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穎
宿州學院音樂學院,安徽宿州,234000
鋼琴演奏中適度原則的美學思考
邢 穎
宿州學院音樂學院,安徽宿州,234000
適度原則是鋼琴演奏中應當遵循的美學主旨,關乎演奏水平的體現、作品內容的表達及藝術特征的展現。通過從美學和藝術層面分析“尺度”的價值,結合鋼琴演奏的具體特性,分析了適度原則在鋼琴演奏音樂表現中的價值和意義,以期引起學界對鋼琴演奏中的適度原則加以關注,共同研究鋼琴演奏,從而促進鋼琴演奏藝術的發展,進一步豐富鋼琴演奏藝術的美學研究。
鋼琴演奏;音樂表現;適度原則;美學
對音樂演奏而言,適度原則是音樂創作和表演的要求,即在適宜的時間、地點,采取合理方式將所要表達的內容展示出來。鋼琴藝術表演的魅力主要在于獨特而又有創造性的演奏,以實現樂曲與聽眾間的融合,從而構建新的“視界交融”。因此,在鋼琴演奏中,應遵循適度原則,體現二度創作中的價值[1]。鑒于適度原則在鋼琴演奏中的重要作用,學界從作曲、演奏和技巧等方面對適度原則進行了研究,但鮮見從美學視角探討鋼琴演奏中的適度原則[2-3],為此,本文在這方面作初步嘗試。
2.1 鋼琴演奏中適度原則的內涵
鋼琴演奏音樂表現適度原則的實質是從標準層面上對音樂演奏主題進行升華,讓觀眾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情感。不過,學界對適度的標準有兩種意見:一是認為人的內心是復雜的,音樂表現是不斷變化的、不穩定的,很難用既定的標準加以評價;二是認為音樂美不存在絕對性標準[4],只有相對標準。這種相對標準可以通過研究掌握其中的規律性,一方面體現音樂美的標準存在變化,另一方面存在一定的可預知性和預測性,能被人們認知甚至掌握。音樂表現的適度原則與通常所說的“尺度把握”基本接近。這里的尺度是指鋼琴演奏音樂表現適度原則的一種理論和實踐基礎。
2.2 美學視域下適度原則詮釋
哲學視域下的“尺度”是一個綜合性概念,通常有兩個層面的解釋:一是美學層面[5],二是藝術層面。在美學層面上,尺度是指表現對象所具備的規定、穩定與完整的辯證法范疇,在此不作詳述。在藝術層面上,尺度實質上是藝術作品中藝術性具備的數量特征。黑格爾哲學認為尺度直接作用于質量的數量。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質也會發生改變。在實踐活動中,尺度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一個藝術作品最終的質量可以通過數量方面的和諧與有序發生改變[6-7]。亞里士多德曾指出美是從條理與尺寸中應運而生。不論是過小的事物,還是過大的事物,都不能稱之為完美,因為這些事物沒有完整性與統一性[8]。由此可知,對尺度的掌握成為美的核心,直接影響美的表現。尺度需要根據藝術作品對應的形式要素進行體現,同時藝術家還要針對不足的地方進行潤色,并除去“浮華”的部分,因此必須遵循適度原則。
尺度作為一種標準,是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基于這一觀點,尺度產生了兩層含義:標準層面的含義以及哲學層面的含義“度”。
3.1 鋼琴演奏“度”的標準
音樂家羅伯特·舒曼認為,無論身處什么領域,在體現該領域基礎發展的過程中,都無法與音樂展現的難度相比[9]。鋼琴演奏也是如此,其適度原則很難解釋,主要原因是鋼琴演奏的主體性操作極強,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如同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不同的演奏者因個性差異,其音樂表現也存在差異,故有人對鋼琴演奏標準提出質疑。
在卡迪爾等學者眼中,標準具備較強的不確定性[10]。對鋼琴演奏而言,聽眾的判斷也存在較大的差距,所以說美沒有固定的標準。換句話說,卡迪爾理論的本質是從理性、客觀的角度出發,但該理論是否正確,還缺少證據證明。卡迪爾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他發現了感性與理性的對立面,提出了較為絕對的觀念,即美沒有固定尺度,不能直接達成共識。但卻沒有考慮到上述矛盾能否統一,所以最后的結論還值得商榷。布若茲等提出,每一種能令人愉快的事物,必然有部分法則[11]。隨著時間的推移,馬克思主義哲學運用辯證的觀點,強調美的多變性與客觀性,當然這種多變性存在一定規則的約束,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在某方面存在缺點(人不可能沒有缺點),但只要這些缺點沒有達到一個特定的程度,那么從整體上看,這個人還有很多優點,是好的,鋼琴演奏同樣如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鋼琴演奏不存在絕對標準,但相對穩定性的演奏標準是有規律可循的,如鋼琴教學、考試和比賽均可采用這種相對標準來評判。
3.2 鋼琴演奏中“度”的把握
當出現了客觀意義上的演奏標準后,音樂表現過程中分寸感“度”的把握就成為最需要關注的內容。作為哲學中一個具備臨界意義的概念,“度”指的是事物從量變向質變轉化的過程,同時也是這個活動中的重要衡量標準。當“度”的變化在一定范圍內時,事物是不會發生本質性改變的;不過若這種變化已經不在“度”的認可之內時,事物的本質就開始發展變化。鋼琴演奏的音樂表現同樣如此。尺度作為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在數量方面存在重要意義,可以直接看作是量的一種積累。這一累計過程是正方向的,但也有可能會是負方向的,不過無論哪一方面積累過多,都在可控范圍之外,對鋼琴演奏的本質產生影響,而這種影響的差異性就是在于“度”的把握。
對于自然界的度而言,事物的生長、發展過程都是客觀性的,這一特性決定了事物的本質不會發生變化。在音樂領域,音樂表現適度原則的度同樣存在客觀性。兩者的差異性在于前者的度存在精準性,如絕對零度是對應、精確的值,當溫度達到這一值時,物體會結冰,若未達到,則就不會結冰,這就是自然屬性。不過在社會科學之中,度有一定的現實性,因人為因素的影響而發生主觀性變化,同時不具備規則性。綜上所述,當音樂表現的度達到一個平衡狀態時,音樂表現就處于最佳狀態。
3.3 力度與速度在適度原則中的美學體現
就音樂作品而言,所謂的尺度,其實就是音樂作品在產生過程中存在的表現形式,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數量性特征。而尺度作為其中一個較為重要的衡量標準,其藝術性對鋼琴演奏過程中的分寸感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也占居極為重要的地位[7]。

圖1 貝多芬《c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
貝多芬的音樂作品充滿了戲劇性,作曲家為了渲染氣氛,注重音量的對比,要求鋼琴的音色更加明亮飽滿,因此,力度標記符號非常豐富,這些明顯的力度對比增強了貝多芬音樂作品的矛盾沖突性。
如圖1所示,在《C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引子的開始部分,貝多芬用fp迅速完成力度轉換,并在其后的短小片段中發出哀嘆,這樣大幅度的力度變化需要演奏者具備良好的爆發力和控制力。它要求演奏者動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將悲劇性效果發揮到極致。這種演奏所產生的音樂美感與尺度的把握存在直接關聯,使鋼琴譜具備了生命力[10]。
分寸感中的美是以條理與尺度相關聯的,渺小或龐大的事物與美都存在較大的差距,原因是它們偏離了美的完整性和同一性。因此,尺度是分寸感美產生的一個必要條件,與聽眾希望得到的美存在直接關聯。鋼琴藝術家的尺度感極為重要,在創作過程中能促使作品更加完整甚至完美。
如圖2所示,在黎英海的鋼琴改編曲《夕陽簫鼓》中的引子部分,在作品速度的處理上,采用散板,沒有規定的速度,憑演奏者自身把握。這就要求演奏者從現代聽眾的審美意識出發, 突出主要的對比要素,注重音樂思維的邏輯性,表現出現代的審美意識。同時,此曲形象地模仿了中國民族鼓、簫、箏、琵琶等樂器的音色特點,很好地掌控了音樂的速度與力度變化,展現出了中國鋼琴作品的音樂風格。

圖2 黎英海《夕陽簫鼓》
以上運用尺度概念討論了鋼琴演奏的適度原則,并以實例從美學層面和技術層面加以分析,希望能引起學界對鋼琴演奏中的適度原則加以關注,共同研究鋼琴表演,從而促進表演藝術的發展。鋼琴演奏作為一種復雜性的藝術,需要人們不斷發展探索、實踐,每一位鋼琴演奏者應在音樂表現中把握好尺度,并把它看作是切合作品的一種客觀精神和演奏者自身氣質的融合,并使這種融合達到平衡,從而使音樂表演達到最佳狀態。因此,演奏者在鋼琴演奏實踐中要不斷體驗適度原則在鋼琴演奏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指導自己的實踐,不斷累積,最終達到有效地把掌控鋼琴演奏中的“度”,讓鋼琴演奏散發出應有的藝術魅力。
[1]代百生.何謂鋼琴音樂的“中國風格”:從文化的視角研究中國鋼琴音樂[J].中國音樂學,2015(3):34-39
[2]劉暢.鋼琴演奏音樂表現的分寸感之哲學、美學思考[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1):79-84
[3]梁米婭.鋼琴表演中審美意識的適度把握問題探析[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7,28(1):89-92
[4]周倩.愛德華.李普曼《哲學與音樂美學》譯介及其音樂美學思想初探[J].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2(3):55-59
[5]鮑蕙蕎.只有對事業熱愛,才能永遠有所創造:青年鋼琴家郎朗訪談錄:下[J].鋼琴藝術,2016(9):9-13
[6]任莉娜.基于音樂美學角度下對音樂藝術形式及內容的幾點思考[J].北方音樂,2016(2):102-105
[7]朱賢杰.“貝多芬可不是節拍機”:就作品106號速度問題與楊燕迪商榷[J].鋼琴藝術,2015(9):65-68
[8]孫泳紅.大學教育與社會發展論[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05(9): 69-71
[9]陳雪.論音樂美學對音樂表演實踐的現實意義[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5):44-47
[10]展寧.傳播學哥倫比亞學派考論[J].浙江大學學報,2014(5): 70-75
[11]趙菲菲.恰如其分才是美:談鋼琴演奏中分寸感的把握[J].池州學院學報,2016(2):112-118
[12]李莉.淺析鋼琴演奏教學中結構感如何培養[J].藝術科技,2014(2):312
(責任編輯:胡永近)
10.3969/j.issn.1673-2006.2016.12.020
2016-10-09
宿州學院質量工程項目“應用型本科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索與構建研究”(SZXYJYXM201404);安徽省質量工程項目“應用型本科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索與構建研究”(2014JYXM381)。
邢穎(1982-),女,安徽宿州人,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鋼琴演奏。
J61
A
1673-2006(2016)12-00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