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英
(天津市兒童醫院,天津 300074)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并發癥的護理現狀
姜海英
(天津市兒童醫院,天津 300074)
先天性心臟?。唤槿胫委?;并發癥;護理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 (簡稱先心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以手術治療為主要手段,臨床已大量開展的可應用介入治療的先心病為房間隔缺損 (ASD)、動脈導管未閉(PDA)、室間隔缺損(VSD)、肺/主動脈瓣狹窄等,先心病新的治療手段-介入治療(包括VSD封堵術、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封堵術、經皮球囊主/肺動脈瓣成形術、PDA封堵術等),以其創傷小、恢復快、“費用/效益”低的特點逐漸取代常規手術治療。由于先心病患兒年齡偏低的特殊性,大部分患兒介入治療時需作全麻,10歲以上者可作局麻[1]。且不同的介入術式又有其相應的適應證 (如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適用于年齡6個月以內,且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術的心臟畸形的PDA;室間隔缺損封堵術適用于年齡大于3歲,且無主動脈右冠瓣脫垂及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患兒)[2],隨著介入研究的不斷深入,規范化、綜合護理模式成為先心病介入治療護理的新要求,結合先心病介入治療在兒童群體中的特點,現將其護理現狀綜述如下。
1.1 術前護理 協助按時完成所需各項化驗檢查,評價心功能,了解患兒過敏史。術前1天行雙腹股溝區備皮,全麻患兒術前6~8h需禁食水[3]。
1.2 術中護理 術中密切配合,熟知介入術操作流程,及時備好手術器材,縮短手術用時;密切觀察患兒心律,以防心律失常;嚴密觀察患兒心腔內壓及血壓變化,觀察患兒面色、神志的改變,警惕導管刺激迷走神經引起的低血壓[4]。
1.3 術后護理 患兒蘇醒前去枕平臥并將頭偏向一側,心電血壓血氧監測,術后最初2 h予30 min記錄一次生命體征。若患兒躁動可遵醫囑給予鎮靜劑避免穿刺部位出血;并監測體溫;患兒完全清醒后2 h可開始飲水,以促進造影劑排泄[5]。
2.1 溶血 溶血多發生在VSD、PDA患兒,循證原因為殘余分流,多與封堵器的位置不佳或型號選擇不合適有關,從而導致機械性溶血[6,7],患兒尿色由黃色清亮變為紅色,并出現皮膚黏膜的黃染甚至發熱等癥。故術前應謹慎選擇封堵器的型號,并且預先檢測患兒血型,完善尿常規[8]。術后密切觀察患兒尿量、
尿色變化,有無醬油樣小便,皮膚黏膜有無黃染等。若發生溶血,可大量靜脈補液水化堿化尿液,防止腎功能損傷,遵醫囑使用皮質激素并囑患兒多飲水增加尿量。溶血現象可伴隨封堵器區血栓形成,內皮增生覆蓋阻斷異常血流而好轉[9]。
2.2 心律失常 多為一過性,包括房顫、房早、室早、竇性及室上性心動過速,Ⅲ度房室傳導阻滯(AVB)等[10]。多由機械刺激產生,或與血流動力學改變相關,多數一過性心律失??勺孕芯徑狻HD介入治療中,ASD和VSD封堵術更容易發生心律失常,重則發展為房顫、Ⅲ度房室傳導阻滯甚至心搏驟停[7],發生在術后24~48 h的AVB可能與封堵器局部組織水腫或封堵器壓迫傳導束相關,隨著局部水腫的減輕,心律可逐漸恢復[11],護理中應密切觀察心律變化,每日復查心電圖,常備除顫儀與急救車,若患兒主訴胸悶心慌、頭昏等不適,可遵醫囑給予糖皮質激素消除水腫治療。介入術后并發室性停搏或Ⅲ度AVB經異丙腎上腺素后未復律者應及時安裝起搏器。
2.3 穿刺部位血腫 傷口壓迫位置偏移、壓迫時間短、患兒不配合以及肝素的影響均為穿刺部位血腫的原因[12]。護理措施:壓迫止血是關鍵,按壓位置在近心端1~2 cm處,動脈穿刺壓迫20 min為宜,然后使用折疊紗布卷壓迫固定,必要時使用約束帶,而后用沙袋壓迫6~8 h為宜;術后制動,股動脈穿刺應絕對臥床制動24 h,患兒床上排便,注意避免穿刺肢體彎曲?;純喝舫霈F躁動或不合作可臨時給予鎮靜治療以減少穿刺部位出血;密切觀察記錄傷口周圍是否腫脹、局部是否有波動感、觀察腫脹范圍,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血、記錄出血量及程度,及時報告處理[13]。
2.4 血栓栓塞 介入術中對血管內皮造成機械性損傷誘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脫落的血栓可隨血液循環致末梢靜脈引發肺栓塞或下肢深靜脈血栓栓塞[14]。護理措施:術中股動脈鞘插入后,配合術者給予肝素鈉注射。術后密切觀察患兒有無突發胸痛、呼吸困難,定時記錄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并與術前進行對照,測量腿圍、注意有無下肢水腫及下肢皮溫、膚色、感覺的變化,必要時檢測肢體末端氧分壓[15]。術后24 h可鼓勵患兒輕微活動促進血液循環。術后24 h內遵醫囑給予肝素治療、指導患兒飯后口服阿司匹林,同時注意藥物不良反應[16]。
2.5 發熱 全麻對體溫調節中樞影響較大,文獻報道先心病介入術后發熱與手術類型無關,患兒低體重、脫水、哭鬧以及采用全麻、較久的麻醉及手術時間會增加術后發熱癥狀的發生[17]。護理措施:所有全麻患兒均給予術后預防性保暖護理。遵醫囑適當補液及抗感染治療3 d,防治脫水和術后感染,避免心內膜炎發生。
2.6 封堵器脫落 多見于ASD封堵術,其次是VSD封堵術,可發生于術后24~36 h。封堵器型號過小、器材質量問題、病變位
置特殊或術者操作不當是造成封堵器脫落的原因。護理措施:控制患兒情緒,避免劇烈運動,必要時給予鎮靜劑,待術后3個月血管內皮細胞生長覆蓋封堵器完全方可運動不受限[18]。若患兒出現憋悶,術后消失的心臟雜音再次出現,應立即協助行心臟彩超,一旦證實為封堵器脫落應立即行外科手術準備,經導管取出或手術取出并修補缺損[15]。
延續護理是先心病介入治療綜合護理的一部分,是指對出院后需要繼續接受護理的患兒進行健康評估、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詢,制定出院計劃,幫助協調相關部門實施計劃并進行院后隨訪[19]。CHD介入術后3個月內的并發癥風險仍然較高,因而要求術后1、3、6、12個月按時隨訪、指導復查[20]。
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治療具有痛苦小、康復快的優勢,更容易為患兒及家長所接受,隨著先心病介入治療的日益成熟,患兒更需要的是綜合、預防、規范化護理,實施預見性的綜合護理可以顯著降低介入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兒治愈率。深化規范化護理手段,進一步提升護理的標準性、科學性、針對性,提高護理品質。
〔1〕孫榮福,俞炬明,朱銘.兒童介入性血管造影42例體會[J].交通醫學, 1997,11(1):55.
〔2〕覃素元.兒童先天性心臟病151例介入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初步隨訪[D].廣西醫科大學,2011.
〔3〕劉娟.圍手術期護理對先天性心臟病介入術后兒童生存質量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4,46(11):1383-1385.
〔4〕李紅霞.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封堵術圍手術期的觀察與護理[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0,42(5):21.
〔5〕鄔慶蓮.舒適護理在先天性心臟病介入圍手術期的應用[J].中外醫療, 2010,29(31):165.
〔6〕PY Pang,YK Sin,CH Lim,et al.Surgical Repair of Post-infarction 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12 Years of Experience in an Asian Population[J]. Chest,2012,142(4):75.
〔7〕梁寧.先天性心臟病介入封堵術42例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4): 147-148.
〔8〕呂美霖,李宜,楊素平,等.動脈導管未閉介入封堵術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0):953-954.
〔9〕劉丹.小兒先心病介入治療并發癥的預防及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32):49-50.
〔10〕龐程程,張智偉,錢明陽,等.兒童常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并發癥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4,32(10):956-960.
〔11〕張文泉,劉令強,李貴雙.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主要并發癥[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0,8(8):598-602.
〔12〕侯彩榮,張政,胡梅英,等.“六有”管理法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9(5):5-6.
〔13〕孫全林,李道琴,雷艷娟,等.先天性心臟病介入封堵術后負性效應的觀察及護理[J].遵義醫學院學報,2010,33(3):290-291.
〔14〕何美娜,伍偉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遠期并發癥評價[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0,31(5):655-658.
〔15〕唐翠英,許映蘭.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圍手術期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14):1700-1701.
〔16〕任浩.探討先心病介入治療并發癥的護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3,19:46.
〔17〕古勇霞,陳麗媛,黃春燕,等.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封堵術后發熱原因分析及護理體會[J].微創醫學,2014,9(1):108-109.
〔18〕劉志平,王堅,李淑珍,等.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嚴重并發癥的分析[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5,13(12):1144-1146.
〔19〕JI Cameron,G Naglie,MAM Gignac,et al.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the timing it right stroke family support program:research protocol[J].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13,14(2):1-9.
〔20〕金萍,楊玲.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師雜志, 2011,19(21):75-76.
(2016-05-17收稿,2016-08-10修回)
R473.72
B
10.3969/j.issn.1006-9143.2016.05.054
1006-9143(2016)05-0468-02
姜海英(1969-),女,副主任護師,護士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