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玉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天津 300052)
臨床化療廢棄物對護士的危害和管理
郭玲玉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天津300052)
化療廢棄物;護士;危害
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癌癥患者得以治愈或壽命延長,其中化療藥物的臨床應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相應的這一領域的化療廢棄物也逐漸增多。臨床護士,尤其是腫瘤專科護士因長期接觸化療藥物以及腫瘤患者,于是暴露于化療廢棄物中,若護理操作時不注意個人防護,很容易造成職業性損害。另外若醫院對化療廢棄物管理不善,排放或泄露到外界環境中,造成環境污染,必然會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加強化療廢棄物的管理迫在眉睫。本文查閱國內外相關資料和研究調查數據,闡述臨床化療廢棄物的主要來源和危害,了解目前臨床的處理現況,并結合現有問題,總結相關可行有效的方法和經驗。歸納總結如下。
1.1臨床化療廢棄物的來源目前臨床化療廢棄物的主要來源分為以下幾類:①配制、輸注化療藥物和分類處理時的醫用污染材料,例如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化療藥瓶、藥袋墊巾、一次性口罩、手套以及工作服等;②剩余或過期的的化療藥物等;③化療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例如廢棄衣服、被服等,此來源多被忽視。
曾有調查研究顯示,護士在配制化療藥物過程中,其周圍空氣能夠檢測出致癌物質原型,這些致癌物質經過呼吸道可進入護士體內,并在尿液中檢測出致突變物質,甚至持續5天才消失[1]。諸多大型醫院及腫瘤??漆t院成立了化療藥物集中配置中心(室),大大減少護理人員抗腫瘤藥物的職業暴露,但除藥物的配制環節外,護理人員接觸含抗腫瘤藥物的輸液器和空瓶時,例如靜脈注射前排氣、排氣時針頭銜接不緊、輸液時從輸液管銜接處外溢的藥液等,均可造成危害[2]。另外在護理腫瘤患者時,仍有可能接觸到化療廢棄物。
1.2臨床化療廢棄物的危害臨床化療廢棄物的主要成分是細胞毒性物質,這種成分危險性大,不僅能殺死腫瘤細胞,同樣能殺死正常細胞。例如環磷酰胺、阿霉素、鉑類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作用,可導致白細胞下降,血小板降低,中性粒細胞凋亡率升高。護士在配制過程中,通過皮膚、呼吸道侵入人體,長期接觸化療藥的護士有潛在發生癌變的可能。研究顯示,長期接觸化療廢棄物的臨床護士,有42%存在外周血細胞下降,33%存在外周血血小板下降,同時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凋亡率明顯高于無化療藥物接觸者[3]。
有研究顯示,若化療廢棄物管理不善,比操作不小心導致藥物溢出造成的污染更甚,危害更大[4]。
1.3臨床化療廢棄物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
1.3.1臨床化療廢棄物的分類、集中收集處理美國醫院藥劑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Hospital Pharmacists,ASHP)對化療廢棄物管理有明確規定,要求與其他醫療廢棄物分開收集,需存放在有特殊標識的厚塑料袋及防漏容器中,且容器要加蓋[4]。化療廢棄物及受其污染的物品,例如拭子、管子、毛巾應用防滲防漏的密封袋包裹后置入密閉、堅固、防漏的容器內,同時標明“化療廢棄物”;受污染的銳器物,例如一次性注射器針頭、化療藥物空瓶等,應放入指定標明“化療銳器物”的堅固密閉容器中,且容器加蓋。若偶然發生泄漏,須用吸濕紙或清潔紙巾進行處理,此過程產生的污物也應按化療廢棄物處理。醫護人員使用防護服也需經高溫處理及時更換[5],避免交叉感染。
1.3.2化療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物品的處理研究顯示,化療患者使用過的器具及其排泄物等會殘留有小劑量的化療藥物分子,如果不注意防護,很容易被動吸收[6]。因此處理48 h內接觸過化療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或者血液時,必須穿隔離衣、戴手套;被污染過的床單等應單獨洗滌;化療患者使用的物品應先用熱水沖洗2次,再與其他患者的分開收集、配送,采用化學降解法單獨消毒、洗滌。化療患者的污染物應用1:5000的“84”消毒液浸泡5 min,用具專人專用,使用的盥洗池、馬桶要用清潔劑和熱水徹底清洗[7]。醫院處理化療藥物污水,應先在院內污水處理系統中對細胞毒劑進行滅活或化學破壞后,再排入城市下水系統[7]。
2.1臨床化療廢棄物管理的現況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國外已經開始重視對化療廢棄物的處理,2003年6月我國頒布了《醫療廢棄物管理條例》,同年8月公布了《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棄物管理辦法》[8]。但是有些醫院未認真貫徹和落實這些管理條例,一些基層醫療機構由于對化療廢棄物管理不規范威脅著醫護人員的身體健康。現階段我國主要采用高溫蒸汽、化學消毒、微波消毒、高溫熱處置等技術處置醫療廢物,并出臺了《醫療廢物集中焚燒處置工程技術規范》、《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容器和警示標志標準》等一系列相關的法規條例[9]。但是其中缺乏健全與完善的化療廢棄物管理的相關制度與規范,因此亟待解決。
2.2原因分析
2.2.1化療廢棄物管理條例不健全目前現有法律及法規中有關化療廢棄物管理條例內容較少,缺少管理制度、操作程序、防范預案及應急預案等相關細則。
2.2.2領導重視不到位,監管力度不夠大部分醫院對化療廢棄物的管理實行的是分散式管理,化療防護設備不齊全[10],這說明醫院對臨床化療廢棄物危害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缺少遠離并預防化療廢棄物侵害的相關教育。臨床科室缺乏專職醫療廢棄物的管理人員,多為監職,但這些管理人員又多半敷衍了事、管理工作責任心不強,同時多為年齡偏大、專業知識水平較低者,造成執行制度不規范等,甚至因為疏漏環節給科室醫護人員自我保護帶來負面影響[11]。
3.1制訂并嚴格執行化療廢棄物管理制度及細則制訂并嚴格執行,包括本科室人員的管理制度、操作間的管理制度、出入凈化區域的管理制度、藥物核對的管理制度、缺陷管理制度、消毒隔離制度以及檢菌制度等,凈化控制系統的操作程序、進入凈化區域的清潔消毒更衣程序、生物安全柜的清潔消毒程序、藥物的核對程序、配置化療藥物的操作程序、化療藥物外溢的防范預案及應急預案。
3.2提高相關管理部門對臨床化療廢棄物管理的重視程度提高相關管理部門及醫療機構對臨床化療廢棄物管理的重視程度迫在眉睫,只有認真履行相關法律及法規,明確和完善臨床化療廢棄物的具體管理細則,定專人配藥和專人注射的管理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化療藥物接觸面和暴露人數,有利于環境保護和護士健康維護[12]。
3.3提高自我防護意識,落實護士保健措施雖然臨床化療廢棄物存在一定的職業危害,但如果醫護人員具有充分的自身防護意識,并能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可將相應的危害降至最低。曾有研究發現,加強腫瘤科護士對化療藥物的危害的職業安全教育和管理,能有效控制??谱o士在職業暴露過程中可能帶來的危害,保障她們的安全和身體健康[13]。因此強化腫瘤??谱o士的職業暴露相關的專業防護培訓知識,提高自身防護意識,在接觸或處理化療廢棄物時需做好自身防護準備,穿戴口罩、帽子及手套。
醫院應加強落實護士的保健措施,為醫護人員建立健康檔案,尤其是腫瘤專科護士,定期(至少每隔6個月)進行系統查體,取血檢查肝腎功能、血常規以及免疫功能等,檢查尿液等,一旦發現問題立即調離,并且給予相應治療;對于孕期醫護人員應避免接觸化療廢棄物,以免引起胎兒畸形;不可避免需接觸化療廢棄物的醫護人員需注意增強個人機體的防御與耐受能力,首先注重飲食調養,例如多食高蛋白或完全蛋白食品以及富含B族維生素和大量維生素C的食物,其次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7];定期組織醫護人員學習心理健康知識,調整自我心態,學會有效應對壓力、減輕壓力的的方法,如:聽音樂放松、疏泄、自我暗示、體育鍛煉等[2]。
臨床化療廢棄物的管理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認真貫徹和落實醫療廢棄物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和完善化療廢棄物的具體管理細則及應急預案,同時提高管理者對化療廢棄物的管理重視程度,使其規范化。正規化,將危害防患于未然。
〔1〕李玉玲.化療藥物對腫瘤科護士的職業危害與防護[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4):46-48.
〔2〕王爽.化療藥物對腫瘤科護士的危害與職業防護[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4):745.
〔3〕劉璐.腫瘤科護士的職業危害及防護[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5):1202~1203.
〔4〕邱想英.化療廢棄物的危害及管理[J].全科護理,2011,9(31):2880-2881.
〔5〕柯昌云,黃霞,劉瑞,等.腫瘤科新護士上崗前進行化療防護培訓的實施與體會[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2,10(2):68-69.
〔6〕黃曉林.化療藥物對腫瘤科護士的職業危害及防護措施[J].全科護理,2015,13(12):1121-1123.
〔7〕李阿麗,孫丹紅,李阿美.護士在化療防護中存在問題分析與對策[J].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2011,9(4):20.
〔8〕金曉文.醫院醫療廢棄物管理及其處理[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11):76.
〔9〕疏義林,洪培,張守德,等.湖北省安陸市醫療廢物處置現狀及對策[J].現代醫藥衛生,2015,(24):3843-3845.
〔10〕王梅,韓甜甜.化療藥物在護理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和對策[J].中國藥物警戒,2010,7(12):733-735.
〔11〕梁道寶.醫療廢物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8(4):159.
〔12〕曹納納.腫瘤醫院護理人員化療職業防護現狀調查研究[D].河南大學,2012.
〔13〕劉瑞芝,謝立瓊,陳建芳.化療藥物對腫瘤科護士的職業暴露調查及防護策略[J].中國醫學導報,2011,8(8):129—133.
(2015-09-24收稿,2016-03-29修回)
R192.6
B
10.3969/j.issn.1006-9143.2016.08.047
1006-9143(2016)04-0362-02
郭玲玉(1984-),女,護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