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雪萍
?
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裴雪萍
【摘要】目的 探討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選取2015年1—10月河南省杞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44例)和觀察組(56例)。對照組給予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治療,觀察組給予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治療前后白細胞水平。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平均白細胞計數為(6.5±0.5)×109/L,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2.8±0.4)×109/L(P<0.05);觀察組患者尿液細菌培養陽性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臨床療效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白細胞水平,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尿液細菌培養陽性率。
【關鍵詞】糖尿??;尿路感染;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療效;安全性
河南省杞縣人民醫院,河南開封 453400
糖尿病為慢性終身性疾病,其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患者免疫力低下,常繼發感染,尿路感染即為其最常見的并發癥,易引起尿痛、尿頻、尿急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因此,需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1-3]。為探討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行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的臨床效果,本研究就我院100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0月在我院治療的100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治療方案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44例)和觀察組(56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4例,女20例,年齡35~62歲,平均(38.2±0.4)歲,其中腎盂腎炎10例,尿道炎14例,膀胱炎2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0例,女26例,年齡34~62歲,平均(38.1±0.3)歲,其中腎盂腎炎13例,尿道炎18例,膀胱炎2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類型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0.3g(輔仁藥業有限公司,批號:1507083,規格:0.3/瓶)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觀察組患者應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2 g(深圳立健藥業有限公司,批號:15061102,規格:2 g/瓶)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中靜脈滴注,1次/12 h。持續治療12 d后評價療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白細胞(WBC)指標變化、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實驗室檢查指標、臨床癥狀均恢復正常,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有效:患者實驗室檢查指標、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且不良反應較少;無效:患者出現2種或以上不良反應,臨床癥狀無改善或進行性加重[4]??傆行剩?)=(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44例患者中,顯效19例,有效13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72.7%。觀察組56例患者中,顯效34例,有效2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4%。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治療前后WBC水平對比 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平均WBC計數分別為(15.0±0.4)×109/L與(15.0±0.5)×109/L,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平均WBC計數為(6.5±0.5)× 109/L,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2.8±0.4)×109/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治療后尿液細菌培養陽性率對比 對照組患者尿液中檢出大腸埃希菌2例,陰溝腸桿菌3例,銅綠假單胞菌5例,其他菌種5例,尿液細菌培養陽性率為34.1%。觀察組患者尿液中檢出陰溝腸桿菌1例,銅綠假單胞菌2例,其他菌種3例,未檢出大腸埃希菌,尿液細菌培養陽性率為10.7%。觀察組患者的尿液細菌培養陽性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對照組患者發生注射部位局部反應5例,消化道反應4例,神經系統反應5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1.8%。觀察組患者發生注射部位局部反應3例,消化道反應2例,神經系統反應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7%。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感染癥狀不明顯,且無特異性,從而加大了該病的治療難度[5-6]。另外,因患者血糖升高,尿中蛋白質與葡萄糖含量升高,為細菌生長繁殖提供有利環境,又因為泌尿系統生理結構的特殊性及抗菌藥物的不合理應用,常導致該病治療不徹底,極易復發,使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隨之增多。因此,選擇安全有效的抗菌藥物,對徹底治愈該病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通過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提示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給予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能夠明顯改善其臨床癥狀,減少不良反應。分析原因,可能與以下兩方面的因素有關:①藥效學方面: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為復合型制劑,其中頭孢哌酮鈉為半合成的第三代頭孢菌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發揮殺菌作用,因其自身結構特點,對G+菌和G-菌均有較強的抗菌效能,但其對細菌產生的β-內酰胺酶穩定性較差,易被多種β-內酰胺酶不同程度水解[7];舒巴坦鈉屬于廣譜酶抑制劑,能有效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多數G-菌產生的β-內酰胺酶,但其本身抗菌活性較弱,很少單獨使用,多與頭孢哌酮鈉合用能夠發揮各自優勢,可使因產酶而對頭孢哌酮鈉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脆弱擬桿菌等的最低抑菌濃度(MIC)降至敏感范圍內,使頭孢哌酮仍保持較強的抗菌活性,且擴大抗菌譜,從而提高療效。②藥動學方面: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主要經腎臟排泄,在尿液中濃度高,更有利于藥物發揮抗菌作用[8]。此外,上述療效與常麗[9]研究結果相似,進一步驗證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綜上所述,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行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效果顯著,能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白細胞水平,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鄒曉瑩,孫中華,韓晶.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發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6):690-693.
[2] 陳文俊.糖尿病名醫選方用藥[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 203-204.
[3] 王明麗.糖尿病并發尿路感染100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0):132-133.
[4] 王蓓蕓,黃高忠,張莉,等.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療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泌尿系感染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3,34(10):782-786.
[5] 紀立農,陸菊明,郭曉蕙,等.中國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現狀與血糖控制的調查研究[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2,4(7):397-401.
[6] 陸麗霞.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5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2, 33(31):6754-6756.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2010年版)[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691-692.
[8]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1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64-64.
[9] 常麗.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臨床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 5(10):38-40.
【中圖分類號】R587.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