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云鵬
25例變態反應性鼻炎患者的治療體會
董云鵬
目的 探討變態反應性鼻炎患者的治療方法。方法 對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5例變態反應性鼻炎患者采用非特異性治療和特異性脫敏療法進行治療。結果 本組25例變態反應性鼻炎患者經有效治療后,痊愈7例,好轉16例,無效2例,治療有效率為92.00%。結論 對變態反應性鼻炎患者行有效對癥治療,可得到滿意療效。
變態反應性鼻炎;非特異性治療;特異性脫敏療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 Methods From April 2013 to November 2014,treated 2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using non-specific therapy and specific desensitization for therapy. Results 25 cases of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treatment,cured 7 cases,16 cases improved,2 cases were invalid,the effective rate was 92.00%.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for effective symptomatic treatment,satisfactory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Key words】Allergic rhinitis,Non-specific treatment,Specific desensitization therapy
變態反應性鼻炎也可以稱為變應性鼻炎,是因變態反應引發的一種鼻黏膜炎癥。依照患者的發作時間,可將疾病分為兩類,即常年性和季節性,前者因常年性致敏物所引發,后者則是因季節性致敏物所引發,且大部分因花粉致敏而引發,所以也可稱為花粉癥[1]。該疾病會造成患者勞動力喪失,因此有效的治療極為重要。本文選取我院2013年4月~2014 年11月收治的25例變態反應性鼻炎患者,對其臨床治療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組變態反應性鼻炎患者共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齡在15~67歲,平均年齡(27.64±5.37),其中常年性變態反應性鼻炎患者13例,季節性反應性鼻炎患者12例。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噴嚏、鼻癢、鼻塞等。
1.2方法
1.2.1非特異性治療 采取藥物對癥治療時,常用的藥物有抗組胺藥、膜穩定劑、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素能藥物。患者口服抗組胺藥,可有效緩解打噴嚏、鼻癢、鼻涕等臨床表現,但對鼻塞的作用欠佳,可輔用血管收縮劑。不可盲目加大使用劑量,避免出現不良反應,例如阿司咪唑,3 mg/次,1次/d,加大劑量會導致心律紊亂,嚴重時會危及生命[2]。另外,還需觀察部分藥物的毒性反應,如阿司咪唑、特非那定等會造成心律紊亂,如有心臟病的患者需禁用,特非那定與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抗真菌藥酮康唑聯合應用時,能夠引發心臟毒性反應。而阿伐斯汀是由腎臟排泄,故腎功能不良的患者需禁用,阿司咪唑與特非那定通過肝臟內代謝,如患者肝功能不良時,會對其增加負擔,也應禁用。常用的膜穩定劑為色甘酸鈉,可有效預防變應性疾病發作,適用于季節性患者發作前7~10 d,病變已經發作的患者使用效果不明顯[3]。
1.2.2特異性脫敏療法 用皮膚試驗陽性的相應過敏原浸液,以適宜低濃度開始少量皮下注射,逐漸增加濃度和劑量,經數月治療后改為維持劑量。經此法治療的患者體內可產生特異性IgG封閉抗體,以阻斷過敏原與IgE的結合,并能降低肥大細胞、嗜堿細胞對該過敏原的敏感性,從而達到治療效果[4]。
1.3療效判定標準
對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進行觀察,痊愈:治療15 d后,患者鼻塞、鼻癢、打噴嚏、鼻涕等臨床表現消失,且隨訪1年后沒有出現復發;好轉:治療15 d后,患者鼻塞、鼻癢、打噴嚏、鼻涕等臨床表現減輕或基本消失,或癥狀消失但隨訪1年內有復發;無效:治療15 d后,患者臨床表現及生命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5]。治療有效率=痊愈率+好轉率。
本組25例變態反應性鼻炎患者經有效治療后,痊愈7例(28.00%),好轉16例(64.00%),無效2例(8.00%),治療有效率為92.00%。
變態反應性鼻炎是一種常見疾病,近年來發病頻率逐年增加,與結膜炎、鼻竇炎、支氣管炎等疾病關系密切,同時還是哮喘發作的潛在危險之一[6]。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鼻塞、鼻癢、鼻涕、打噴嚏,并伴有結膜充血、眼癢等眼部癥狀,鼻黏膜常呈現水腫、蒼白狀。由于該疾病會對患者的學習、工作及日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并且會給患者帶來心理與經濟負擔,因此積極有效的治療尤為重要。
對變態反應性鼻炎患者進行治療時,可采用抗組胺藥,傳統的抗組胺藥物主要是組胺競爭細胞上的H1受體或效應細胞中的某些酶原物質起到治療作用,主要適用于以組胺為主要介質的Ⅰ型變應性疾病,效果雖好,但療效持續時間短,且藥物會經血腦屏障產生血壓不穩,嗜睡等不良反應。現如今第二代抗組胺藥物已經基本將傳統抗組胺藥中的缺點解決,療效時間較長,但仍有部分藥物,如美喹他嗪、阿伐斯汀等,依然伴有輕微嗜睡現象。
采取特異性脫敏療法,能夠有效防治本病,治療時間過長,但療效較為持久。特異性脫敏療法適用于伴有吸入性致變應原的Ⅰ型變態反應,同時對藥物治療也無作用的患者。可用少量逐步增多使用劑量的變應原,使機體對致敏反應原的耐受性提高,能夠有效預防并治療,但起效相對較慢,而治療時間略長。對變態反應性鼻炎患者使用此方法治療后,90%患者的病情能夠得到有效改善,且與致敏物再次接觸時,其臨床表現減輕,同時其有效時間可延長至3~4年,到時再加強治療即可[7]。由于上述常規脫敏時間過長,少數患者可能會無法堅持,可能提出換用快速治療方法的要求,但快速治療法通常會出現遲發反應或不良反應,因此如需使用快速治療法應在醫師密切監控下實行[8]。
對變態反應性鼻炎患者進行治療同時對患者生活環境及飲食進行指導,避免與過敏原接觸。如明確過敏原后,可盡量避免接觸。向患者說明疾病的規律、治療計劃及效果,通過治療,恢復患者的自我形象。多數患者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且隨訪情況良好。
[1] 肖英,馬新春,石磊,等. 變態反應性鼻炎發病機理及治療進展[J]. 青海醫藥雜志,2012,42(2):89-92.
[2] 覃啟才. 常年性變態反應性鼻炎116例治療分析[J]. 中國醫藥科學,2012,2(7):180,183.
[3] 劉淑梅. 722例過敏性鼻炎患者臨床診斷及治療體會[J]. 疾病監測與控制,2011,5(8):502-503.
[4] 孫麗. 脫敏方法治療變態反應性鼻炎的臨床護理體會[J]. 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6):51-52.
[5] 常玉蘭,張曉惠,薛燦,等. 變態反應性鼻炎的研究進展[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5,9(12):880-881.
[6] 劉曉華. 探討診療變態反應性鼻炎[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0):62.
[7] 張秋興. 支氣管哮喘與變態反應性鼻炎吸入變應原皮試狀況[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34):4560-4561.
[8] 張會科. 變態反應性鼻炎66例下鼻甲封閉療效觀察[J]. 吉林醫學,2014,35(5):907-908.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2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DONG Yunpeng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Daqing City,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1,China
R765
A
1674-9316(2016)14-0093-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4.062
黑龍江省大慶市中醫醫院耳鼻喉科,黑龍江 大慶 16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