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文藝精品創作生產是文藝工作的骨干工程,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課題組在對鹽城文藝精品創作現狀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就如何通過創新機制,促進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的繁榮和發展,提出初步構想。
一、鹽城文藝精品創作的實踐成效與制約因素分析
近年來,鹽城市廣大文藝工作者按照“二為”方向、“雙百”方針,以“五個一工程”為龍頭,以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為突破口,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在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投入為時代書寫、為人民謳歌的藝術實踐中,全力打造和推出文藝精品,創作了一大批符合時代特色、深受群眾歡迎的作品。舞臺劇生產方面,現代淮劇《小鎮》獲第二屆江蘇藝術節優秀劇目獎和省第二屆江蘇省文華大獎;鹽城市雜技團雜技劇《猴·西游記》在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連演27場,受到西方主流社會和眾多媒體的熱烈追捧;《“扇舞丹青”——頭頂技巧》獲第十五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金獅獎;原創舞劇《烽煙桃花飛》參加國家公祭展演。影視劇生產方面,動畫電影《龍之谷:破曉奇兵》和《大圣歸來》登陸全國院線,收獲不俗票房;電視劇《只要你過得比我好》、電視動畫片《麋鹿傳奇》獲省“五個一工程”獎,電視劇《我的絕密生涯》、紀錄片《新四軍1941》在央視黃金時段播出,動漫電影《美麗的森林》首沖奧斯卡動畫短片獎。文學創作方面,《被翻譯了的意向》、《紀念日》、《初戀》等作品獲紫金山文學獎,《肩上的童年》獲冰心兒童圖書獎。其他藝術門類方面,水粉作品《兄弟》獲第十一屆全國美展金獎,廣播劇《趣訪“豬聯網”》、歌曲《大豐·美麗神奇的地方》獲省“五個一工程”獎。
鹽城市的文藝精品創作生產雖有所建樹,但與先進地區相比、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比、與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相比、與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的目標要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經典作品不多。一般性題材、小的藝術門類創作多,大題材、大制作、大投入的經典作品少,能夠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重大影響、得到一致好評的優秀作品還不多。二是創作門類不平衡。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的不平衡現象還較為嚴重,傳統的淮劇、雜技較多,而電視劇、電影等相對薄弱。三是“雙效”成果不明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缺乏有機統一,文藝精品惠及群眾、獲得市場效益的能力還不強。四是社會力量參與度不高。目前精品創作仍然依靠劇團、演藝集團等單位,其他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文藝精品創作的積極性還不高。
以上問題的存在,其制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的投入不夠。文藝精品作為一種勞動產品,與物質產品一樣,具有一般商品的屬性。但文藝精品又是一種精神產品,它不僅具有商品屬性,還具有意識形態的公共品屬性。公共品是由公共部門提供用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務,公共部門的供給能力決定了公共品的產出效果。這幾年,鹽城用于文化發展的投入雖逐年增加,但與蘇州、無錫等市相比,與鹽城市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的需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投入的不到位導致了文藝精品供給的不到位。其次,文藝創作人才隊伍不強且分布不均衡。文藝創作生產方式分為個體勞動和集體勞動。鹽城當前以淮劇、雜技等傳統精品為主,都是強調個體勞動,而存在薄弱短板的電視劇、電影等則以集體勞動為主。雖擁有眾多創作人才,但絕大多數是傳統的個體勞動者,集體勞動的文藝人才相對缺乏,如在戲劇、電視劇方面鹽城尚無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一流劇作家、導演、演員等;在文學方面尚無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一流小說家、散文家、詩人等。同時,鹽城還缺乏有實力的藝術策劃人、藝術評論人,文藝精品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人才,這些人才都是鹽城開展文藝精品創作和生產不可缺少的促進力量。再次,文藝作品的社會效益呈現不足。在文藝創作生產的效益追求上,不僅要具有社會效益,還要兼顧經濟效益。有些文藝作品雖然具有較好的宣傳示范效果,但是缺乏市場調研,與大眾消費需求不適應,導致叫好不賣座,依靠政府資助等才能進行展演;有些文藝作品片面追求點擊率、發行量等直接關系經濟效益的指標,偏好于吸引人們的眼球,沒有發揮好應有的文藝導向功能。
二、創新文藝精品創作生產機制的對策
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的數量和水準,不僅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文化軟實力,彰顯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也體現一個城市的品位和形象。當前,文藝工作的對象、方式、機制出現了許多新特點,文藝創作生產的格局、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要求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創新機制,才能形成不斷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動局面。
1.創新創作引導機制。重視對文藝創作生產的引導,利用文藝形式傳播正確的思想觀點、表達積極的價值導向、闡明政府的政策方針、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是不同國家、不同政黨的通行做法。我們黨歷來重視文藝創作生產引導,這是我們黨領導文藝工作的重要內容和基本經驗,體現了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文化自覺。一是堅持價值把關引導。能否把握好文藝創作生產價值導向,直接關系我們黨的文藝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各級文藝主管部門應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地履行好“守門人”和“把關者”的職責,在創作報審、宣傳推介、播映展演、出版銷售等環節嚴格程序、科學管理。把好準入關,堅持質量標準,劃好紅線、守住底線,決不給錯誤文藝思潮和不良文藝作品提供傳播渠道,從而營造有利于文藝繁榮發展的良好環境。二是堅持創作規劃引導。創作規劃引導是精品生產的龍頭和基礎。創作文藝精品,不能光靠“海撈”,還需有的放矢、精準發力、科學規劃。著眼中國夢,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鹽城實踐,圍繞決勝全面小康的鹽城故事,規劃一批反映社會生活、記錄時代風云,追夢、筑夢、圓夢的作品。著眼“一帶一路”,做好歷史、民族題材規劃,推出一批可傳承、可交流,具有絲綢之路藝術特色的原創精品。著眼“十三五”,做好中長期規劃。根據各藝術門類的創作生產規律,瞄準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國家級獎項,推動創作一批有筋骨、有溫度、有道德、藝術感染力強的精品力作。著眼補齊創作短板,做好專項規劃。鹽城市的電影、動漫、交響樂等藝術門類,無論是影響力還是獲獎數目上,都與淮劇、雜技等優勢藝術門類有一定差距,要針對工作短板和弱勢門類,逐項突破、拉長短板、整體提升。三是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引導。文化精品創作不僅要重視藝術規律,還要把握市場導向,始終堅持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把市場需求與創作方向統一起來,把增值效益和創作質量統一起來,通過“資本”來鏈接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消費等多個環節,凝聚人力、物力、財力,做到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抓共贏。
2.創新人才管理機制。人才是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的根本。繁榮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必須要把文藝人才培養、文藝隊伍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名家大師和領軍人物,培養一批有潛力、有活力、崇德尚禮的青年才俊,深耕造就人才、發現人才、推出人才的豐厚土壤,形成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拔尖人才不斷涌現、各類人才共同進步的人才建設機制。一是大力引進高層次文藝人才。種好梧桐樹,招引金鳳凰。大力實施宣傳文化系統“百名青年優秀文藝人才引進計劃”,深入實施“515”人才計劃,打破體制框框的禁錮,跳出地域限制,采取簽約、項目合作、知識產權入股等多種方式面向省內外乃至國內外分批引進緊缺人才、高端人才,把優秀的文藝創作人才充實到鹽城市專業創作隊伍中來,努力造就一批文化名家、領軍人物和優秀年輕人才。二是注重本土文藝人才的培養。以“五個一批”人才、青年文化人才培養工程為龍頭,整合高校、媒體、演藝團體、研究院所等文化機構的文藝創作力量,組織實施文化名人名品工程,加大對鹽瀆文化新人培育力度,努力培養一批專業過硬、門類齊全的藝術家。創新培養傳統人才,推進全市雜技資源整合,與高校合作辦好“魯迅藝術學?!比瞬呕?,培養淮劇和雜技專業人才,做大做強市演藝集團(省淮劇團、市歌舞劇院)、省雜技團、市淮劇團等專業院團。突出拔尖人才和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專門技術人才的培養,同時發揮好名家大師、文藝骨干的傳幫帶作用,造就一批名副其實的著名藝術家,推出一批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加強人才挖掘,善于發現具有特殊文藝才能、良好文藝天賦的草根藝人、民間高手,將他們納入文藝人才培養管理的體制中來,幫助他們駛入成名成家的快車道。三是營造良好創作環境。關心尊重文藝工作者,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尊重他們的藝術創作,切實提高生活待遇,特別是高端緊缺型人才和一線人才的生活待遇。對引進的高層次優秀文藝人才,開辟綠色通道,實行特事特辦的方式,從優從快解決住房、戶籍、子女上學等問題,幫助文藝人才解決后顧之憂,專心從事文藝創作。通過優化文藝人才服務環境,積極營造惜才、愛才、用才的良好氛圍,使鹽城成為各方文藝人才向往、喜愛、留駐的熱土。
3.創新評價激勵機制。一是完善評價標準。要強化“群眾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相統一的評價標準,將“草根需求”、“精英訴求”和“市場要求”結合起來,形成科學的評價標準。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是文化產品創作生產須臾不可偏離的基本遵循。人民群眾是文化產品的最終評判者,要堅持把群眾認可度、滿意度作為評價作品的重要標準。根據這個標準,我們在評價作品的實踐中,必須科學合理地設置反映市場接受程度的發行量、收視率、點擊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標,既不能將這些指標絕對化,從而忽視作品的格調品位;又不能忽視市場信息甚至簡單否定這些量化指標,無視社會需求和群眾需求,以至于作品乏人問津、束之高閣。二是健全公開、公平、公正的評獎體系。文藝評獎不像體育比賽誰高誰快一目了然,文藝評獎帶有很強的主觀性,能不能把獎評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規則。國內外實踐證明,制定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規則并嚴格執行,是提高文藝評獎質量的不二法門。規則可以說是文藝評獎的關鍵。正確處理好領導評價、專家評價和群眾評價之間的關系,將觀眾的接受度和滿意度作為評獎的根本標準,將演出場次和票房收入作為衡量社會影響的客觀指標,使評獎成為推動文化產品更好地面向市場、為人民群眾服務的重要調控手段。通過提高獎項的權威性和公信度,切實發揮評獎在引導和推動優秀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方面的積極作用。三是創新文藝創作生產激勵扶持辦法。出臺激勵扶持政策,設立專項引導扶持資金,加大對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的資助扶持力度。扶持額度根據題材厚度、投入總額、預期影響力等分重點支持、一般性支持和引導性支持三個層次進行資金扶持。對于在全國或國際重要平臺展示,在全國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的電影、電視劇、舞臺藝術作品、廣播劇、歌曲等文藝產品,給予額度不等的額外獎金獎勵。
4.創新運行保障機制。鼓勵文藝精品創作生產,運行保障機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條件。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加大各級財政部門對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及相關基礎性經費投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以投資、捐贈、參股入股等方式參與文藝精品創作和生產,逐步形成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相結合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充分發揮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舞臺藝術精品扶持資金等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每年從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舞臺藝術資金中,安排一定數額,采取項目補貼、貸款貼息和獎勵等辦法,扶持重點文藝精品創作項目。探索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市場化運作新路徑,支持作家、藝術家以無形資產參與多元化創作生產投入。二是整合各方力量。繁榮文藝精品創作生產,不是一局一域的事情,必須動員方方面面的力量廣泛參與、形成合力。各級黨委宣傳部門必須發揮統籌指導作用,牽頭抓總、整合資源,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做好文藝工作。各級黨委、政府相關部門必須抓好中央和省支持文藝發展政策的落實落地,制定各條線的具體措施。各級文聯、作協作為黨聯系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要不斷改進工作機制和方法手段,切實履行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管理、自律維權的職能,真正成為文藝工作者之家。三是規范創作環境。嚴格規范執行、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文化建設、文化管理的法律法規,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當前文藝領域的各種侵權行為進行梳理,研究哪些需要通過健全法律法規來約束,哪些需要通過完善政策制度來規范。開展地方文化立法,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針對文藝創作生產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根據文藝繁榮發展的現實需求與長遠趨勢,把我們黨關于引導文藝創作生產的政策主張上升為法律規范。大力推進文化法規的貫徹落實,全面推進文化領域依法行政,加強文化市場管理、“掃黃打非”、文藝創作報審、文藝產品播映展演等方面的執法和監管,依法依規凈化文化市場,懲處侵權行為,維護文化市場秩序,規范文藝創作生產活動,保護好文藝創作生產者的權益和熱情。
〔本文系鹽城市政府社科獎勵基金項目成果〕
(作者單位:中共鹽城市委宣傳部;課題組成員:薛萬昌、唐文健、陳雯、王粉所、蔡躍)
責任編輯: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