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銅陵市以提升醫療救助效益緩解因病致貧"/>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張龍斌
善用“加減乘除” 助力精準扶貧
——安徽省銅陵市以提升醫療救助效益緩解因病致貧
張龍斌
近年來,安徽省銅陵市民政局通過不斷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尤其是開展因病支出型貧困疊加救助,不僅降低了現有貧困群體“存量”,還大幅度減少了因病致貧等帶來的貧困人口“增量”,有效提升了精準扶貧水平。
銅陵市民政局不斷完善醫療救助政策,在救助病種、救助范圍、救助標準上勤做“加法”,2015年城鄉醫療救助在全市38項民生工程民意調查中榮獲群眾滿意度第一名。
一是在救助病種上做“加法”。銅陵市在創立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制度之初,救助病種僅為患惡性腫瘤(含白血病)、尿毒癥、艾滋病、嚴重心臟病(四聯癥)、紅斑狼瘡、晚期血吸蟲病、中晚期重型肝炎7種病癥。經過幾年來的實踐,目前對低保、五保等重點救助對象,只要生病住院(不分病種),即可享受醫療救助,同時還對五保對象和患特定病種的,增發相應門診補貼。2016年起,在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中,對救助對象也不再區分病種。
二是在救助范圍上做“加法”。由過去的以低保、五保為主,拓展為全市特困供養人員、低保對象(以上兩類對象無病種限制),和全體低收入家庭(省里規定是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以及全市因病致貧家庭的重病患者(因病支出型貧困),尤其是將因病支出型貧困納入救助范圍,使其不必靠離婚、棄工來“擠”入低保或低收入才能享受醫療救助,從而得到了群眾的廣泛歡迎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三是在救助標準上做“加法”。將過去對城鄉低保家庭年救助最高額度10000元、五保對象年救助最高額度12000元、其他特殊困難對象年最高救助額度3000元,提升為對城鄉低保家庭和特困供養人員年救助最高額度統一為20000元,低收入家庭等其他特殊困難對象年最高救助額度5000元,同時救助比例也逐年增長,目前已提升為對重點救助對象合規費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其中對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和特困供養人員最高可達100%。樅陽縣自2016年元月劃轉后,市民政局指導其修訂了醫療救助制度,將特困供養人員年救助最高額度由原先12000元提升為15000元,并全面取消了各類救助對象的單次救助限額,有效加大了惠民力度。
銅陵市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原則,在相關政策限制上,有序做好“減法”,較好地實現了醫療救助政策惠民與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一是完全減去對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對象年救助額度的限制。率先出臺了“上不封頂”的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辦法,規定在基本醫療救助的基礎上,對因患重特大疾病經醫保(含大病保險)報銷、醫療救助、商業保險、社會幫扶等個人自付合規費用后超過2萬元的,實施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其中2萬元以上0~10萬元的(含10萬元),按55%給予救助;10~20萬元的(含20萬元),按60%給予救助;20萬元以上的,按65%給予救助,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上不封頂”,此項政策在全省屬于領先,有效提升了對重病家庭的救助水平。
二是適度減去“目錄限制”。2016年,市相關部門順應群眾期盼,在原規定報銷目錄的基礎上,將甲磺酸伊馬替尼片(格列衛)、尼洛替尼膠囊(達希納)納入大病保險支付范圍,將肝移植、肝腎聯合移植手術費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從而使以上藥物和費用也同步納入了醫療救助合規費用范圍。此舉大大降低了患白血病、需肝腎移植等重病家庭的醫療負擔,得到重病家庭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三是進一步減輕醫療救助對象的墊付費用負擔。銅陵市完善醫療救助有關規定,對低保戶、五保戶等困難群眾執行“先住院,后付費”政策,簡化入院手續,減免住院押金;實行“一站式”救助,困難群眾出院時只需支付個人自付費用即可,由縣區社會救助審批機構定期與定點醫療機構結算費用;開展了醫前、醫中救助,醫前救助最高2000元、醫中救助最高可達年救助額度的30%,不僅減輕了群眾墊付可由政策救助的經濟負擔,也簡化了以往四處奔波、報銷手續繁瑣的問題;加強臨時救助與醫療救助政策的銜接,對因病治療費用較大、導致家庭基本生活已受到較大影響的,通過臨時救助及時“跟上”。
為提升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工作實效,銅陵市每年將新增財力的70%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并將醫療救助作為資金投入的重點。
一是在地方財政配套資金上做“乘法”。近年來,銅陵市大幅增加地方財政資金投入,最高一年地方配套資金達上級補助(含中央和省級補助)的418%,且大幅度提高了資助參保(參合)標準。地方財政的傾力投入,為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及重特大疾病救助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二是在以核對機制促精準上做“乘法”。在上級民政部門的指導下,銅陵市民政局先后投入資金200多萬元,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由民政牽頭的居民家庭經濟收入核對機制,并創新性地實行社會救助“核對前置”,確保了“新申請人員100%經過核對、在冊人員定期復核”,不僅防止了原本有一定經濟能力的重病家庭借惠民政策套取有限的醫療救助資金,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基層負擔,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整個社會的誠信體系建設。
三是在社會力量參與上做“乘法”。近年來銅陵市民政部門提請市政府出臺了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目錄,培育發展了與我同行愛心協會、銅陵義工會等一大批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社會組織,這些社會組織根據民政部門轉介的重點救助對象名單,主動向社會募集資金100多萬元,開展了面向困難群眾尤其是重病家庭的一系列物質救助和心理疏導、精神慰藉、醫療技術信息咨詢非物質救助,豐富了救助內涵,得到了困難家庭的普遍歡迎。此外,銅陵市還創新設立民生保險這一民生工程,由民政、財政部門通過招投標確定商業保險公司,為全市所有戶籍居民(非銅陵戶籍人員在銅陵見義勇為的也可享受)購買民生保險(市、縣區、居民按2∶2∶1,保費人均5元)。
當前在醫療領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規范之處,如醫療機構診序不規范、收費不規范、醫療救助對象違規掛床住院等現象。為此,銅陵市民政局會同相關部門興利除弊,有效提升了醫療救助服務水平。
一是加強對醫療工作者的指導,革除診療不規范之弊。市民政部門會同衛計等部門,每年開展醫療救助政策培訓,指導全市各定點醫療機構的廣大醫療工作者規范診療方式、提高服務水平,如全面設立“一站式”專用窗口及提示,對患者入院即時登記、溫馨提醒;對不在醫保報銷范圍內的、但確因病情需要使用的,應提前告知救助對象,充分保障其知情權、選擇權,嚴禁開具假證明、假處方等,杜絕套騙醫療救助資金的行為。
二是加強對定點機構的管理,革除收費不規范之弊。市民政局與社保部門通力協作,組織了第三方醫療專家,對全市各醫療機構的醫療救助病例進行了抽樣評審,發現少數醫療機構確實存在較為突出的亂收費行為。依照相關規定,市民政局立即暫停與相關醫療機構的合作協議,督促其限期整改;對其中一家存在嚴重亂收費行為的醫療機構,按照相關合作協議,于當年扣除了醫療救助資金8萬元。此次病例評審活動有效震懾了違規收費現象,保障了困難群眾的醫療消費權益。
三是加強對醫療救助對象的政策宣傳,革除行為不規范之弊。向全市醫療救助對象發出一封信,將醫療救助政策明明白白地告知廣大醫療救助對象,同時要求其嚴格遵循政策規定,不得將相關證件轉借他人,不得采取掛床住院等方式騙取、套取醫療救助資金,如發現并查實,將依據有關規定進行查處。同時,市民政、衛計、財政、人社四部門還聯合出臺《關于印發銅陵市城鄉醫療救助住院管理違規問題認定標準及處理規定(試行)的通知》,明確了違規行為種類、認定標準及處理規定。此外,市民政局會同市財政局、縣區社會救助部門開展了多次明查暗訪,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了通報處理,促進了醫療救助工作的良性運轉。
(作者單位:安徽省銅陵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