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滅資
2009~2014年南縣血吸蟲病綜合治理項目防治效果
徐滅資
南縣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血吸蟲病綜合治理項目實施6年來,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至2014年,人畜感染率均降至1%以下;無當年發生的急性血吸蟲感染病例;2013~2014年未查到感染性釘螺,全縣達到了血吸蟲病傳播控制標準。
血吸蟲病;防治效果;南縣
湖南省益陽市南縣2008年達到了血吸蟲病疫情控制標準。根據《血吸蟲病綜合治理重點項目規劃綱要》(2009~2015年)要求,為加快血吸蟲病防治工作進程,有效遏制疫情,如期達到血吸蟲病傳播控制標準[1-3],南縣2009~2014年繼續實施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血吸蟲病綜合治理項目,現將項目實施6年來的防治效果總結如下。
1.1 項目覆蓋范圍
項目覆蓋全縣12個疫區鄉(鎮、場)、154個疫區村。
1.2 項目實施
1.2.1 家畜傳染源控制 (1)家畜查病治病:自2008年以來,加強了重點鄉鎮的家畜防治工作,對有螺環境放牧的耕牛、菜牛每年查病1次、化療2次,化療藥物為畜用吡喹酮粉,劑量為黃牛30 mg/kg、水牛25 mg/kg 1次灌服。(2)擴禽壓畜:2010年起在茅草街、三仙湖、中魚口、廠窖、武圣宮和麻河口6個鄉鎮50個村實施牛羊淘汰省部聯動項目。(3)封洲禁牧:2008年以來,在茅草街、三仙湖、中魚口、廠窖、武圣宮和麻河口6個鄉鎮有35處螺洲灘實施全面封洲、重點禁牧。
1.2.2 人群傳染源控制 居民查治病與擴大化療:三類村每2年采用間接血凝試驗(IHA)查病1次,陽性者(IHA≥1:10)糞檢查病并進行治療;四、五類村每3年采用IHA查病1次,陽性者(IHA≥1:10)糞檢查病并進行治療;“五民兩員”及防洪搶險等高危人群每年擴大化療1次。化療均采用吡喹酮60 mg/kg,2日療法。
1.2.3 釘螺控制 (1)查螺與藥物滅螺滅蚴:2009~2014年,易感環境及近2年發生急性血吸蟲感染(急感)病例地方實施“兩查兩滅”。其他有螺環境每年調查1/3的面積。每年汛期還對垸外高危易感環境進行滅蚴。滅螺、滅蚴藥物為氯硝柳胺。(2)環改滅螺;在有螺洲灘進行綜合開發利用,采取墾種滅螺和翻耕套種法進行環改滅螺[4-5]。
1.2.4 資料整理 項目資料按湖南省原始資料和達標資料整理規范要求進行整理并裝訂成冊。
2.1 基本情況
2008年全縣達血吸蟲病疫情控制標準,分別有三類村81個、四類村80個、五類村2個;2014年達到血吸蟲病傳播控制標準,分別有四類村152個、五類村2個。
2.2 項目實施情況
6年來,人群累計查病244 287人次,累計治療36 504人次,累計擴大化療53 112人次。家畜累計查病41 409頭次,化療66 577頭次;累計查螺12 753.176 hm2,滅螺4 964.768 hm2,其中藥物滅螺(含滅蚴)2 901.56 hm2,環改滅螺1 668 hm2。累計淘汰牛2 316頭、羊1 220只。累計環境改造抬洲種植歐美楊2 122公頃;護坡46.8公里;水改旱40公頃;垸內溝渠硬化173.36公里,改造溝渠面積64萬平方米。
2.3 項目實施效果
2.3.1 居民病情變化 推算患者數2009年底為3 897人,2014年為1 993人,減少了48.86%。2009~2010年急感病例分別為3、9例,2011~2014年未發生急血。2009~2014年未出現急血突發疫情。2009~2014年人群感染率分別為%1.31%、1.34%、1.16%、0.95%、0.94%、0.67%,呈逐年下降趨勢,2012~2014年均已降至1%以下。
2.3.2 家畜病情變化 2009~2014年家畜感染率整體上呈下降趨勢,分別為2.09%、2.01%、1.25%、1.31%、0.82%、0.69%。
2.3.3 螺情變化 2009~2014年,有螺面積分別為6 584.64、6 644.69、6 657.38、6 518.84、6 550.88、6 802.23 hm2,2014年較2009年增加了217.59 hm2;釘螺密度分別為0.05、0.04、0.10、0.06、0.07、0.05只/框。2009~2012年垸外洲灘感染性釘螺面積分別為18.40、19.00、48.96、2.00 hm2;感染性釘螺密度分別為0.000 34、0.000 31、0.000 89、0.000 02只/0.1 m2;2013~2014年垸外洲灘未發現感染性釘螺。
項目實施6年來,南縣人、畜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2014年,以行政村為單位,人群感染率、家畜感染率均已降至1%以下,當年未發生急血感染病例,2013、2014連續兩年未查到感染性釘螺,對照國家血吸蟲病傳播控制標準,南縣達到國家血吸蟲病傳播控制標準,提示目前南縣所采取的查滅螺、人群查病化療、健康教育、漁船民防治、淘汰牛羊等以傳染源控制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成效,有效地控制了血吸蟲病疫情。
但不容忽視的是南縣的疫情仍然不穩定。從防治結果來看,雖然南縣活螺密度不高,螺情處于較低水平,且近兩年未發現感染性釘螺,但釘螺孳生存的自然環境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釘螺面積有增加趨勢,這表明南縣疫情仍不穩定,一旦放松防治力度,減少經費投入,疫情極有可能回升。因此,我們仍要繼續切實落實以傳染源控制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加大傳染源控制力度,繼續實施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血吸蟲病綜合治理項目和省部聯動項目,擴禽壓畜,綜合治理有螺外洲,徹底改變釘螺孳生環境,有效壓縮釘螺面積、降低釘螺密度、杜絕感染螺的出現[6-8];同時繼續堅持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要加強對學生的血吸蟲病健康教育,提高其血吸蟲病防治意識,減少其接觸疫水行為,以控制感染,堅決杜絕急性感染。
[1] 蔡凱平,趙正元,李岳生. 湖南省實施血吸蟲病綜合治理項目效果[J].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08,20(6):411-414.
[2] 左繼茂,吳軍生,楊猛賢,等. 南澗縣血吸蟲病綜合治理項目實施效果[J].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1,23(2):113,120.
[3] 楊杏娣,吳榮鳳,肖敏,等. 江蘇揚中市血吸蟲病綜合治理項目效果評價[J]. 熱帶病與寄生蟲學,2011,9(1):34-35.
[4] 李炳桂,李文豹. 鶴慶縣血吸蟲病綜合治理項目實施效果初步分析[J]. 寄生蟲病與感染性疾病,2009,7(4):203-206.
[5] 祝繼英,王承祥,王朝富,等. 血吸蟲病流行村綜合防治策略實施效果與費用-效果評價[J].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3,24(5):10-13.
[6] 朱春霞,王蘭平,胡述光,等. 湖南省岳陽市麻塘垸牛羊血吸蟲病疫情動態調查[J]. 中國獸醫寄生蟲病,2007,15(5):31-34.
[7] 趙小平,胡恒,張森兵,等. 農業綜合治理對血吸蟲病防治的影響[J]. 湖南畜牧獸醫,2015(3):38-40.
[8] 胡本驕,易平,羅志紅,等. 2011年湖南省垸外血吸蟲病易感環境分布現狀調查[J].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3,25(4):396-398.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roject in Nan County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During 2009~2014
XU Miezi Schistosomiasis Prevention Station of Maocao Street in Nan County,Yiyang Hu’nan 413201,China
【Abstract】
County central subsidies to local public health schistosomiasi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project six years,the epidemic has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led,to 2014,both human and animal infection rate below 1%,no acute schistosome infections occurred that year,2013~ 2014 not found in infected snails,the county reached schistosomiasis transmission control standards.
Schistosomiasis,Control effect,Nan county
R184
A
1674-9316(2016)15-0020-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5.012
湖南省益陽市南縣茅草街血吸蟲病預防控制站,湖南 益陽41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