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海,張紅玲,劉春芳,趙 妍,陳田雨
(天津市薊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天津 301900)
麥田雀麥雜草的發生特點、原因及防治技術
田海,張紅玲,劉春芳,趙妍,陳田雨
(天津市薊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天津 301900)
介紹了麥田雀麥雜草的發生特點、原因,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技術措施,為今后雀麥雜草防除提供參考。
小麥;雀麥雜草;發生特點;原因;防治技術
近年來,薊縣部分麥田以雀麥為主的禾本科雜草發生面積、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趨勢。雀麥植株一般高出小麥10~20 cm,造成麥田遮陰,影響小麥光合作用。也有部分雀麥雜草矮于小麥,與小麥爭奪水分、養分,嚴重影響小麥的正常生長。筆者詳細介紹了雀麥雜草發生特點及危害成因,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期對薊縣小麥生產提供一定指導。
1.1生育期長
雀麥,單子葉,禾本科,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株高30~100 cm。稈叢生或稀單生,直立或略傾斜。葉片長條形,葉面被白色柔毛,花序圓錐狀開展并下垂。一般情況下,雀麥出苗時間比小麥略晚,且出苗時間極不整齊。凡土壤墑情好,表層0~5 cm土壤濕潤,種子與土壤接觸緊密,大部分雀麥種子在10月上旬開始出苗,立冬后停止出苗,第2年春天,仍有少部分雀麥種子出苗。冬前出苗的雀麥抽穗期、成熟期均比小麥略早些,生育期長達250 d左右。
1.2繁殖力強
雀麥單株可發生3~7個分蘗,每個分蘗產生7~43個有效小穗,每個小穗形成7~14個小花。單株可生成具有發芽力的種子284~600粒,如果每株小麥平均按35粒計,雀麥繁殖力則是小麥的8~17倍。一般說來,雀麥種子的發生量隨水肥條件的改善呈增加趨勢,雀麥出苗愈早,其分蘗愈多,繁殖的種子愈多。
2.1收割機跨區作業
目前,小麥收割機跨區作業是導致雀麥雜草傳播的直接原因。收割機的應用,大大加快了夏收進度,同時也給雀麥種子的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目前,90%以上的小麥收獲使用小麥收割機,不同農戶經常使用同一臺收割機,如果收割機內的雀麥草籽清除得不夠徹底,就會四處傳播。
2.2草籽隨風雨傳播
溝渠邊成熟的雀麥草籽容易隨風飄落和隨水擴散。農戶在拔除田間雀麥時,往往忽視了田邊地頭雀麥。雀麥草籽很小,非常輕,如果地邊、溝渠邊未及時清除雀麥雜草,一旦成熟很容易被風刮到麥田,或隨灌水被沖到麥田,從而成為次年雀麥發生的重要來源。
2.3藥劑使用不合理
雀麥苗期與小麥形狀十分相似,不容易辨別,致使農戶誤選除草劑。在化學除草時,農戶多使用2,4-D丁酯、苯磺隆等除草劑,這些藥劑對薺菜、播娘蒿等防效好,但對雀麥等禾本科雜草防效不顯著或根本無防效。由于誤選除草劑,使得雀麥雜草未能得到有效除治,雀麥數量逐年增多。
2.4防治時機不恰當
目前,大多數農民習慣在冬小麥返青后進行化學除草,對冬前除草認識程度不夠,貽誤雀麥雜草對除草劑敏感的最佳防治時機。冬小麥返青后,年前出土的雀麥已有分蘗,部分植株已長至5~7葉,對除草劑的抗性明顯增強,這個時期用藥防治,效果不理想。防治時機應掌握在冬小麥播種一個月以后,小麥3~4葉期,雜草2~3葉期,麥田雜草基本出齊且雜草小、耐藥能力弱,小麥未封壟便于藥液附著雜草上,防效好。
3.1農業防治
控制雀麥雜草必須做到:對麥田、溝渠邊出現的雀麥雜草看見一株拔除一株;收割機收獲不同麥田時,必須徹底清除機體內遺留的草籽;小麥播種前種子必須進行選種,清除雀麥草籽,杜絕傳播。
3.2化學防治
3.2.1雜草秋治
10月底至11月初,適期播種的冬小麥播種一個月后,小麥3~4葉,雜草2~3葉,對于雀麥、野燕麥混生的麥田,每667 m2可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劑(彪虎)3~3.5 g,兌水30 kg均勻噴霧;野燕麥發生為主的麥田,每667 m2可用6.9%精惡唑禾草靈水乳劑(驃馬)50~60 mL,兌水30 kg均勻噴霧。
3.2.2春季防治
翌年3月下旬至4月初,小麥拔節前,對播種偏晚冬前未施藥或防除效果較差、殘草較多的麥田,每667 m2可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劑(彪虎)3~3.5 g,兌水30 kg均勻噴霧。
3.2.3注意事項
麥田除草應掌握日平均氣溫不低于10 ℃的天氣進行。選擇晴朗無風天氣,爭取在上午10點以后,下午4點以前用藥。使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劑(彪虎)防治雀麥雜草,因用藥量小,為防止農藥損失,提高防除效果,宜采取二次稀釋法配藥,充分混勻并噴勻;苯磺隆與氟唑磺隆有相互增效的作用,若麥田雀麥、闊葉雜草混生,可兩藥混用擴大除草范圍。
[1]畢俊昌,馮學良,孫彥輝,等.天津市麥田雜草群落構成調查及化學防除技術[J].天津農業科學,2011(4):71-73.
[2]劉亦學,劉煥祿,張學文,等.天津地區麥田雜草發生現狀與防除對策[J].天津農業科學,2011(2):44-47.
專題綜述
S543+.8
B
1002-0659(2016)05-0030-01
2016-08-26
主要作者簡介:田海(1971-),男,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E-mail:jixiantianha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