲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女性,大部分曲目以女性為主,并且體現了男女平等的觀念,對人們有積極的教育作用。
(一)做好宣傳,重視本土文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文化形式層出不窮,尤其還有外來文化的入侵,影響了許多年輕人的思想,對民族傳統文化有一定的沖擊。儺戲作為傳統特色文化,應該做好宣傳工作,尤其是在年輕人中,要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使他們認識到并且深刻了解儺戲文化的藝術價值和內涵,重視本土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并積極參與進來,減少同現代文明的沖突。
(二)政府要扶持和保護
儺戲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國家一定的資金資助。政府要有效利用這些經費,做好文化保護和開發工作,建立完善的傳承保護制度[3]。要充分利用資金補助,完善儺戲的文化資料和傳承措施,對于一些有困難的儺戲藝人,要提供一定的補助,資金補助和精神補助。政府可以成立專項基金或者實行招商引資的方式,用于儺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深入挖掘儺戲的藝術內涵,為儺戲的保護提供固定的資金來源。
(三)在創新中發展
儺戲的傳承要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在堅持本土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尋求創新發展。在創新中保護儺戲文化。政府在舉辦各種文化活動的時候,可以將儺戲融入其中,也可以開展民俗旅游,通過旅游的方式向人們展示儺戲文化,讓人們了解儺戲,并且可以親自體驗儺戲,促進儺戲的發展。儺戲文化也可以借助新媒體渠道,讓人們認識儺戲。儺戲也可以與先進的科學技術相結合,豐富表演形式,吸引人們的關注。
(四)培養接班人
五溪流域的儺戲種類比較多,真正的優秀的老藝人越來越少,可以建立一個完善的儺戲藝人名錄,為他們招收更多的接班人。文化的傳承需要以人為載體,對儺戲的保護和傳承,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其中,在保護老藝人的基礎上,培養接班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可以召開座談會、宣傳會或者拜師大會,讓老藝人們選擇合適的人進行培養。
總之,五溪流域的儺戲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繼承價值,它與人民群眾有緊密的關系。要重視對儺戲文化的傳承保護和開發,要加大對儺戲文化的支持力度,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積極培養儺戲文化的接班人,促進儺戲的傳承和發展。
[1]張文華.沅水流域儺儀式活動中的樂舞研究[J].戲劇之家, 2016,(2):42-42.
[2]李燕.基于文化生態視角的辰州儺戲文化藝術傳承[J].卷宗,2015,(5):503-503.
[3]黃彥熙子.儺戲的傳承與發展[J].北方音樂, 2016,36(8).
湖南省教育廳課題“五溪流域儺戲文獻文物挖掘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2016A1709);懷化學院五溪民族民間音樂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