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銘 袁也豐 董香麗 盧和麗 鄒 卿 何 璐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身醫學科,江西 南昌 330006)
團體音樂治療對社區老年人睡眠質量的干預效果
孫偉銘 袁也豐 董香麗 盧和麗1鄒 卿 何 璐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身醫學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目的 探討團體音樂治療對社區老年人睡眠狀況的影響。方法 對南昌市某社區老年人進行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和一般情況的測評,隨機選取100例老年人分為觀察組和干預組。觀察組進行常規睡眠促進宣教,干預組在觀察組基礎上開展團體音樂治療,干預2個月后再次測評與分析。結果 干預前兩組PSQI評分和睡眠問題檢出率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團體音樂治療2個月后,除睡眠藥物維度外,干預組PSQI評分和睡眠問題檢出率均顯著低于干預前和觀察組(P<0.05);觀察組評分變化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團體音樂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社區老年人的睡眠質量。
團體音樂治療;睡眠狀況
睡眠質量下降或睡眠障礙會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低下、誘發軀體疾病、增加心理負擔〔1〕。當前,對年人睡眠問題的評估與治療多針對睡眠障礙患者,對社區中的亞臨床狀態老年人關注較少〔2〕,以往研究〔3,4〕表明早期睡眠干預可以有效預防和緩解老年人睡眠障礙的發生與發展。本研究觀察團體音樂治療方案對社區老年人的睡眠狀況的干預效果。
1.1 一般資料 2014年3~7月選取南昌市某社區60歲以上常態老年人100名,納入標準:①知情同意;②定居于所調研社區中;③能有效溝通交流;④日常生活能力良好;⑤未接受精神類藥物治療。排除標準:①嚴重軀體障礙者;②既往有精神或神經疾病史;③存在嚴重的內科疾病;④癡呆者;⑤日常生活能力異常者;⑥睡眠障礙患者。按編碼奇偶性分為觀察組和干預組。觀察組52人,男24人,女28人;平均年齡(66.71±3.56)歲;在婚33人,不在婚19人;小學及以下25人,中學18人,中專及以上9人;愛好音樂者19人,對音樂不感興趣者33人。干預組48人,男23人,女25人;平均年齡(67.16±3.64)歲;在婚26人,不在婚22人;小學及以下23人,中學19人,中專及以上6人;愛好音樂者17人,對音樂不感興趣者31人。兩組一般情況較好且各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工具 ①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5〕適用于睡眠障礙患者和正常人群睡眠質量的評估。含19個自評和5個他評條目,其中第19個自評條目和5個他評條目不參與計分。包括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困難、睡眠藥物、日間功能等7個維度。每項按0~3級計分,總分為0~21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質量越差。以PSQI總分≤7分為正常睡眠,>7分為有睡眠問題。②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受測者的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對音樂的愛好等一般資料。
1.3 治療設施及具體操作 在社區老年活動中心選取空氣清新、光線柔和的房間作為宣教教室和團體音樂治療室,治療室內備有舒適的座椅和打擊樂器小鼓。(1)觀察組:通過觀看健康教育視頻和宣傳冊進行常規的睡眠促進宣教。每月2次,30 min/次,共4次。包括: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睡前放松、不易心情激動、睡前如廁、睡前少喝水、上床時間不過分拘泥、溫水泡腳、回避應激源、保持良好的睡眠環境等內容。(2)干預組:在觀察組的基礎上實施團體音樂治療。治療2次/w,40 min/次,共治療8 w。治療過程包括:①根據對團隊成員的基本狀況的分析,選擇合適的音樂材料,建立音樂媒體庫〔6〕,主要包括:中西方古典音樂及名曲、大自然系列輕音樂、六七十年代耳熟能詳的歌曲為主。制定初級接受式水平的音樂材料,打擊樂器選取可以盡快掌握簡單打擊動作的小鼓。②引導性音樂聆聽與諮商,讓研究對象形容自己目前與睡眠相關的情緒感受,選擇能抒發自己目前情緒的音樂和能促進正向聯想的音樂,幫助研究對象制定想要進行的個人議題。伴隨選擇的音樂,鼓勵研究對象談論對音樂的理解和被音樂所激發的感受及想法,認真觀察研究對象聆聽音樂引起的生理心理體驗,引導鼓勵他們做出詮釋并與其他組員交流互動。③治療性音樂即興創作,治療活動前設計出簡單的音樂即興創作框架,教會他們簡單地的小鼓打擊節拍,再進一步依據簡單的音樂材料引導患者進行即興創作,學會使用小鼓表達與睡眠相關的感受并學會發泄不良情緒。即興創作后讓組員之間相互交流自身體驗,在安心的環境下釋放緊張焦慮情緒。④音樂與放松,讓研究對象身體處于放松狀態,播放柔和、流暢、生動向上的音樂,并在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漸進式肌肉放松,使研究對象置身于輕松安寧的意境中,慢慢達到心理上和生理上的雙重放松。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t,χ2檢驗。
2.1 兩組干預前后睡眠問題存在比例 干預前,干預組和觀察組睡眠問題檢出率分別為50.00%(24例)和51.92%(27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36,P=0.850)。干預2個月后,干預組睡眠問題檢出為27.08%(13例)顯著低于觀察組〔46.15%(24例);χ2=3.894,P=0.048〕。
2.2 兩組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PSQI總分和各維度得分均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干預組除睡眠藥物維度外,總分和其余各維度評分均低于干預前和觀察組(P<0.05,P<0.01)。觀察組總分和各維度評分干預前后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項目 觀察組(n=52) 干預組(n=48) 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PSQI總分7 24±3 267 15±3 147 32±3 335 28±3 292)4)主觀睡眠質量1 32±0 561 30±0 531 36±0 610 89±0 532)4)入睡時間1 43±1 221 36±1 231 40±1 260 86±1 051)3)睡眠時間1 29±1 091 26±1 121 33±1 110 84±1 031)3)睡眠效率1 42±1 191 41±1 161 50±1 080 85±1 142)4)睡眠困難0 86±0 500 79±0 450 84±0 470 62±0 281)4)睡眠藥物0 32±0 620 29±0 580 30±0 450 16±0 56日間功能1 02±0 640 98±0 610 99±0 620 68±0 382)4)
與干預前比較:1)P<0.05,2)P<0.01;與觀察組比較:3)P<0.05,4)P<0.01
音樂可以調動老年人的積極性,減少影響睡眠的沮喪、抑郁、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激發利于睡眠的良性情緒和積極的心理體驗,調節中樞神經和刺激大難皮層起到催眠的效果,對提高睡眠質量改善睡眠狀況有重要意義。音樂強有力的聽覺刺激和多重感覺體驗可以長時間使老年人保持注意力,且多伴隨著愉悅感進行〔7〕。不同節奏的音樂可以激發治療者不同的記憶和情感,引導性聆聽可激發老年人體驗以往和當下的情感〔8〕。選擇大自然系列音樂通過引導老年人想象大自然的情景,減輕消極的生理心理體驗,消除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縮短入睡時間,緩解睡眠困難。治療性即興創作中教會老年人簡單的打擊動作,可實現抒發情緒、發泄不良情緒,實現協調心身的目的〔9〕。音樂中存在不同的節奏,身體也存在不同的生理節奏,如心跳、呼吸、想象等,在音樂與放松的治療中選擇配合的音樂 就可以實現調節生理節律的效果。音樂放松療法可通過規律的頻率變化,作用于大腦皮層并對丘腦下部、邊緣系統產生效應,以調節激素分泌,從而改變人的情緒體驗和身體功能狀態〔10〕。舒緩、穩定的音樂不僅具有放松作用,還具有鎮靜作用。此外,音樂放松療法可以讓受試者置身于輕松柔美的音樂中,并在引導詞的帶領下使患者在心理上產生聯想,在優美、舒緩、柔和的藝術享受中進入心曠神怡的意境,進而轉移注意力、緩解和調整不良情緒,改善睡眠。
1 劉海娟,陳長香,郝習君.老年人睡眠障礙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5):2198-200.
2 王 平,曾 慧.老年人睡眠障礙的研究現狀〔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6(36):4454-6.
3 Wang CF,Sun YL,Zang HX.Music therapy improves sleep quality in acute and chronic sleep disorders:a meta-analysis of 10 randomized studies〔J〕.Int J Nursing Stud,2014;51(1):51-62.
4 Chan MF,Chan EA,Mok E.Effects of music on depression and sleep quality in elderly people: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Comp Ther Med,2010;18(3):150-9.
5 王向東,王希林,馬 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371-8.
6 許繼宗,李月明.音樂治療曲目序列組成原則嘗試及實驗觀察〔J〕.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2;(1):108-11.
7 張 婧,許昌泰.音樂治療機制及其應用研究現狀〔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2;28(6):788-91.
8 高 天.接受式音樂治療方法〔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78-81.
9 Huang HW,Huang CB,Chang YH,etal.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therapy and sleep quality in old patients〔J〕.Int J Evid Based Healthc,2012;10(3):259.
10 De Niet G,Tiemens B,Lendemeijer B,etal.Music-assisted relaxation to improve sleep quality:meta-analysis〔J〕.J Adv Nursing,2009;65(7):1356-64.
〔2015-10-12修回〕
(編輯 苑云杰/杜 娟)
江西省科技計劃項目(No.20132BBG70069);江西省衛生廳重大科技項目(No.20094003)
袁也豐(1956-),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心理衛生預防和保健研究。
孫偉銘(1989-),男,碩士,主要從事康復心理學研究。
R473.74
A
1005-9202(2016)24-6270-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4.108
1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身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