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生喜
堅持共享發展理念 努力建設共享民政
靳生喜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共享發展理念,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這是民政工作的應有之義,要堅決貫徹。
首先,著力聚焦精準社會救助,在兜底保障中實現全民共享。十多年來,城鄉低保在保障全省基本民生、助推扶貧攻堅、調節收入分配等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也存在對象認定難、收入核實難、動態管理難等問題。目前,甘肅省年均救助人數約1200萬,接近全省總人口的一半。解決好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讓他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事關社會心理和道德底線,事關全面小康的實現。精準救助助推精準扶貧,民政部門要進一步強化低保政策的兜底責任,逐年提高農村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使全省136.9萬農村低保一、二類對象年年實現政策性脫貧;對農村低保三、四類對象,要堅持“輸血”與“造血”并舉,做到精準救助與精準扶貧在制度安排、對象識別和工作推進上相銜接,逐步達到“兩線合一”,促使其通過扶貧支持和社會救助兩條路徑實現脫貧致富,與全省人民一道小康、共享小康。為有效防止社會救助的“塔西陀效應”,不斷提升兜底保障的精準水平,民政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社會救助聯席會議機制,全面建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不斷健全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逐步實現申請對象基本信息的多部門共享和跨區域互聯,從根本上消除隱瞞家庭收入和財產以及提供虛假材料等痼疾。嚴格落實有效期管理辦法,有效期內家庭收入及成員變化隨時進行調整,做到保障對象有進有出、補助水平有升有降,使有限的救助資金更加精準地用于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同時,全面開展“救急難”工作,健全城鄉統一的特困人員供養制度,研究出臺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支持政策,建立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等等,形成更加有效的基本民生保障制度性安排,使困難群眾在全民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其次,著力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在銀色浪潮中實現全面共享。甘肅省是典型的未富先老、未備先老的省份。截至2015年底,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達到384萬,占戶籍人口總數的14%,而目前全省養老床位只有11.68萬張,養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耙淮搽y求”與“床位閑置”并存,重機構輕居家、重城市輕農村的問題比較突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將過去的“機構為支撐”改為“機構為補充”,使居家、社區、機構的定位更加準確。今后,應優先發展居家養老,大力實施社區養老,突出抓好農村養老,務實推進機構養老,特別是從欠發達的省情實際出發。對于發展機構養老,堅持因地制宜、適度規模、多點取勝、就近方便、醫養結合的原則,堅決防止盲目鋪攤子、上項目,建成空城、睡城的問題。養老服務業既是為老服務的“夕陽事業”,也是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蘊含著巨大的消費潛力。今后一個時期,養老服務業增加值在服務業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社會效益將進一步放大。要圍繞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發供需對路的養老服務產品,發揮養老服務在拉動消費、擴大投資、增加稅收、促進就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第三,著力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在促進和諧中實現共建共享。堅持共享發展,不斷增進人民福祉的關鍵點和著力點在基層,基層治理服務水平的高低與居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休戚相關。讓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有更多機會參與社會治理,增進全民共建共享,增加社會和諧因素,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就是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解決城鄉社區行政負擔過重、四個民主落實不到位、自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弱化等問題,發揮城鄉社區在社會治理中的基礎作用;解決社會組織培育政策和監管體系不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投入不足、黨政領導體制不順暢等問題,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協同作用;解決專業社會工作機構發展緩慢、崗位開發滯后、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發揮專業社會工作在社會治理中的支持作用。
第四,著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在惠民利民中實現漸進共享。民政工作關聯黨政軍群多個部門,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個領域,承擔著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職責。去年,國家賦予民政部門農村“三留守”人員關愛服務工作新職能,可以想像今后的職能還會不斷拓展、業務還會不斷增多。當前,與社會群眾對基本公共服務的需求和期望相比,全省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城鄉發展不平衡、服務手段和方式單一落后等矛盾十分突出。當然,提升民政部門的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和供給能力,為社會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均等化服務,需要科學引導社會預期,久久為功。要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發揮行政區劃調整的“杠桿”作用,破冰縣改區,探索區縣新體制;發力縣改市,樹立市治新理念;提速鄉改鎮,優化鄉鎮新布局;調整駐地鎮,賦予管理新職能。要以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為契機,抓好全省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加快推進全省地名文化工程建設,使地名成為承載文化的名片、記憶鄉愁的符號。要圍繞“殯、葬、祭、宣”,大力推動殯葬改革,特別是黨員、干部要帶頭移風易俗,倡導厚養薄葬;帶頭實行火葬,倡導保護生態;帶頭低碳祭掃,倡導精神傳承;帶頭宣傳殯葬,倡導新風正氣。
共享發展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只有全省人民都享受到發展成果,發展才有意義;也只有全省人民都參與到發展中來,發展才有動力。發展以人民為中心,人民以發展為追求,人民與發展緊密結合。民政部門將以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為牽引,以實現共享發展為追求,努力建設共享民政。
(作者單位:甘肅省民政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