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華
湖南獨立學院大學體育與健康課開課情況調查
李慧華
獨立學院已成為中國國民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承擔著重要的教育教學任務。本文主要就湖南地區15所獨立學院的大學體育與健康課題開課情況進行調查,運用資料查閱、問卷調查、院校考察與數理統計等多種方法完成調查分析。結果表明:體育課程基本設置為大一、大二階段,傳統體育項目均有涉及,部分院校積極開展了教學改革與課程創新,師資配置與教學設備等資源仍緊缺,因而各獨立學院仍需要因地制宜,加強課程建設。
獨立學院 體育與健康 開課現狀
獨立學院是我國政府主導下由普通本科高校結合社會力量開辦的高等教育機構,作為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擁有全新的教育機制和模式。獨立學院的設立確保了我國高等教育資源的擴大,為國民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承擔著重要的教育教學任務。因獨立學院與普通高校有所不同,所以應該結合自身發展特點開設專業課程。現階段,獨立學院應在加強學生專業知識教育的同時加強學生的體育與健康教育,開設大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十分必要。因此,針對獨立學院的大學體育與健康課開課現狀進行調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選擇湖南省內15所獨立學院作為研究對象。首先通過文獻資料查閱,掌握當前與課題相關的獨立學院課程開設情況,積極搜集整理體育與健康課程教育教學理論,為論文提供理論支撐。其次,在所有院校之間開展問卷調查,設計效度與信度可行的問卷內容。制作發放學生問卷1500份,回收1452份,回收率96.5%,其中有效問卷為1420份,有效率為97.8%;發放教師問卷120份,回收112份,回收率為93.3%,其中有效問卷為104份,有效率為92.9%。同時筆者積極走訪不同院校,就教學規模、課程設置、開課情況、師資情況、設備資源等進行了實地考察。最后,采用必要的數據統計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數據處理分析。
(一)湖南獨立學院的體育與健康課程設置現狀
2002年,印發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明確規定:普通高校應對一、二年級開設體育課程,并按四學期144學時作課程設置安排。本次調查的15所獨立學院全部采用此課程設置模式。而且,受獨立學院靈活化辦學機制影響,很多院校都對大學體育與健康課程設置進行了變動。例如,湖南理工學院南湖學院采用大一到大二自由選擇體育選項課,大三選修體育課的方式,增加了學生選課自主選擇性,將學時學分的修滿周期拉長。當然,也有一些學院考慮到大三、大四學生同樣需要接受體育與健康教育,往往在完成大一、大二必修課程后,鼓勵創辦體育類型社團,讓愛好體育運動的學生仍有發展空間,或者通過參與各項體育類活動等,從而形成比較完善的課程體系。其中,不乏有堅持創新者。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開設了有湖南特色的高腳馬課程;湖南中醫藥大學湘杏學院根據自身辦學特色開設了八段錦、易筋經民族養生課程;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的體育教研室已經更名為健康教研室,大學體育課程將融入養生和心理學等課程,進行全方位改革。15所學院中開設民族傳統項目最多的是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同時也是課程項目開設最多、最豐富的學院。
通過體育必修課外加選修、養生等輔助課程的設置模式,能夠確保學生獲得足夠的運動鍛煉,增強身體素質。在滿足國家教育要求的同時,又能為不同的學生提供更有利的發展空間。從調查數據上可以看出,所有獨立學院都采用在大一、大二階段開展體育必修的模式,少數院校開辦特色選修與健康保健課程,整體上仍有調整和上升空間。
(二)體育與健康教學的班級組織現狀
表1調查統計顯示,因為獨立學院在課程設置方面的特殊性,同一所獨立學院在體育課班級組織方面采用了多種方式,有少數獨立學院還存在采用自然班授課的形式,不過僅在大一第一學期堅持自然班授課,這樣的模式雖略顯陳舊,同時在時間、內容、制度方面多存在強制性。學生參與學習并不一定是從興趣愛好出發,不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配合,但有助于加強班級凝聚力。有的課程是根據學生的性別和興趣組織的,有的是打破專業、性別、年級,純粹按照興趣愛好組織的,大一選擇的課程到大二依然可以選擇,然而授課的內容卻沒有變化,就此看來,湖南獨立學院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方面的改革力度還需加強,要重視結合學生實際,以生為本開展課程建設。但所有獨立學院針對大二年級學生在編班方面存在較多的寬松度,學生可以按自由選擇的形式在眾多項目中選擇感興趣的,集中統計后由學校教育部門編班排課。例如,湖南師范大學樹達學院、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等都重視給予學生充分的選課自由度,學生不分專業與年級直接選課,并且開設的課程豐富多彩,符合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主體方向。
表1 湖南15所獨立院校的體育課教學班級組織形式統計
(三)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設置
調查可知,湖南15所獨立學院都開設了球類運動項目課程,其中籃球、足球、排球三大球和乒乓球、羽毛球兩小球成為課程設置項目首選。這些球類項目在我國擁有深厚的國民基礎,兼具娛樂性與競技性,因此深受學生喜愛。此外,舞蹈、健美操、武術等項目開設院校比例也超過50%,這些課程項目的開設能夠較好地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質,且由于代課教師往往更具有專業性,從而使得這些課程能夠穩定開展。此外,很多院校注重加強體現院校特色的課程內容設置,增加如跆拳道、散打等格斗對抗型體育項目;增加啦啦操、瑜伽、定向越野、擊劍等新型體育項目;增加太極拳、太極劍、高腳馬、八段錦、易筋經等特色傳統體育項目。具體體育課程開設項目統計如表2所示。
表2 湖南15所獨立院校的體育課程開設項目統計
(四)體育與健康課程場館器械資源構建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順利開展離不開院校在場館、器械方面的建設投入。調查可知,湖南15所獨立院校的體育場館與器械主要分自建專用與共享合用兩種方式。數據顯示,33.3%的院校有自建專用場館器械,40%的院校主要采用與主辦高校共享場館的模式,另外院校存在兩種模式共融的形式。選擇共享合用場館模式中,個別院校也出現了體育運動設施不齊全,無法確保體育選項課正常上課的情況,值得院校注意,積極采取有效手段來改善教育環境。
(五)獨立學院的體育與健康課師資配置
據了解,湖南省內15所獨立學院的體育與健康課師資由專職教師、兼任教師以及外聘教師組成。雖然能夠對不少課程的教育教學帶來可靠的保障,但也增加了管理難度。據統計,獨立學院往往建校時間短,因此體育教師多數都是年輕教師,年齡結構年輕化。這樣的師資優點是敢于拼搏嘗試、熱情積極,缺點就是經驗稍顯欠缺,有一定的流動性。30~50歲之間的中青年教師占比不到30%,他們往往是學院開展教育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的中堅力量。年齡超過50歲的教師占5%,一般都承擔主要負責人或領導職位。從教學及科研實力來看,擁有副教授與教授職稱的教師占比較少,不到3%,大多數教師目前尚且擁有助教、講師類初級職稱,需要在職稱結構建設上提高重視。
湖南獨立學院的大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設置模式還較為傳統,課程內容往往重視傳統體育項目。一些院校雖創辦了特色學科,但在建設精品課程的道路上還任重道遠。從院校體育場地器械資源來看,獨立學院尚需加強建設,增強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獨立學院的教師呈年輕化趨勢,初級職稱多,高級職稱少,不利于體育健康課程的發展壯大。要想改善現狀,還需要獨立學院保持科學發展觀,根據學校實際制定富有特色又益于學生發展的課程實施方案。
(作者單位為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
[1] 程鋒.江西省獨立學院體育與健康課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商情,2014(37):154-155.
[2] 李芳,尹龍.湖南省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開發現狀調查與分析[J].亞太教育,2015(19):63-64.
[3] 呂國棟,彭昊.北京市高職院校體育與健康課程開展現狀調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4(15):40-41.
李慧華(1980—),女,湖南張家界人,本科,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