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丹
前列腺增生癥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手術治療
郝 丹
目的 觀察手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了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實驗組給予前列腺摘除手術治療。結果 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8.33%,高于對照組的88.33%(P<0.05)。結論 手術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手術;前列腺增生癥;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癥屬于良性前列腺增生,通過對其病理分析發現,多表現為細胞增多,而并非細胞肥大。前列腺增生癥在50歲以上男性群體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極易合并慢性前列腺炎,加重了患者的治療難度[1],給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本文將會對前列腺增生癥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手術治療方法和效果給予介紹。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20例前列腺增生癥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通過超聲檢查、前列腺液肛門常規檢查、病理檢查最終確診為前列腺增生癥并慢性前列腺炎。將其隨機分成了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中男性60例,年齡在47~75歲,平均(57.3±2.1)歲;實驗組中男性60例,年齡在48~76歲,平均為(57.5±2.0)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種類有抗激素類或激素類藥物、5α受體還原酶抑制劑、α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膽固醇抑制劑等。而實驗組給予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摘除手術治療。基本流程為切開膀胱,將前列腺和三角區暴露出來,然后用電刀在前列腺增生腺體上切開前列腺包膜及膀胱頸黏膜,將食指緩慢的伸入到前列腺部尿道,輕輕的壓向前聯合,這樣便于前連合處的黏膜撕裂,并將葉腺瘤從尿道兩側剜出,其不會對尿道括約肌造成損傷。手術過程中,由于外科包膜與腺體緊密粘連,而且界限不明顯,此時可以將腺體逐塊切除,并對腺體進行檢查,如果不存在殘留可以將濕紗布填塞陷窩,并輕輕壓迫5 min以達到止血效果。止血完成之后,可以用羊腸線縫合膀胱頸黏膜要求縫合至肌層。隨后將陷窩的紗布拉出,陷窩內借助縫扎或電凝止血。通過尿道將F22號氣囊導尿管插入,將導尿管氣囊內充滿30 ml生理鹽水,并拉緊導尿管,同時將膀胱與陷窩隔開,這樣一來可以避免陷窩內血液流入膀胱,并做好膀胱造瘺工作。手術完成之后還需要借助生理鹽水對膀胱進行持續沖洗。
1.3 療效標準
治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或完全消失;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好轉;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未見改善。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借助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研究資料進行統計與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如果P<0.05,則說明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治愈39例,有效20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8.33/%;對照組治愈21例,有效32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88.33/%。實驗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屬于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類型,老年男性群體中比較常見,此類患者常見的臨床癥狀有下尿路梗阻、尿急、尿頻、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病變起源于側葉的腺組織或后尿道黏膜下的中葉、平滑肌組織及結締組織,以中葉和兩側葉增生為主,突入尿道或膀胱內,并對尿道或膀胱頸部造成一定程度的壓迫,從而誘發下尿路梗阻[2]。而臨床上前列腺增生癥并慢性前列腺炎(CP)發病率一般比較低,但慢性前列腺炎會加重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的下尿路癥狀[3],BPH合并CP患者具有前列腺體積更大、下尿路癥狀更明顯等特點[4]。在病理學上,前列腺增生癥又被稱之為前列腺結節狀增生,是前列腺中發病率比較高的瘤樣病變,結節的生長一般是基質與上皮相互作用的結果,從而最終誘發前列腺增生癥。傳統的治療方法一般采用藥物治療,但是治療效果不理想,而且容易誘發一系列的并發癥,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如今,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手術治療是前列腺增生癥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比較理想的方法,臨床效果顯著,術后恢復好[5]。特別對于老年患者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應低、療效確切等優勢[6],該方法可以將纖維化組織完全離斷或充分切除,而且不會對尿道外括約肌造成損傷。同時還需要將膀胱頸部的增生纖維化瘢痕組織完全切除,降低膀胱頸攣縮的發生率。通過手術方法摘除前列腺后,可以有效緩解下尿路梗阻癥狀,但是有可能誘發尿道、膀胱區疼痛,此時通過口服膽堿能受體阻滯劑可以對疼痛癥狀進行有效的緩解。前列腺增生癥合并前列腺炎患者一般存在腺體增生與萎縮癥狀,而且間質內會出現大量纖維結締組織增生,淋巴細胞浸潤,且腺體多數質地較硬,偏小,周圍炎性粘連現象比較嚴重,區分起來比較困難,從而給手術治療帶來一定的難度。
前列腺增生癥并慢性前列腺炎屬于男性泌尿科比較常見的疾病類型,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傳統的藥物治療無法達到預想的治療效果,而手術治療可消除前列腺癥狀,改善尿流率,且具較高安全性,對保障患者遠期生存質量意義顯著[7]。注意探究手術并發癥原因,制定有效的防治對策,有助于提高臨床療效[8]。
[1] 李向齊. 前列腺增生癥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治療方法和療效的探討[J]. 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6):62-63.
[2] 董向明,周光輝. 手術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并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41):56,59.
[3] 秦紅勛.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合并慢性前列腺炎臨床分析[J]. 中國醫療前沿,2013,8(17):53-54.
[4] 黃固山,李云最,張華旦,等.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J]. 中國臨床新醫學,2016,9(4):329-332.
[5] 張俊良,楊學剛,郭勇. 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效果[J]. 中國實用醫刊,2016,43(2):75-76.
[6] 唐天成. 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老年前列腺增生的臨床體會[J]. 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4):17-18.
[7] 尉庚昌. 手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非炎癥性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9):1189-1190.
[8] 孫煒. 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并發癥的原因及防治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2016,14(8):120-121.
Surgical Treatment of Chronic Prostatitis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HAO Dan Department of Urolog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yang Medical College,Nanyang He’nan 47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Methods 12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drug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ostatectomy.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8.33%,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Surgical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peration,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Chronic prostatitis
R696
A
1674-9316(2016)15-0053-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5.030
河南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河南南陽 4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