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 翼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81)
對提高聲樂專業學生聲樂演唱能力的探討
虎 翼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81)
在當代聲樂專業教學過程中,如何提升學生聲樂演唱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積極思與探索的問題。聲樂演唱能力是聲樂專業學生學習必須牢固掌握的內容,其聲樂演唱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畢業之后就業以及自身藝術發展。以下,本文首先對聲樂演唱能力進行了簡單分析,并對如何提高聲樂專業學生聲樂演唱能力提出了探討,希望為更好的推動聲樂專業教學發展提供一定參考作用。
聲樂專業;聲樂演唱能力;學生;教師
聲樂表演中,聲樂技巧對于表演者的情感表達能力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可以有效陶冶演唱者的情懷。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演唱者通過演唱技巧的運用,將一些具有美感以及內涵的藝術要素進行充分展現,使聽眾感受到演唱的魅力,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演唱過程中,要注意將歌詞發音清楚的演唱,才能將歌曲情感更好的表達出來,實現聽眾與演唱者的交流,達到藝術上的共鳴。
(一)鞏固基本功
在聲樂專業教學中,調整氣息是聲樂的入門課程。如何打好聲樂基礎,實現氣息調整,是提高學生聲樂演唱能力的基本條件。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打好結實的地基,才能建出穩固的大廈。同樣,在聲樂專業教學中,幫助學生正確的調整氣息,鞏固基本功,是聲樂專業學生聲樂演唱能力的基礎。調整氣息,即是對呼吸的掌握,要在演唱中對吸氣與呼氣達到自如的狀態,在演唱過程中,通過對氣息的調整,學生才不會因為氣息不調而出錯,掌握好呼吸的頻率,更好的掌握歌唱中的小技巧,增加聲樂演唱能力。作為教師,要指導聲樂專業學生,以持久的耐心,通過一點一點的訓練與摸索,鞏固聲樂入門基本功。
現階段,我國有許多種聲樂唱法,在這些唱法的表演中,氣息都是非常重要部分。為了幫助聲樂專業學生充分的掌握這一基本功,教師要關注學生氣息的訓練,要求學生身心放松,在放松的狀態下,進行氣息調整。同時強調,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演唱者的呼吸方式,頻率都與我們日常呼吸不同,在氣息訓練過程中,要訓練學生,不能遵循日常的呼吸方式進行呼吸,而要運用自己的小腹以及腰部進行吸氣,根據音樂節奏進行靈活的變動。此外,訓練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可以通過在鼻子上貼一張紙進行吸氣與呼氣訓練,還可以通過打哈欠方式,對學生的氣息掌握能力進行訓練。同時,還可以要求聲樂專業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尋找最適應自己學習情況的方法進行訓練。總之,對聲樂專業學生來說,鞏固基本功,學會調養氣息,加強自身對氣息的掌握,是提高聲樂演唱能力的重要環節。
(二)對發音進行提高
一個完美的嗓音才能演繹出一首優秀的聲樂作品。在聲樂專業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發出動聽的聲音,這就需要教師關注對學生進行發音教學,提高學生發音技巧。對于聲樂專業學生發音的提高,應當關注以下兩個重要的部位:喉嚨與口型。通過將喉嚨與口型的完美搭配,可以達到非常優質的演唱效果。在聲業專業教學,開展發音訓練時,要指導學生在嘴巴張開的同時,充分展開喉嚨。許多學生在實際發音訓練時,都片面關注于口型的張開,而沒有意識將喉嚨打開對于發音的作用。此外,在發音訓練過程中,有許多細節部分,學生也經常沒有關注,對細節的忽略極大的影響了訓練效果,如對喉嚨發音與鼻音的區分等,在此就這一一說明了。需要注意的是,學習發音的過程非常枯燥乏味,需要聲樂專業學生以充分的耐心,對自己的舌頭﹑口型掌握能力進行反復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要關注舌頭狀態的穩定,保持口型的端正,開成像橋梁彎曲的形狀,以滿足發音條件。在發音訓練中,還要指導學生,將氣息穩定在丹田,使喉嚨發出的聲音足夠響亮。
(三)保障身體的協調
聲樂演唱過程,要保障發音的優美,感情的充沛,需要身體各個部位進行整體配合。就像一個木桶,要想裝滿水,需要每一塊木板都發揮作用,如果其中一塊木板缺失,桶子就不可能裝滿水。同樣,在聲樂表演中,要表現出優秀的演唱能力,需要運用身體的每個器官,保障身體的協調,實現最優的演唱效果。在我們喉嚨的最前方,是白色的聲帶,是釋放聲音的重要器官,要實現聲音的完善釋放,需要體內軟骨以及肌肉組織拉動聲帶,從而發出聲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進行吸氣呼氣運動時,聲帶也會隨著聲門的展開呈現出分離的狀態,發出聲音時,聲帶處于關閉狀態,與開關門類似。在聲樂專業教學中,教師要意識到身體協調對于聲樂演唱能力的積極意義,引導學生開展身體器官的協調訓練,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強化語言練習
在聲樂演唱中,咬字的清晰與否也直影響到演唱的水平。因此,對于聲樂專業學生而言,一定要掌握好準確的語言發音,確保咬字是清晰的圓潤的,如此演唱出來的作品才能更好的被人們所理解,將聽眾引入演唱的情境之中。在聲樂專業教學中,要反復的進行語言訓練,達到字正腔圓的發音效果,如此,才能更好的提高聲樂演唱能力,將歌曲意境表現出來。具體來說,首先,要從咬字吐字上進行切入。針對歌唱語言旋律性的特點,掌握一定的歌唱語言特點及規律,把字讀準,將歌詞清晰的演唱出來,從而使觀眾產生共鳴。此外,在聲樂專業教學時,利用課堂教學時間,開展歌詞朗誦,以歌詞內容為切入點,尋找重點,邏輯重音,心理停頓等語言表現元素,將歌曲思想感情表現出來。同時,結合共鳴,使聲音更加豐富,幫助學生掌握歌詞大意同時,訓練咬字吐字基本功,為聲樂演唱能力的提高發揮積極的作用。
聲樂教學是一個不斷實踐與探索的過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技巧性。在聲樂專業教學過程中,僅僅通過理論知識的講述,很難對學生聲樂演唱能力進行提升。每位學生都存在個體差異,嗓音條件﹑氣質﹑演唱風格都獨具特點,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育工作者應當采用創新的教育觀點,不斷實踐創新指導教學方法,為實現學生聲樂演唱能力的提升發揮積極作用。
[1]劉海燕.聲樂專業學生演唱能力多元化培養的教學改革與實踐初探[J].歌海,2012,(03):99-101.
[2]劉湘林.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聲樂演唱能力培養策略分析[J].藝術研究,2014,(03):152-153.
[3]楊慶斌.聲樂專業學生演唱能力多元化培養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北方音樂,2015,(19):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