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東風吹,戰鼓擂
本刊評論員
從規劃綱領到專項規劃,浙江“十三五”時期的發展道路清晰可見。東風已吹、戰鼓已擂,唯有不忘初心,堅守前行
專項規劃是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定領域為編制對象的規劃,是總體規劃在特定領域的細化,也是政府指導該領域發展以及審批、核準重大項目,安排政府投資和財政支出預算,制定特定領域相關政策的依據。磨刀不誤砍柴工,制定各個領域的專項規劃是“十三五”時期開好局起好步的關鍵一環,是為浙江未來五年發展中的薄弱環節、重點領域、關鍵問題等提前設定具體可操作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
在全面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十三五”時期的浙江發展充滿機遇和挑戰。從外部環境看,全球連接性更為緊密,恐怖主義、地緣政治、他國貨幣政策等都有可能對國內乃至省內的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而我國經濟呈現L型走勢,下行壓力依然不減。但從浙江看,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已為經濟轉型升級找準了跑道,浙江也因此更有信心和底氣全面布局“十三五”。上半年,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統領下,浙江已陸續出臺了近20個專項規劃。
海洋港口:四個全球一流。《浙江省海洋港口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要打造“四個全球一流”(即全球一流現代化樞紐港、全球一流航運服務基地、全球一流大宗商品儲運交易加工基地、全球一流港口運營集團)目標,并提出到2020年全省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2.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2900萬標箱以上、力爭3000萬標箱,其中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力爭達到10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2600萬標箱以上。
信用體系:“信用浙江”。《浙江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浙江省要建立與現代治理體系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社會信用體系。明確了浙江信用建設在政務、商務、社會和司法四大重點領域32項具體建設任務,構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機制、信用信息系統建設機制、信用信息應用機制、信用聯合獎懲機制、誠信教育和誠信文化宣傳機制等五大運行機制,提出綜合創新示范工程、信用標準體系建設工程、小微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程、征信機構培育工程、發展改革領域應用示范工程、信用地理信息工程、社會信用滿意度評估工程等七大重點工程,首創信用建設指標體系。
循環經濟:綠色循環轉型。《浙江省循環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圍繞九大領域、打造九大載體、實施十大工程,力爭到2020年,資源循環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循環型產業體系初步建立,循環型社會建設取得新的進展,循環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萬元GDP能耗達到國家下達水平,萬元GDP用水量下降到35立方米,單位建設用地生產總值提高到32萬元/畝,為創建全國循環經濟示范省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商貿流通:現代流通強省。《浙江省商貿流通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浙江商貿流通業要在“十三五”時期實現“現代流通強省”的目標,按照“開拓大市場、發展大流通、推進大開放”總要求,以“率先全面轉型升級”為主線,堅持改革創新驅動,加快內外市場、城鄉區域、線上線下融合;推動流通渠道、流通業態、流通主體、流通平臺、流通設施和流通治理全面升級,把浙江建設成為國際商貿功能區、美好生活服務先行區和國際電子商務中心。
另外,還有涉及服務業發展、現代農業發展、新型城市化發展、低碳發展、文化發展、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等多個專項規劃或已通過評審或已印發。從規劃綱領到專項規劃,浙江“十三五”時期的發展道路清晰可見。東風已吹、戰鼓已擂,唯有不忘初心,堅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