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傳真
山東省汶上縣民政局積極運用微博、微信等新興的“微力量”,多渠道推進民政工作。一是開設干部學習“微課堂”。與廉政教育、“兩學一做”教育相結合,定期推送知識問答、學習心得等內容。二是疏通干群關系“微渠道”。依托縣“O2O”平臺、民情聯絡員、駐村聯戶網格員、村干部,織密群眾訴求信息網,構建群眾咨詢訴求、干部回復辦理的綜合微平臺,及時將惠民政策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微信息進行推送。建立以微信、QQ、電話溝通和實地走訪相結合的回復辦事制度,限時回復、辦理群眾訴求。三是實現輿情信息“微導向”。建立輿情分析導向“微”制度,及時分析當前民政輿情,正確發聲辟謠、引導輿情。
(汶上縣民政局 付善奎)
近段時間,江西省新余市軍休二所的黨員同志沒有像以往一樣,在朋友圈里曬自拍、曬美食,而是流行起了“曬黨章”。大家紛紛將自己手抄黨章的作品拍照上傳到微信朋友圈,朋友之間相互評論、點贊,一時間成為潮流。這種“抄寫黨章、網曬手跡”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受到了全體黨員干部的響應,大家積極參與,反響強烈。通過每天抄寫,逐條逐句領會,大家對黨的綱領理解不斷加深,理想信念進一步堅定,黨性覺悟進一步提高,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學黨規黨章,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的精神實質,自覺提高認識,爭做合格共產黨員。
(新余市軍休二所 胡雙武 鄒愛平)
山東省臨沂市圍繞解決農村老年貧困人口的養老問題,探索實行子女盡孝、集體盡力、社會盡心、政府盡責的孝老扶貧新模式。在村級成立家庭養老理事會,對70周歲以上老人家庭進行建檔管理,有贍養能力的子女自動成為會員。通過子女籌集、愛心人士捐助、集體補助等方式建立孝心養老基金,其中子女為每位老人每月繳費不低于100元,多交不限;鄉鎮(街道)財政設立敬老基金,同時接受企業和愛心人士捐贈。以上資金統籌使用,按子女繳納金額給予相應補助,子女給的越多,補貼比例越高。村級負責組織工作,理事會按月為老人發放孝心養老基金,并按月張榜公布資金發放情況和子女繳納情況,接受群眾監督。目前,全市已有1700個村成立了家庭養老孝心理事會,其中,415個省定重點貧困村中已有311個村開展家庭孝心養老工作。
( 臨沂市民政局 代亮)
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老年優待證》辦理事項自入駐網上辦事大廳一年多以來,已經成功辦理10600件,僅今年1~4月份就已辦理3100余件,為全區助老惠老政策的落實提供有力支撐。考慮到老年人出行不便的實際情況,譙城區民政局采取有效措施服務轄區老年人,通過電腦或者下載手機APP的方式,全程實現網上辦理《老年優待證》。證件辦理成功后,還可以根據群眾要求免費快遞到戶,老年群眾足不出戶即可收到辦好的《老年優待證》。
(亳州市譙城區民政局 劉義山)
近日,湖南省醴陵市民政局召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暨專題教育大會,對學習教育目標要求、內容范圍、措施方法等進行部署。市民政局領導為全體黨員干部開展了以“加強學習、嚴格要求,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為主題的黨課輔導,深刻闡釋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和根本內涵,要求各支部要積極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科學統籌學習教育時間;領導干部要帶頭講黨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全體黨員干部以踐行黨章為遵循,把黨章規定的黨員條件、義務、權利作為加強黨性修養的根本準則,緊貼全市民生大局,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切實肩負起“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的新時期民政工作使命。
(醴陵市民政局 丁時偉 肖迪強)
近日,河南省鄭州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發展民辦社工機構的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實施意見》提出發展民辦社工機構的主要任務:一是要大力培育和發展民辦社工機構;二是要加強民辦社工機構組織和能力建設;三是要加強民辦社工機構管理。《實施意見》還要求各縣(市、區)民政部門積極推進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逐步擴大財政資金對民辦社工機構發展的支持規模和范圍,拓寬社工發展資源支持渠道,大力營造支持民辦社工機構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
(鄭州市民政局 張蔭 劉夢林)
近日,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商務委聯合下發《關于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規定從事國際國內貿易、商貿服務等流通領域的行業協會、商會和以從事商貿流通領域公益事業為目的的基金會,其設立試行直接登記制度。《通知》同時對申請程序進行了明確。民政局作為社會組織的登記機關,負責直接登記社會組織的成立登記審批。市商務委作為直接登記社會組織的業務指導單位,協助做好社會組織成立登記的審查工作,負責在《社會組織業務指導單位商榷函》上簽署意見。這一舉措,將為進一步規范天津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工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天津市民政局)
為了積極應對汛期洪澇、風雹、泥石流等極端天氣,扎實做好全縣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最近,江西省上高縣民政局集中對全縣182名村級災害信息員進行了防災減災知識培訓和應急救災演練,強化了業務技能及責任意識。目前,182名村級災害信息員已正式上崗,有效開展轄區的暴雨、洪澇、泥石流、風雹等自然災害的預警應對工作和山塘水庫、地質災害點險情的巡查、監測等工作。同時,他們還提前做好了居住在易受災區或危舊房中的特困群眾轉移安置工作,確保農村五保戶、低保戶等特困群體能夠安全渡過汛期。
(上高縣民政局 盧陸軍)
日前,“江蘇省蘇州市地名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三期)——蘇州市智慧城市公共地名地址數據中心”建設項目完成并通過評審驗收。該建設項目為全國標準地名地址庫試點示范建設項目之一,于2015年9月開始建設,至2016年4月基本完成。該項目基于蘇州地名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安標準地址庫系統,旨在通過民政部門的標準地名基礎數據與公安部門的標準地址庫數據的相互整合、對接、調取,形成全市完整、統一的標準地名地址數據源,并將在今后不斷擴展與其他行業部門的地理數據系統的互訪,實現以此數據源為基礎的部門信息互通共享。
(蘇州市民政局 莫俊洪)
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民政局聚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落實精準服務,提升為民服務能力,推動全年各項民政重點工作任務落實。將服務關口前移、工作重心下移、服務平臺外移,集聚優質要素,加大對獨居老人和留守兒童的摸底排查,堅持服務對象“一戶一檔、一月一調、動態管理”。局領導班子成員還通過定期接訪與群眾零距離交流,為群眾解疑釋惑,做到對象精準、制度精準、保障精準。今年以來,依法辦理各類行政權力事項500多件,接受群眾咨詢1000多人(次)。
(揚州市廣陵區民政局 陳昱)
湖北省建始縣民政局以強力推進精準慈善為契機,在全縣十個鄉(鎮)和部分貧困村,以不同的方式,大力實施“慈善關懷”行動。一是為花坪鎮大槽村資助1.8萬元修建水渠,解決周邊20戶村民的飲水問題,免費贈送5臺總價值4萬元的老人臨終洗滌床。二是為龍坪福利院捐贈700套衣服,為4名留守兒童家庭捐贈大米、食用油、快餐面、電飯煲等,為每名兒童捐贈1500元現金。三是籌集資金5.3萬元,慰問全縣白血病、尿毒癥、惡性腫瘤等大病患者共計42人。四是組織為14名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患者開展免費治療,免去醫藥費24.8多萬元。
(建始縣民政局 邱承蓉 伍媛)
山東省鄒平縣黃山街道黃西社區作為鄒平縣推動“互聯網+社區”的先行試點,率先建起了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實現了社區管理的網格化和信息化。社區的工作人員通過逐戶走訪,對3155位居民進行了身份、家庭、房屋等信息的采集并整理入庫,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對社區檔案、社會保障、社區網格等的信息化管理。此外,還對老人、兒童等受社區保障的人群及需要綜合治理的重點人群信息進行了登記和維護,實行單獨管理。
(鄒平縣民政局 侯加昌 李珊珊 霍偉偉)
近期,河南省安陽市民政局深入開展了“廉政文化進機關、進家庭”活動。局黨委書記、局長張雙獻為民政系統黨員干部講授了題為《好兒女出自好家風 好家風帶來好作風》的廉政黨課。同時,局扎實開展民政系統曬家風活動和評選“十佳”家風家訓活動,要求每名黨員干部結合自己的工作,回顧父母的諄諄教導和自己的成長經歷及下一代家風的傳承,用樸實的語言向大家展示自己家族的家風家訓故事。活動共收到家風家訓200余條,經過多個環節選出“十佳”家風家訓。此次活動受到全系統廣大黨員干部的一致歡迎,認為曬家風活動達到了傳承家風、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的效果。
(安陽市民政局 王國紅 劉海青)
近日 ,北京市出臺《關于開展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建設的意見》。《意見》指出,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是街道(鄉鎮)養老照料中心功能的延伸和下沉,具備日間照料、呼叫服務、助餐服務、健康指導、文化娛樂、心理慰藉等6項基本功能。建設按照“政府無償提供設施、運營商低償運營”的思路進行。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運營,推行驛站的連鎖化、品牌化運營。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可采取單獨設施建設模式,也可采取“主體服務區+加盟服務點”建設模式,并實行名稱、功能、標識全市“三統一”,它的運營主體為企業法人或民辦非企業法人,運營模式主要包括連鎖運營、單體運營、聯盟運營、PPP運營等四種方式。
(北京市民政局)
為進一步提高救助效益,縮短救助金發放時限,貴州省開陽縣民政局將小額臨時救助金審批權下放到鄉(鎮、社區)。對因火災、車禍、礦難、突發重大疾病等突發性意外事件造成基本生活暫時嚴重困難的家庭,臨時救助金額度在500元(含)以下的,由鄉鎮人民政府(社區服務中心)直接審批并將臨時救助金直接發放到救助對象手中。并預撥2至3萬元臨時救助金到每個鄉(鎮、社區),鄉(鎮、社區)按月將救助情況報縣民政局備案和核銷賬務。
(開陽縣民政局 謝敏 )
遼寧省丹東市民政局制定出臺《重大行政決策規則》,明確重大行政決策范圍、決策程序、決策跟蹤反饋制度和決策責任追究。《規則》中規定重大決策要堅持科學、民主、合法原則;要加強調查研究,為民主科學決策提供第一手材料;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廣泛聽取各級民政部門和社會公眾意見;對涉及全局性較大、專業性較強、影響面較廣的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在決策事項討論前,承辦處室(單位)應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就決策備選方案充分聽取相關領域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其在重大事項行政決策中的參謀作用。《規則》中制定了決策責任追究制度。明確行政決策責任部門和責任人,落實行政決策責任,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追究行政決策過錯責任。
(丹東市民政局辦公室)
四川省瀘縣民政局從民生實際出發,著力保障和服務民生,掀起一場“以黨章黨規、系列講話為指導,以做合格黨員為目標”的學習高潮。一是營造學習氛圍。建全小組學習周、支部半月談、黨組月會制度,設置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崗。二是建立長效機制。健全完善學習管理制度、督察制度、考核制度等考評體系,推進黨員干部學習教育的常態化、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三是實學真做樹模范。“一塊專欄亮承諾、一枚黨徽亮身份、一張工作牌亮崗位”,敢揭丑,找差距,開誠布公地找工作上的缺點、行動上的不足,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
(瀘縣民政局 劉朝俊)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奈曼旗民政局組織工作人員對退役士兵地方經濟補助發放落實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自查。自查表明,奈曼旗退役士兵地方經濟補助發放工作嚴格按規定的標準、按時足額發放到退役士兵的手中。2014年,為99名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共發放300.35萬元;2015年,為124名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共發放423.3萬元,以上資金全部通過一卡通形式社會化發放到位,切實維護了退役士兵的合法權益。
(通遼市奈曼旗民政局 寶如格吉瑪)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在轄區內的14個鄉鎮建立了救助點,建立網絡,制定制度,撥付經費,將流浪乞討救助工作從城市推進至農村。一是建立了“點線面”結合的救助網絡。在14個鄉鎮敬老院劃出專門區域建立流浪乞討救助服務點。為及時做好主動發現工作,把244個村的民政協理員確定為聯絡員,把1992個村民組的組長確定為信息員。及時做好主動發現工作。二是提供了“三位一體”的資金保證。每年從民政工作經費中,為每個鄉鎮撥付資金0.3萬元,用于鄉鎮對流浪乞討人員簡易暫時救助和村級對流浪乞討人員轉送費用。三是形成了“一條龍”操作規程。發現流浪乞討人員后與鄉鎮派出所聯系,查詢身份后送至鄉鎮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服務點;對精神障礙患者、傳染病人、危重病人等流浪人員,按規定將其送至定點醫院救助、康復;對于長時間無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滯留人員,做好長期供養工作,確保得到有效的救助。
(赤峰市松山區民政局 趙子天)
2016年3至6月,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對所有在冊低保對象進行全面復核,核準情況、摸清底數、精準認定。整個復核認定工作重點是做好因病致貧類低保家庭的審核,對病情穩定且近半年內沒有產生相關疾病費用證明、家庭支出超過家庭收入的,原則上按規定予以退保。另外對低保對象家庭成員去世、戶口遷移、已成年且未就讀大中專院校子女以及家庭生活條件好轉和民主評議未通過等對象也重點審核,不符合條件的要堅決及時退出。同時對低保對象長期公示制度和低保經辦人員、村(居)委會干部近親屬享受低保備案等制度的落實也作出了明確要求,對落實不到位的要求立即予以整改。
(銅陵市義安區 江向陽)
山西省晉中市救助管理站以“立足崗位盡職責,服務群眾轉作風”為主題,積極推進“黨員先鋒行”主題實踐活動,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近日,13名在職在崗黨員來到錦綸辦事處榮復社區,與轄區內13戶困難家庭結成幫扶對子,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通過實地入戶,了解他們的困難,還為他們送上了幫扶物資,幫助困難家庭鼓起生活信心。結對黨員們認真履行黨員義務,在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上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
(晉中市救助站)
日前,江蘇省蘇州市民政局、財政局聯合發出通知,明確蘇州市孤兒養育標準將于2016年7月1日起調整提高,福利機構集中養育孤兒標準從每人每月1920元提高至2080元,社會散居孤兒標準從每人每月1340元提高至1460元。為全面建立與蘇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與兒童發展需要相匹配的孤兒生活保障制度,2010年起,蘇州市建立了孤兒養育標準增長機制,按照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上年度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每年調整孤兒養育保障水平。本次提標將惠及全市福利機構集中養育孤兒491人,社會散居孤兒93人。
(蘇州市民政局 呂棟)
近日,甘肅省酒泉市民政局與酒泉市扶貧辦積極協調,共同對低保信息系統有關數據與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數據對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兩部門高度重視積極配合協作,做好對接,確定專人負責此項工作。二是做好低保信息系統數據的核實、更新,數據以第二季度為主,6月25日前完成農村低保、農村五保供養數據更新工作。三是做好低保系統數據導入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工作,按照導入說明程序、要求進行導入,7月20前完成導入工作。同時要求各縣(市、區)每季度第一個月的25日前將低保系統數據進行更新至最新,以便導入更新的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數據,以供業務使用。
(酒泉市民政局 石曉紅)
為了進一步加強養老服務機構管理,提升養老機構服務水平,6月6日,山東省棗莊市壇山街道組織街道民政、安監、食品藥品監管所、派出所,聯合區消防大隊、區民政局、區安監局、區食品藥品監管局等相關部門成立聯合執法小組,對轄區內養老場所開展安全隱患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執法小組著重對養老場所的運營資質、消防設施、安全管理措施、飲食衛生、用氣、用電等方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共檢查養老服務場所8家,排查安全隱患25個,并現場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沒有取得養老服務機構資格的2家養老場所當場下達現場處理措施決定書,責令其即日起停止營業。
(棗莊市嶧城區壇山街道 李佳法 張靜)
6月7日下午,以“迎端午節日,念詩人屈原,強愛國情感”為主題的河南省南樂縣民政局“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文化道德講堂拉開序幕。講堂通過唱愛國歌曲,講屈原故事,誦經典《國殤》,送吉祥祝福等環節,展示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一生心憂國家的偉大情懷。在引導大家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的同時,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推進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南樂縣民政局 張中雨 李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