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濤丁少伯
供銷合作社系統百貨企業供給側改革探索與思考
王曉濤丁少伯
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是供銷合作社系統的支柱產業,是“新網工程”的重要一環,也是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本錢和抓手。深化供給側改革,是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必經之路。
作為浙江省嘉興市本土商業的象征,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因為體制不活、固本意識強,在商業體同質化發展和模式化營銷的沖擊波中影響最為嚴重。統計顯示,2016年上半年,嘉興市供銷合作社系統4家大型百貨企業總營業收入80823.2萬元,同比下降11.17%;實現利潤273.28萬元,同比下降140.25%。
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是供銷合作社系統的支柱產業,是“新網工程”的重要一環,也是供銷為農服務的本錢和抓手。深化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供給側改革,已成為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的共識。
有地段優勢。供銷合作社靠買賣起家,涉足百貨零售業較早,有著頗為豐富的營銷經驗,經得起大風大浪。而且,供銷合作社百貨商場多建在主城區,能匯聚大量的人流、客流、商流和信息流。且好的地段,品牌供應商最為青睞,這為引進高端、上檔次品牌創造了條件。
有品牌優勢。在嘉興地區,供銷合作社系統百貨企業如江南大廈、東方大廈、海寧大廈、東興大廈等都在本地深耕多年,贏得了坊間好口碑,市民在情感上、購物習慣上都有一定的依賴,是他們眼中的“金字”招牌。另外,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近年來也在品牌打造、品牌營銷上下足了功夫,除在主城區擴張外,還利用品牌優勢快速向新市鎮擴張。
有網點優勢。目前,嘉興市供銷合作社系統百貨企業有城市社區超市268個、農村便利店426個,經營網點遍布城鄉。萬達、銀泰、旭輝、天虹等百貨龍頭企業在嘉興社區和農村都沒有布點。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卻能利用這些連鎖網點,一方面占領了廣大農村市場,另一方面也推廣了本地百貨業品牌。成千上百個網點猶如星團,圍繞供銷合作社
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要抓實體店與網店的“真空地帶”,通過增加體驗功能、個性化服務、私人定制等方式,在滿足顧客需求環節上做延伸,讓顧客在實體店同時獲得感官享受和購物快樂。城市商業體運轉,其累加實力在轄區內完全能夠抗衡任何一家大型百貨企業,并且這種“星云運作”模式,便于疏導商場壓力,減少經營風險,也有利于集中配送,節約物流成本。
有忠誠隊伍。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作為本土企業,擁有一支團結奮進的員工隊伍。據統計,嘉興市供銷合作社系統百貨企業管理人員連續工作5年以上的占90%、連續工作10年以上的占85%;中層及中層以下連續工作5年以上員工有80%、連續工作10年以上的占65%。這集中反映了嘉興市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員工隊伍是穩定的。
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及其農村網點是國家“新網工程”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國家在政策上和財政上都給予大力支持。另外,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屬于集體性質,供銷合作社又是“參公”單位,供銷合作社班子成員屬政府管理序列,通俗意義上來說姓“公”,能更方便與黨委政府領導和部門溝通,在解決發展問題上也更便捷、快速,這為企業改革創造了良好環境,贏得了發展時間。
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除在業態上同質化外,還存在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等問題,必須從供給的一端進行改革,在大同小異中找出自己獨特價值,盡力滿足消費者的深層需要。筆者認為,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可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第一,做好“去”“降”“補”文章。一是努力去庫存。一方面,去除商品庫存。在商品換季時,每季度都積壓了不少庫存,有的甚至沒有斷碼,必須用多種手段促銷讓利、減少庫存。另一方面,去連鎖點庫存。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目前拓展網點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開新店,一種是加盟店,在某些領域存在管理不到位現象,當下必須下決心去整頓、清退、轉讓,對一些連年虧損、扭虧無望的網點和店面,要堅決取締關閉。二是力爭降成本。中國百貨企業轉型升級,必須砍掉運營成本、砍掉不良資產、砍掉劣質客戶、砍掉日常開支等。對此,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在人力成本上,可以通過服務外包、改變作息時間、人力資源互換等方式降低;在能耗成本上,可以采用LED燈、制定節能制度等形式降低能耗;在倉儲和運輸上,可以通過改變包裝物、提高商品流通率以降低庫存時間、降低倉庫能耗,等等。三是快速補短板。如今成功的百貨零售模式不再簡單地從商品出發,而是提倡以消費者為中心,建設融購物、休閑、教育等多元服務有機結合的綜合體,由賣產品向“賣產品+賣服務”轉變。國外稱之為“主題模式”,如美國知名Teenagercharisma百貨購物中心孩童俱樂部,可讓小孩來玩,有30萬會員,可定期收到卡通明星親筆信,并有運動輔導、陶土親子運動,成為商場一個賣點。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要抓實體店與網店的“真空地帶”,通過增加體驗功能、個性化服務、私人定制等方式,在滿足顧客需求環節上做延伸,讓顧客在實體店同時獲得感官享受和購物快樂。
第二,順應“互聯網+”新潮流。未來傳統百貨業發展方向一定是實體店、PC端、移動端全面打通,線上線下無縫對接,落地式O2O模式。因此,供銷合作社百貨零售商必須主動出擊,擁抱互聯網,但這并不等于簡單地把線下商品搬到網上,而是要多措并舉,打出組合拳。一要加快打造“網上供銷百貨”。要創新方法和手段,通過與第三方平臺合作、自建電商平臺等多種方式,發展“互聯網+零售”業務;要加快實施與電子商務相匹配的線下資源改造工程,依托遍布城鄉網點,拓展網訂店取、線下體驗、終端配送等多種功能,發展新時期“網上雙代店”“在線送貨郎”。二要探索建設“供銷智慧商城”。在供銷百貨商場鋪設免費wifi,開發手機支付、網銀轉賬等新交易模式;建立虛擬場景導航,增加場景化、立體化展示功能;發展數據分析業務,系統掌握每位客戶的消費習性,以實施精準營銷手段,推銷當下流行商品和本店特色商品。三要創新互聯網思維。針對新生代年輕主流消費群,要有互聯網思維,用互聯網模式創新營銷方式。如開發“網上互動功能”,在實體店增設“客戶在線點評”功能,通過消費者“點評”,既有利于對員工進行監督考核,又有利于推廣具有較高認可度的商品。倡導并鼓勵促銷員利用微信、微博和QQ群等互聯網信息平臺,自發地宣傳推銷自制商品和特色品牌,擴大推銷和宣傳范圍等。
第三,實施“集團+連鎖”戰略。加強連鎖經營體系和物流配送能力建設,整合系統物流、商品、信息等資源,完善城市有商貿綜合體、城鎮有購物中心、村居有超市(便利店)的網絡體系,進一步提升網絡運營水平和覆蓋面,加快形成連鎖化、規模化、品牌化經營服務新格局。引導江南大廈、東方大廈、海寧大廈、東興商廈等系統日用消費品骨干企業通過資源整合、兼并重組、網點改造、項目建設、人才引進等,加速成長為具有現代企業管理水平的大型企業。推動市社、縣社、基層社聯合合作,抓住政府加快推進小城市、特色小鎮、新農村建設的機遇,利用供銷合作社網點改造、資產置換、拆遷補償等有利條件,在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風險測評的基礎上,推進系統日用消費品骨干企業加速向小城市試點鎮、中心鎮延伸,參與建設新市鎮商貿服務中心。實施大型企業集團培育工程,推動有實力的百貨企業拓展其他業務,形成“母公司+子公司”經營新格局。積極推動系統有實力的百貨企業上市融資,不斷增加發展后勁。
第四,打造“內部共同體+外部聯合體”。走合縱連橫發展道路,多方配合揚長避短。首先,建設供銷合作社系統百貨企業內部利益聯結機制。在品牌引進、營銷宣傳、人才孵化上進行廣泛合作,在商品采購、產品展銷、電子商務上進行深度聯合,爭取用一個聲音說話,實現抱團經營增實力。目前,在市供銷合作社推動下,嘉興市供銷合作社百貨企業成立聯合會,定期召開會議,多方面探討聯合和合作事宜,取得了較好效果。其次,與外部零售百貨業開展合作,探索建立聯合體。如在嘉興主城區,江南大廈牽手國有企業戴夢得商場,建立“江南+戴夢得”商圈,開展品牌聯合采購、有價證券互換等活動,實現合作共贏。又如海寧大廈與天貓商城格力官方旗艦店簽約,在海寧、桐鄉、嘉善三地建成65個線下服務點,專門為網上顧客提供線下配送、安裝和維修服務,得到固定利益回報。第三,堅持開放辦企業。在百貨企業新項目建設上探索引進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和私人資本,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百貨企業向更廣、更深領域合作邁進。
浙江嘉興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