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民
防范超前及時 救助精準到位
林 民
7月19日,河南省林州市范圍普降暴雨,多地出現300毫米以上的強降水,局地降大暴雨降水量達到733.1毫米。暴雨導致全市20個鄉鎮(街道)不同程度受災,截至7月24 日8時,災害已造成死亡8人,受災群眾25.77萬人,受災村莊187個,倒塌房屋2.19萬間,預計直接經濟損失23.41億元。面對災情,林州民政干部勇于擔當,主動作為,沖鋒在前,始終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民政干部為民解困的情懷。
一、災前預警處置及時,重點困難群眾安全防范。災前,林州市民政局得知將要發生特大暴雨的天氣預報后,未雨綢繆,緊急行動,全力以赴,迅速啟動災害預警機制,重點對五保戶、軍烈屬、特困戶、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危房戶等弱勢對象進行災害排查。及時成立了由局長王全東任組長的災前排查督導組,實行局領導班子分別包鄉鎮(街道)責任制,民政干部深入到各鄉鎮(街道)進行重點排查,對發現的問題逐一及時落實,共排查特困對象1060人,提前轉移和安置特困對象110人。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不間斷進行提醒和警示,利用全市民政所長微信群,民政微信公眾號,信息等平臺發布緊急通知和預警災害事項等,督促各級民政干部,引起警戒,迅速行動,做好災前排查工作。
二、災情應對快速得當,救災有序高效推進。災情就是命令。7月19日百年不遇洪災發生后,民政局立即啟動救災應急機制,協調配合全市救災工作。一是建立領導包鄉責任制。成立了民政局應急領導小組,對受災較為嚴重的東崗、任村、河順、橫水等鄉鎮派出四個由局領導任組長的救災應急小分隊,協助指導開展救災工作。及時成立物資籌備調撥組、查災核災組、災情統計組和信息綜合組,分別負責救災物資籌集調撥、查災核災、災情統計和信息上報工作,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二是強化應急值守。嚴格執行24小時救災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防汛救災期間,民政系統全體工作人員節假日不放假、不休息,加班加點,全力以赴,第一時間收集災情、第一時間查災核災、第一時間統計報災,確保災情統計及時、準確。三是多方籌集救災物資,接受社會各界捐款。災害發生后,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民政局及時向社會賢達人士發布捐款倡議書,動員全社會奉獻愛心,踴躍捐款并向社會公開捐款電話、捐款賬號,統一接收社會捐款,每天在林州電視臺向全市公示。截至7月25日下午,全市累計接受捐款123.6554萬元,接受方便面、食用油等捐物價值預計50余萬元,有力支援了全市抗洪救災。
三、災后救助精準到位,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有效保障。在“7·19”暴雨洪澇災害中,全市共緊急轉移、安全疏散受災群眾22015人。為有效保障受災群眾生活,全市共設立40個受災群眾安置點,共安置受災群眾334人,其他形式安置5084人。為及時準確掌握安置點情況,民政局及時派出5個工作組,每天對各安置點進行檢查指導,及時反饋掌握各安置點的困難、隱患和需求。為保障安置點受災群眾生活,林州市民政局緊急調撥大米5000斤、面粉5000斤、食用油100桶,棉被250條,發放到各安置點。有的安置點由于道路損毀,車輛不能到達,民政干部親自肩挑背扛,徒步行走50分鐘,把救災物資送到受災群眾安置點。截至目前,共向災區調拔帳篷30頂、棉被3750余條、衣物3000余件、方便面1200余箱、礦泉水1800余箱,確保受災群眾得到及時、充足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時協調衛生部門加強對安置點的衛生防疫,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干凈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時治療。
四、災中干部勇于擔當,彰顯為民情懷。面對災情,林州民政人始終奮戰在災情第一線,及時掌握第一手情況。災害發生時,民政干部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放棄休假,舍小家顧大家,每天連續工作均在16個小時以上。這正是林州民政干部求真務實、敢于負責、勇于擔當的精神體現,也是近年來民政局“訪貧問苦解民憂”活動錘煉干部作風的具體表現,更是全市深入開展的“兩學一做”暨“三愛三樹”學習教育的具體行動。
(作者單位:河南省林州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