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猛 李冬春 顧 萌
天津河東區“五個突出”助推社會救助工作上水平
馬俊猛 李冬春 顧 萌
近年來,天津市河東區民政局始終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工作宗旨,認真貫徹落實《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工作中注重政策導向,做到“五個突出”,不斷提升社會救助工作水平。
針對社會救助相關政策的頒布實施,河東區民政局結合年度工作任務,組織全區各街道辦事處、各社區從事社會救助的工作人員,加強業務學習培訓,熟練掌握社會救助政策。在加強工作人員培訓的基礎上,各街道辦事處通過社會救助服務窗口、社區櫥窗、公示欄、電子顯示屏、設立咨詢臺和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加強社會救助相關政策、救助工作流程的宣傳力度,不斷提高社會救助政策的群眾知曉率,使轄區內困難群體和所有居民及時了解相關政策,做到救助有門,受助及時,為民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為了避免“人情保”“關系保”等現象的發生,不斷規范社會救助管理工作,在重視人員工作能力培訓的基礎上,注重加強日常監督管理。河東區民政局與區監察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社會救助工作規范化建設的意見》,出臺了《河東區社會救助經辦人員和居民委員會工作人員及其近親屬享受社會救助備案工作辦法》,通過經辦人員本人承諾、社區調查核實、街道和民政局審核,全面掌握街道社區工作人員近親屬享受社會救助情況,對工作人員不斷進行規范。
為了推行“陽光低保”,河東區民政局始終堅持加強低保動態管理,在全區范圍內開展社會救助專項整治活動,集中力量對已納入低保和低收入家庭范圍的對象逐戶進行全面動態復核。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走訪、信函索證、公示以及住房保障系統逐戶核實等方式進行復核,及時對救助對象的家庭收入、家庭結構、就業等變化情況進行核查,根據核查結果及時進行調整,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保障范圍,對不再符合條件的申請對象及時按照相關程序退出低保,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
按照《社會救助暫行辦法》要求的“建立健全政府領導、民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的社會救助工作協調機制”,河東區政府領導高度重視,一是建立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了由35個職能部門和單位組成的“河東區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制度”領導小組,下發了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制度相關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各職能部門在社會救助工作中的職責分工,建立了各成員單位之間在社會救助工作中受理、轉辦、轉介制度,搭建了河東區跨部門救助工作平臺。二是建立社會救助窗口服務機制。各街道服務大廳開設社會救助窗口,統一服務內容、服務標準和服務規范,確定專門人員承擔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工作。服務窗口全面實行“一明顯、三上墻”,即救助窗口標識明顯,救助政策上墻、工作職責上墻、監督投訴電話上墻,做到政策公開、流程公開、結果公開,方便群眾辦事。三是建立主動發現報告和快速響應機制。充分發揮區、街道、居委會三級網絡作用,及時了解掌握轄區內困難群眾遭遇突發事件、意外事故等特殊情況,及時開展“救急難”工作,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救助,確保救助政策落實到位。
為了規范社會救助工作,河東區民政局從低保、臨時救助、人員管理和資金監管等方面制定并出臺了規范化建設文件,明確了低保、社會救助申請、審核審批、民主評議、公示等重點環節的程序,確保社會救助工作公開、公平、公正。制定了《河東區社會救助工作績效考核實施方案》,通過每年定期對街道社會救助工作進行績效考核,全面落實各項社會救助政策,使河東區社會救助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天津市河東區民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