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蘭 張錦玉
品管圈活動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靜脈置管感染率中的效果觀察
鄭海蘭 張錦玉
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動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靜脈置管感染率中的效果。方法 分析吉林省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延邊醫院)血液透析使用中心靜脈置管的患者實施品管圈活動前后中心靜脈置管感染率。結果 品管圈活動后中心靜脈置管感染發生率為3.54%,低于活動前的10.61%(P<0.05)。結論 通過品管圈活動分析中心靜脈置管感染的主要原因并進行針對性改善,可降低導管感染率。
品管圈活動;血液透析;中心靜脈置管感染
品管圈是為解決工作崗位中的問題,自發組成團體,分工合作,利用品管圈工具分析、解決關鍵性問題,以達到工作目標。2015年1月3日,吉林省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延邊醫院)成立“生命線圈”,取得一定效果,報告如下。
1.1 品管圈活動組
共12名醫務人員自愿加入,年齡在26~50歲,選出1名圈長、1名輔導員,1名圈秘書。職稱:主治醫師3名,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4名,主管護師3名,學歷:學士2名,碩士3名,博士7名。品管圈活動時間為2015年1~7月。
1.2 一般資料
選取113例2014年11月~2015年1月在延邊醫院進行血液透析使用中心靜脈置管的患者(活動前),平均年齡(45.9±3.8)歲;選取113例2015年6~8月在延邊醫院進行血液透析使用中心靜脈置管的患者(活動后),平均年齡(45.5±3.7)歲。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3 方法
品管圈活動主要包括組織團隊、主題選定、活動計劃擬定、現狀把握、解析與對策擬定、對策實施與檢討、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與改進10項基本步驟,根據步驟進行實施[1]。
1.3.1 確定品管圈成員并選定主題 本圈由12名人員參與,使用投票方式選出圈名為生命線圈,并確定圈徽。將實際工作中的問題作為備選主題,并填寫主題選定評價表,從上級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及圈能力4個方面評分[2],確定本次活動主題為“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靜脈置管感染率”。
1.3.2 現狀把握 收集2014年11月~2015年1月靜脈導管感染發生情況,共113例血液透析患者行中心靜脈置管,導管感染12例(10.61%)。血液透析室環境4例、醫護無菌操作不當3例、患者自身護理不佳3例、帶教老師資質不齊1例、患者依從性差1例。通過數據分析處理,制作改善前柏拉圖,設定目標值[3]。
1.3.3 目標設定 將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靜脈置管感染率由現有的10.61%降至4.49%。目標值設定理由為[4]:擬定圈能力值為70%,目標值=現況值-(現況值×累計百分比×圈能力)=10.61%-(10.61%×83.34%×70%)=4.49%。
1.3.4 對策擬定與實施 利用魚骨圖、真因分析—因果關聯圖、因果關聯分析圖冰山圖等尋找問題存在原因,利用對策擬定評定表確定實施策略[5-6]。針對醫務人員無菌操作不規范、業務能力參差不齊,且不能及時發現患者置管出現皮膚改變等及各職能部門監督檢查力度不夠,無相應考核標準等,提高醫生、護士的無菌觀念,隔天處理1次頸內靜脈置管,每天都需處理股靜脈置管,增加科室內的業務學習,定期進行血液透析無菌操作等考核及培訓,嚴格按照血液透析中心管理規程工作,嚴格執行血液透空氣消毒衛生管理標準,定期檢測透析液的細菌等檢查[7]。
1.4 統計學方法
根據SSP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13例2015年3~5月在延邊醫院進行血液透析使用中心靜脈置管的患者,4例發生導管感染,中心靜脈置管感染發生率為3.54%,低于10.61%(χ2=4.31,P=0.038),且低于預期目標值4.49%。
導管感染為血液透析患者重要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針對中心靜脈導管進行品管圈活動,分析導管感染主要原因并進行針對性改善,對于醫療護理人員責任心差、醫療護理行為不規范及各職能部門監督檢查力度不夠等缺陷,加強無菌觀念并強化業務培訓,進行深入健康教育[2],定期進行考核及培訓工作,明確管理制度,嚴格執行血液透析時間間隔內的管理。
本次研究通過加強醫務人員無菌操作意識并加強培訓工作等措施后,中心靜脈導管總感染率由10.61%降至3.54%,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以,通過品管圈活動分析中心靜脈置管感染的主要原因并進行針對性改善,品管圈活動在降低導管感染率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1] 潘燕. 品管圈活動在降低ICU中心靜脈置管患者非計劃性拔管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5):11-14.
[2] 王蓉花,馬遜,朱亞梅. 品管圈活動在降低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發生率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9):130-131.
[3] 何瑜,鐘冬勝,肖健,等. 品管圈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非計劃性拔管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四川醫學,2015,36(8):1190-1192.
[4] 張新蕾,宋娟,李媛. 品管圈活動在降低PICC置管術后導管感染率中的應用[J]. 中華災害救援醫學,2015,3(2):83-86.
[5] 周蓓. 品管圈在降低ICU中心靜脈置管非計劃性拔管中的應用[J]. 中華全科醫學,2015,13(9):1537-1540.
[6] 胡君娥,宋健. 品管圈活動在降低患者PICC帶管并發癥發生率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導報,2015,12(35):126-131.
[7] 盛彩虹,秦緒瓊. 品管圈活動在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23):179-180.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on Reducing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fection Rate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ZHENG Hailan ZHANG Jinyu Nephrology Department,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bian University,Yanji Jilin 13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reducing the rate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fect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We analyzed the infection rate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before and after hemodialysis in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using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bian university.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fection was 3.54%,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10.61% before the activity. Conclus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causes of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fection and targeted improvement,the catheter infection rate can be reduced.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Hemodialysis,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fection
R631
A
1674-9316(2016)15-0184-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5.111
吉林省延邊大學附屬醫院腎病科,吉林 延吉 133000
張錦玉,E-mail:985687451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