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柏成?。ㄖ猩酱髮W資訊管理學院 廣東 廣州 510006)
?
初創時期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大學圖書館長聯席會
廖柏成(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廣東廣州510006)
香港特別行政區大學圖書館長聯席會(以下簡稱聯席會)成立于1967年,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為創始會員,從此兩館開始進行館際合作及資源共享。1972年,理工學院圖書館加入,合作項目及模式較過往多元化,聯席會的運作亦建立了規范。這些經驗及成果對香港高等院校之后的圖書館合作及資源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香港特別行政區大學圖書館長聯席會 資源共享
香港的高等教育始于1911年成立的香港大學(以下簡稱港大),港大圖書館于1912年正式開放給師生使用[1],當時香港只有這一所大學圖書館,根本不存在圖書館聯盟或合作的狀況。
香港高等教育于1963年發生了變化,香港中文大學(以下簡稱中大)在這一年成立,中大圖書館系統(以下簡稱中大圖書館)亦于同年開始運作[2]。兩所大學及其圖書館皆接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niversity Gran ts Committee)(以下簡稱教資會)的撥款資助。教資會希望兩所大學圖書館可以合作及善用撥款,因此,1967年兩所大學接受教資會建議成立大學圖書館聯合咨詢委員會(Universities Joint Libraries Advisory Committee,簡稱UJLAC)。該委員會名稱曾作多次更改,現稱香港特別行政區大學圖書館長聯席會(Joint University Librarians Advisory Committee,簡稱JULAC)(以下簡稱聯席會)。
殖民地時代的香港大專教育制度多借鑒英國的經驗,教資會的設立是基于1964年立法局議員在預算案辯論中所提出的建議,議員認為香港應設立一個與英國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相若的委員會,就大學的設施、發展與財政需要,向政府提供意見[3]。于是,教資會在1965年10月正式成立,其原則和工作以英國的模式為依歸,向政府就大學的發展和所需經費提供意見[4],因此教資會對大學如何使用撥款有最終的決定權。
同時,教資會建議兩所大學成立一個小組作為圖書館合作的橋梁,該建議亦獲得港大校長樂品淳教授(Professor Kenneth Ernest Robinson)及中大校長李卓敏博士的支持,因此兩大圖書館開始相互合作。1966年12月16日,由中大校長發出通告,在兩所大學校長組成的大學校長會(Heads of Universities Committee,簡稱HUCOM)之下設立聯席會[5],其是一個正式組織。1967年2月1日召開的大學校長會再一次確認聯席會的成立,并為聯席會定下3項權利及責任:第一,作為一個聯絡機構討論兩所大學圖書館的行政措施;第二,對于圖書館政策向大學校長會作出建議及提交報告;第三,至于合作細則及合作方式由聯席會自行決定。
兩位大學圖書館館長出任聯席會委員,有需要時會舉行會議并以聯署的書信或報告形式向大學校長會匯報工作進度,該文件需要呈送給每位大學校長[6]。
聯席會自1967年開始運作,香港大學圖書館資源共享合作也從此正式開始。1967年至1983年為聯席會的初創時期,除了香港理工學院圖書館(以下簡稱理工圖書館)于1973年加入成為會員外,聯席會的運作及資源共享模式幾乎沒有改變;到了1984年,香港政府對高等教育作大規模改革,聯席會才有了重大的轉變,進入另一發展階段。
1967年,聯席會成立時名為大學圖書館聯合咨詢委員會;1972年,香港理工學院納入教資會管轄,教資會改稱為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University and Polytechnic Grants Committee,簡稱UPGC),1973年,理工圖書館加入聯席會,聯席會基于教資會建議更改名稱,于1978年更名為大學及理工圖書館聯合咨詢委員會(Universities and Polytechnic Joint Libraries Advisory Committee,簡稱UPJLAC)[7]。
聯席會于1983年1月通過會議議決,因英文簡稱UPJLAC不易發音,英文名稱改為Joint Universities & Polytechnic Libraries Advisory Committee,簡稱為JUPLAC[8]。
自1984起,香港浸會學院、香港城市理工學院、香港科技大學及嶺南學院的圖書館相繼加入聯席會。1994年,香港理工學院和香港城市理工學院升格成為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教資會于同年11月恢復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名稱,聯席會亦跟隨教資會于1995年3月將英文名稱改為Joint Universities Libraries Advisory Committee (JULAC)[9]。1996年,香港教育學院納入教資會管轄,其圖書館因而獲邀加入聯席會。
2002年,大學校長會指示,將聯席會更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大學圖書館長聯席會”,英文名稱為Joint University Librarians Advisory Committee,簡稱為JULAC[10]。
聯席會于1967年成立并開始運作,雖然舉行過會議,但只被視作非正式的交流,并且沒有保存會議記錄,對于部分重要的決定,館長們以書信形式交換合作意見,即使1973年理工圖書館加入,會議形式仍沒有改變[11]。
1977年6月6日,會議形式產生了重大改變,港大圖書館館長賴定仕先生(Mr. Henry Anthony Rydings)、中大圖書館館長簡麗冰博士及理工圖書館館長貝勵敦先生(Mr. Barry Lawson Burton)于中大圖書館舉行會議,確立了聯席會定期召開會議的制度,并由各位館長輪流擔任秘書為會議作記錄,第一次會議記錄由理工圖書館館長貝勵敦先生負責記錄[12]。成員館均同意會議記錄以點列式及一頁紙的篇幅為限,記錄將被呈交大學校長瀏覽,如校長們需要進一步了解討論細節,聯席會會再呈交補充文件。當時并沒有選舉主席負責主持會議,每次會議在不同的成員館內進行,各成員館同意在每次會議前提交議程相關參考資料,以便各成員館在會議前清楚了解各討論事項的細節;如需要向教資會或大學校長會呈交報告時,聯席會的報告以聯署的方式被提交[13]。
教資會的教育政策及理念對大學的運作及發展具有指導作用,根據教資會對香港高等教育政策的轉變,本文將聯席會由1967年至1983年的合作歷程視為聯席會在初創時期的發展。
教資會于1976年12月發表的報告中指出,自1965年開始,大專圖書館的設置對大學及其學生十分之重要,主要有3個原因:第一,香港除了大專圖書館外,其他圖書館對學術研究支持不足;第二,在香港由于圖書及期刊大部份都是外國進口,采購圖書及學術期刊的價格昂貴,香港書價往往較原印刷地貴60%,而香港的大專生普遍來自清貧家庭,所以其對大專圖書館的使用量較英國及北美地區的大專學生多;第三,香港大專生的家居環境普遍較差,沒有理想的空間進行研究及溫習,所以其對使用圖書館的需求十分殷切[14]。
因此,聯席會成立后,中大李卓敏校長給裘開明館長的指示是,希望兩大圖書館可以盡快開展合作,李校長與港大樂品淳校長均同意教資會的政策,并贊成教資會的建議,決定成立委員會統籌兩校圖書館購書及學術期刊的協調事宜,除此之外,教資會亦建議兩大圖書館可針對圖書交換、館際互借以及教職員與學生互訪的項目作出協調及合作[15]。
對于教資會要求大專圖書館加強支持學術研究及善用資源的建議,香港美國圖書館館長歐陽淑珍及中大圖書館館長簡麗冰于1975年撰文指出,大專圖書館已開展了館際互借及圖書交換的合作,在采購較昂貴的圖書或期刊時會先通知對方,減少復本的采購,并構想建立圖書及期刊聯合目錄,達致加強館藏互補及減省復本購買[16]。
1981年,簡麗冰館長的論文總結了聯席會在初創時期的7項合作及成果[17 ]:
(1)合作采購。這方面的合作一直受到教資會及聯席會的重視,只是合作的方法與現時的合作采購有些分別。當時并沒有固定的合作協議,但當有其中一所圖書館要購買一些很昂貴的數據庫時,在決定購買前都會先與其他成員館商議,若其他成員館已有該數據庫,別的成員館便不會購買該數據庫,以免造成浪費。當時合作購買的對象主要是較昂貴的光盤數據庫及縮微數據等。
(2)圖書館資交換。大學行政部門、大學出版社、各學系皆有大量的學術出版物,一般在刊物出版后都會免費贈送給所屬學校的圖書館,但其他大學圖書館則需要付費購買,因此,各圖書館將此等復本數據互換便可以節省不少購書經費。
(3)館際互借。此服務在西方中世紀年代的圖書館已經存在,這也是聯席會的重要合作項目。在20世紀70至80年代,由于需求并非太頻繁,各館透過信差,于每個星期三在理工圖書館進行互借服務的數據交換,其中包括信件、圖書及文件數據,每周一次的數據互換已能滿足當時的需求,各館交換數據的數量亦大致相若。
(4)開放各館的閱覽權。雖然館際互借已經可以幫助教職員獲得大部分所需的圖書及資料,但聯席會認為部分教職員仍是有需要到訪其他大學圖書館搜集數據,如查看一些不被納入館際互借的特藏圖書、期刊或查詢數據庫等。教職員需向其所屬大學圖書館申領許可證,領取證件后可以到訪其他兩所圖書館。但聯席會各委員認為,各院校的本科生應使用所屬院校的圖書館,不應到訪其他大學圖書館。由于中大圖書館位處偏遠的新界地區,較多教職員喜歡到訪位于市區的港大圖書館及理工圖書館。
(5)圖書館自動化。各大學圖書館剛開始發展及使用自動化系統時,并沒有正式的合作協議,自行發展其自動化系統。1978年港大圖書館購買了機讀目錄數據庫,以輔助圖書分編工作,港大圖書館亦上傳由1976年開始編目的數據至目錄數據庫中,讓其他的圖書館可以自行建構自動化系統與數據庫連接以分享與使用數據庫,如中大圖書館已完成編程并通過調制解調器與機讀目錄數據庫連接。當各圖書館進行原始編目時,其可以將記錄上傳、輸入數據庫,并形成一個香港圖書館目錄系統,讓各圖書館員及讀者可以檢索數據,并且該目錄系統能夠提升合作采購及館際互借的工作效率。
(6)信息檢索服務。各大學圖書館均會購置學科數據庫,為了節省經費,其協調購買不同的數據庫,如港大圖書館就與ORBIT系統聯線,中大圖書館則購買DIALOG系統及BRS數據庫,各館亦在互聯網上合作,以便共享各學科數據庫。
(7)流通服務自動化。這是20世紀80年代大學圖書館重視的一個環節,當時港大圖書館已建設了自己的流通系統,而中大圖書館則購買了國際商業機器股份有限公司的系統,并希望通過網絡與其他大學圖書館聯網,再進一步與公共圖書館結合以讓更多讀者受惠。
此外,簡館長認為香港圖書館的資源有限,必須與香港以外的圖書館合作,如當時中大圖書館開始發展亞洲特藏書庫,便與“國立臺灣圖書館”合作,取得了完滿的成果。
在聯席會初創時期的圖書館合作較重視減省經費,因此著重減省復本購買,特別是復本期刊及新近流行的主題數據庫,又利用館際互借作為資源共享及館藏互補的方法。另外,中大圖書館及理工圖書館均是成立不久的新館,館藏上較港大圖書館遜色,雖然教職員可通過館際互借獲得需要的研究及教學數據,但當時圖書館自動化仍未完善,大部分館藏數據目錄都未能遠程檢索到,館際互借未能完全滿足實際需求,讀者互訪是較切合實際的需要,可惜港大圖書館亦因館舍面積有限而不能完全開放給其他成員館所有的教職員使用,只能提供有限度的服務,上述的各項合作也是主要配合教資會的主導思想而實行的合作。
隨著圖書館自動化的興起,各圖書館開始在自動化系統上作出協調,港大圖書館更購買機讀編目記錄并聯合自行編目的書目記錄建立目錄系統,并與其他圖書館共享資源。同時各圖書館亦分享各自購買的學科數據庫,這都是聯席會在初創時期重要的合作,亦開啟了日后聯席會對圖書館電子資源的采購及共享合作模式。
此外,聯席會經過初創時期16年的發展,漸漸形成一定的制度,如定期在各成員館內舉行會議,會前有各項議題的討論文件,會后由各委員輪流擔任秘書編寫會議記錄,各項合作需要各委員達到共識才實行,而并不會將一項決定強加于某一館上。
綜上所述,聯席會在初創時期按教資會的指示,從初期通過減少采購重復數據以減省經費,通過館際互借以共享資源,到后期基于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配合,通過分享機讀書目記錄,形成合作分編書刊的雛形,都可看到聯席會在圖書館共享資源上的努力。
聯席會運作制度的確立,為今后香港大學圖書館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聯席會了解香港大學圖書館本身的局限,尋求與香港以外的圖書館及聯盟合作,亦啟發聯席會日后進行區域及國際性合作的發展。
[1]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ies Centenary [EB/OL]. [2015-08-19]. https://lib.hku.hk/ hkul100/HKUL100-Booklet.pdf.
[2]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系統. 大學圖書館系統簡介[EB/OL]. [2015-08-12]. http://www.lib.cuhk.edu.hk/Common/Reader/ News/ShowNews.jsp?Nid=63&Pid=3&Version=0&Cid=31.
[3]Post D. Hong Kong Higher Education, 1981-2001:Public Policy and Re-Emergent Social Stratification[J].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2003,29(4):545-570.
[4]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 歷史概略[EB/OL]. [2015-08-29]. http:/ /www.ugc.hk/big5/ugc/about/overview/history.htm.
[5]Robinson K E. JULAC196612: The Setting Up a Universities Joint Libraries Advisory Committee under the Vice-Chancellors' Meeting[Z]. 香港: 香港大學檔案中心, 1966-12-16.
[6]Universities Joint Libraries Advisory Committee. JULAC197410: Powers and Duties[Z]. 香港: 香港大學檔案中心, 1974-10.
[7]Li Chohming. JULAC197801:The Letter of Dr. Li Chohming to Dr. Keith Legg[Z]. 香港: 香港大學檔案中心, 1978-01-07.
[8]Rydings H A. JULAC198301 : Universities & Polytechnic Joint Libraries Advisory Committee: Notes of a Meeting Held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n 11th January 1983[Z]. 香港: 香港大學檔案中心, 1983-01-11.
[9]Lee Minsong. JULAC199503 : Re: JUPLAC-Chairperson for 1995[Z]. 香港: 香港大學檔案中心, 1995-03-10.
[10]Ng Yu Puihan. JULAC200203:Joint University Librarians Advisory Committee: Minutes of the 1st Meeting of 2002, March 15, 2002[Z]. 香港: 香港大學檔案中心, 2002-03-15.
[11]Burton B L. JULAC197706 : Committee of University andPolytechnic Librarians Minutes of the 1st Meeting Held on 6.6. 77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Z]. 香港: 香港大學檔案中心, 1977-06-06.
[12]Burton B L. JULAC197706 : Universities Joint Libraries Advisory Committee Notes on a Meeting Held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n Monday, 6th June 1977[Z]. 香港: 香港大學檔案中心, 1977-06-06.
[13]Rydings H A. JULAC 197707:The Letter of Mr. H. A. Rydings to Mr. B. L. Burton[Z]. 香港:香港大學檔案中心, 1977-07-13.
[14]University and Polytechnic Grants Committee of Hong Kong. University and Polytechnic Grants Committee of Hong Kong Special Report October 1965 to June 1976[M]. Hong Kong : Government Printer, 1976:49-50.
[15]Li Chohming. JULAC196703 : The Letter of Dr. Li, Chohming to Dr. Chiu A. Kaiming[Z]. 香港: 香港大學檔案中心, 1967-03-22.
[16]Au-Yeung Shukchun, Kan Laibing. Recent Development in Librarianship in Hong Kong[J].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Library Association,1975(3):1-6.
[17]Kan Laibing. Library Co-Operation in Hong Kong[C]//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Proceedings of the 1980 Library Development Seminar, Dec. 1-7. Taipei,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1981:139-142.
廖柏成 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
Joint University Librarians Advisory Committee in Preliminary Stage
Joint University Librarians Advisory Committee (JULAC) was founded in 1967,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y as founding members, since then those two libraries began to implement interlibrary coopera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In 1972, the Polytechnic Library joined, cooperation projects and mode become diversification, the operation of committee also established norms. These experiences and achievements have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coopera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in the libraries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in Hong Kong.
Joint University Librarians Advisory Committee(JULAC); Resource sharing
G259.27
A
2015-0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