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富華
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防治對策
趙富華
目的 探討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防治對策。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來我院進行健康檢查的220例丙肝患者的問卷調查,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防治對策。結果 經過調查后,引起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險因素包括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易造成皮膚創傷的職業、輸血造成感染、外科手術引起的感染、內窺鏡檢查、母嬰感染,其中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是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和易造成皮膚創傷的職業。結論 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險因素較多而且較為復雜,引起感染率很大,所以要采取正確的防治措施,降低丙肝病毒感染的發生。
丙肝病毒感染;危險因素;防治對策
丙肝病毒的傳染率較高,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丙肝主要以血液傳播為主,然后發展成為肝炎、肝癌等,丙肝病毒的基因序列變異性較強,目前還沒有預防丙肝的疫苗[1]。因此只能減少丙肝病毒的傳染以降低丙肝病毒對人們身體的傷害。本文將2012年1月~2014年1月來我院進行健康檢查的220例丙肝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調查丙肝病毒傳染的危險因素,便于確定防治對策,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來我院進行健康檢查的220例丙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36例,女性84例,年齡25~71歲,平均年齡(34.6±2.8)歲,病程5個月~14年,平均病程(4.2±2.1)年,學歷本科17例、專科23例、高中52例、初中61例、小學6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丙肝的診斷標準,對其傳染的危險因素進行調查分析。
1.2 方法
通過查閱文獻確定丙肝病毒傳染的危險因素,然后對所有患者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引起丙肝病毒傳染的因素有:輸血、母嬰傳染、發生性行為、造成皮膚輕微創傷(紋身、打耳孔)、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手術、共用牙刷、一同進食、治療丙肝患者的醫護人員、易造成皮膚創傷的職業、使用同一個剃須刀等。調查時盡量安排患者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一條件下作答,確保調查的準確性。
1.3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表示,采取χ2檢驗,對比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調查后,引起丙肝病毒傳染的危險因素有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的患者68例(30.91%),易造成皮膚創傷的職業的患者有54例(24.55%),輸血造成感染的患者38例(17.27%),外科手術引起的感染有24例(10.91%),內窺鏡檢查引起的感染有22例(10.0%),母嬰感染的有14例(6.36%),其中引起丙肝病毒感染的最危險的因素是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以及易造成皮膚創傷的職業。
目前,丙肝病毒的感染給人們的健康和生活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需要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2]。本文中研究表明引起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險因素有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易造成皮膚創傷的職業、輸血造成感染、外科手術引起的感染、內窺鏡檢查、母嬰感染,其中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是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易造成皮膚創傷的職業,分別占調查總數的30.91%、24.55%[3]。由于目前還沒有預防丙肝的疫苗,因此要在傳染源杜絕丙肝病毒的傳染。其具體防治對策有:(1)相關部門加強對血液制品的檢測和控制力度,加強對獻血者血液質量的檢測,提醒獻血者到正規獻血站或者是醫院進行獻血。需要紋身或者是打耳孔等有血液傳播的相關單位需要對采用的器械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不得使用相同的剃須刀、牙刷等容易引起出血的個人用品,防止丙肝病毒的傳染[4]。(2)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如共用辦公用品、擁抱、共用勞動工具等,雖然不會引起病毒的傳染,但是在此過程中也要倍加小心。(3)堅決抵制毒品,發現有吸毒人員可立即向相關部門進行舉報,杜絕丙肝病毒的傳染,做文明守法的好公民。(4)對于一些容易造成皮膚創傷的職業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及時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包扎,避免丙肝病毒的感染[5]。(5)相關部門加大對丙肝病毒的預防宣傳,提高人們對丙肝病毒的認識,提升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6)在可能感染丙肝病毒或者已經患有丙肝的患者,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確診和治療,以便控制病情的發展,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可以完全治愈丙肝的。因此,對于丙肝病毒的傳染要在傳染源進行控制,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有效控制丙肝病毒的發展[6]。
綜上所述,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險因素較多而且較為復雜,引起感染率很大,嚴重損傷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要采取正確的防治措施,降低丙肝病毒感染的發生。
[1] 吳傳芳,謝和賓,姚小紅,等.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險因素與控制進展[J]. 中國血液凈化,2015,14(4):234-236.
[2] 陳卿,馮永亮,石璟,等. 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險因素及交互作用[J]. 中華傳染病雜志,2014,32(5):293-298.
[3] 劉雷,張連生,湯恒,等.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 現代預防醫學,2014,41(6):1115-1117.
[4] 郭異凡,馮志偉,劉志萍,等.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學調查及危險因素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6):1452-1454.
[5] 李潔,馬彥民,楊文杰,等. 河南省漢族居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險因素研究[J].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4,48(11):985-989.
[6] 王國見. 淺談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防治對策[J]. 求醫問藥(學術版),2013,11(1):77-78.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f Hepatitis C Virus(HCV)Infection
ZHAO Fuhua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Xipi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umadian He'nan 4639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hepatitis C virus(HCV)infection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for health check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220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sis,to tak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Results After investigation,the cause of hepatitis C virus(HCV)infection risk factors including drug mix syringes,easy to cause skin trauma caused by infection,surgery with professional,blood transfusion infection,endoscopy,mother-to-child infection,one of the main risk factors are drug mixture of syringe and cause skin trauma career. Conclusion A risk factor for hepatitis C virus(HCV)infection is more and more complex,the most likely cause infection,so adopt the right prevention measures,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hepatitis c virus(HCV)infection.
Hepatitis C virus(HCV)infection,Risk factors,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R183
A
1674-9316(2016)15-001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5.011
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中醫院內科,河南 駐馬店 46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