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淼
分享中的“小確幸”
呂淼
分享經濟的前景是不容置疑的,盡快摒棄燒錢火拼的死循環模式,需通過服務優化、模式創新、人群細分等方面找到一條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形成多方共贏的良性循環
最近,同事迷上“衣二三”在線服裝租賃服務APP。就她而言,每月僅需花費499元,就可以更換不同的服裝,置裝費用僅為原先年均水平的1/4,直呼太劃算了。
“衣二三”這類APP正是當下分享經濟的縮影,本質上依舊是陌生人之間的信任,也算是鋼筋水泥世界的一點慰藉。生活在快節奏的現代城市,很難想象如果有一天身邊沒有網絡、沒有手機,離開微信、email等軟件重新提筆寫信,也很難掩蓋搭上車、約上飯之類的“小確幸”。“剩余、需求、匹配”,幾個經濟學上的關鍵詞,通過移動互聯網媒介提供置換、共享、體驗等服務,吸引了一大批年輕的中產階層人群,將原先低效零散的閑置交易轉變為高效規模的分享經濟。
隨著滴滴快車、小豬短租、閑魚等APP成為時下流行,分享經濟慢慢開始為普羅大眾所熟悉。它們的興起或將產生以下三個方面的影響:
首先,對城市居民生活消費帶來便利。分享經濟無意間給我們的衣食住行玩樂都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物盡其用”實現廢品二次利用,“滴滴出行”讓閑散社會車輛對接用車需求,“小豬短租”讓大城市閑置住宅資源與短租需求對接,“微鳥”讓語言學習變的更為便捷……智能手機和網絡支付的普及加速了分享經濟發展。今年前3季度全省網絡消費相當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0.6%,比去年同期提高6.5個百分點。高效便捷時尚等逐步成為分享經濟的代名詞,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鐘愛。
其次,對傳統企業發展模式形成挑戰。憑借強大信息處理能力,互聯網巨頭企業的介入或將加速零售行業和服務行業變革,直至推動整個供應鏈體系深刻變革,同時也在營銷方式、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等方面給傳統企業帶來無形壓力。以汽車制造企業為例,吉利汽車最近推出的“曹操專車”結合低碳經濟和網絡約車兩種新興事物,從研發設計、人員管理到宣傳推廣,都有單獨的分工條線,有效推動傳統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目前,一批專門為這類傳統制造企業做定制和分工的下游企業,助推整個供應鏈協同合作,實現傳統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高度融合發展,這給傳統企業既敲響了警鐘,更帶來了機遇。
再次,對市場配置效率帶來提升。浙江最近出臺價格機制改革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17年,浙江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基本放開”“到2020年,市場決定價格機制基本完善,科學、規范、透明的價格監管制度和反壟斷執法體系基本建立,價格調控機制基本健全”,這無非是分享經濟市場化進程的一大利好。長期以來市場機制的扭曲,除了有政府的直接干預之外,還存在大量市場失靈因素,但伴隨著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大量數據的收集、儲存、分析、處理及其應用變得更加方便,多數決策行為將逐漸基于數據和分析而做出,其包容性將使信息孤島現象大幅消減,資源配置將更為優化,從而給分享經濟提供一個更為完善的技術體系、創新資本和制度氛圍。
然而,當前分享經濟依舊面臨著兩大挑戰。一是居民收入增長放緩或導致共享服務行業需求短期減少。今年前3季度,浙江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速均低于GDP增速,短期內共享服務的消費或有所減少;二是體制機制尚待完善,惡性競爭、信息泄露、監管乏力等風險頻發,如網約車壟斷經營、司機違規等現象屢見不鮮,分享經濟頗有變味嫌疑。
目前看來或許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確保分享中的“小確幸”時時有。一方面,企業間應不斷創新分享商業模式。分享經濟的前景是不容置疑的,盡快摒棄燒錢火拼的死循環模式,需通過服務優化、模式創新、人群細分等方面找到一條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形成多方共贏的良性循環。另一方面,政府應完善網絡監督機制。加強工商、質監、物價、稅務、金融等方面的對接和監管,優化分享經濟市場環境,消除無序競爭、破壞行業公平發展等隱患。
作者單位:浙江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