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供銷合作社
整合社會力量推廣保姆式服務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分析
山東省淄博市供銷合作社
近年來,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供銷合作社主動創新謀變,加快服務方式、流通業態、服務內容轉型升級,著力將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融入城市發展。
近年來,山東省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供銷合作社立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組織體系和經營服務網絡優勢,從生產、流通、服務3個環節入手,積極為城鄉居民提供優惠、安全、便捷、多樣的系列化服務,努力推進供銷合作社從服務“三農”向服務城市轉型,初步探索了一條城市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之路,促進了區域城鄉統籌發展。
近年來,淄博市中心城區農業比重持續降低,農民數量日益減少,城市產業結構加速調整,城市居民需求結構加快升級,城市商貿流通業全面現代化,城市農業正朝著集約化、高效益方向轉變。面對這樣的大環境,張店區供銷合作社主動創新謀變,加快服務方式、流通業態、服務內容轉型升級,著力將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融入城市發展。
健全完善日用品經營服務網絡,促進城鄉商品流通。一是扎實推進日用品網絡建設。處在商業林立的中心城區,張店區供銷合作社開展日用品銷售一度困難重重。面對日益激烈的“商戰”,區供銷合作社意識到,只有立足于供銷合作社傳統的網絡優勢,從發展村鎮店和社區店入手,以城郊為基礎,逐漸向城市中心延伸擴張,才能在城市商業中占有一席之地。為此,張店區供銷合作社著力培育壯大合家福超市公司,堅持“小超市、大連鎖,小網點、大網絡”的發展戰略,深入推進超市進社區工程,加快日用品流通直營店建設,努力提高覆蓋面,壯大自身實力。從2007年開始,張店區供銷合作社共投資1000余萬元,先后在城郊和城市中心建成合家福超市直營店17個,總營業面積達到1.7萬平方米,經營16個大類近萬種商品,年日用品銷售額達1.1億元,初步形成覆蓋城區及周邊城鄉的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系,實現了城區日用品經營網絡建設新突破。二是著力保障商品質量安全。為保障所售商品質量安全,張店區供銷合作社所屬每一家日用品經營超市都嚴格統一進貨渠道,所進商品必須為大廠家生產,符合QS認證。各超市在經營中實行店長負責制,通過競爭上崗從超市內部產生店長,全面負責日用品超市的經營和管理。目前,各日用品超市店長中,30歲以下的占70%以上,為超市運轉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為進一步保障商品質量安全,各直營店安排專人負責隨時檢驗商品質量,對于超出保質期的商品一律下架處理,杜絕流入消費者手中。經營過程中,合家福超市大力發展廠家直供,進一步降低進貨成本,讓利于民,在零售市場乏力的背景下,年實現40%的銷售增長,得到了社會各界及消費者的廣泛認可。三是積極探索電子商務。為進一步轉變經營業態,創新經營方式,張店區供銷合作社目前正依托合家福超市公司積極籌建“淄博張店合家福網上商城”,擬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自建平臺與專業電商合作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自身網絡優勢,逐步開展全網營銷,為對接上級社電商平臺打好基礎,目前已經完成初步設計。

張店區供銷合作社合家福超市。
創新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促進優質農產品進城。一是依托專業社和基地組織生產。面對主城區土地資源有限的實際情況,張店區供銷合作社將發展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基地的范圍拓展到城郊鄉鎮及周邊區縣。截至目前,張店區供銷合作社已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社15家,涌現出了張供、供興、萬禾、光禾等輻射帶動能力比較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各專業社發展入社農民400余戶,年經營額5000余萬元,助農增收500余萬元,在加工銷售農產品、帶領農民增收致富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另外,區供銷合作社著力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灃水、湖田等基層供銷合作社積極抓好核桃、苗木花卉、養豬等種植養殖示范基地項目,擴大了農產品經營品種。目前,張店區供銷合作社已在周邊區縣發展沂源樂村、周村大楊和高新區榆林等7處生鮮農產品直采基地,種植蔬菜、果品品種近20種,有效保障了城市農產品供給。二是依托農業龍頭企業搞活流通。為做強農產品銷售,張店區供銷合作社指導合家福超市公司、供興農產品合作社聯合社共同成立張供農產品公司,積極打造“張供”農產品品牌。2014年9月,張供農產品公司在魯中蔬菜批發市場建立“張供”農產品全國直配中心,年新增銷售收入5000萬元,增加就業60人,助農增收300萬元。公司重點開發糧食、肉食、山珍、果蔬、花卉等種養加產品10余種,已完成注冊和正在審批的大類商標達到5個,為下一步拓展農產品經營服務打下了堅實基礎。三是多措并舉促進銷售。張供農產品公司依托供銷合作社生產經營資源,將灃水萬禾農產品合作社的石磨面粉、小雜糧、山雞蛋統一包裝銷售,實現了基地直供、品牌化銷售;區供銷合作社指導幫助超市公司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生產大戶合作,大力開展“農超對接、產地直采”的平價農產品銷售模式,促進了農產品銷售。2013年,區供銷合作社引進濟寧汶上供銷合作社魯供綠葉饅頭制作技術,建設了占地面積2000余平方米的“張供圓麥”饅頭加工配送中心,6輛配送車每天為分布在張店城區各便民市場的12家社區直營店配貨,日產圓麥饅頭達8000斤,年產值近千萬元。
拓展提升社區服務功能,打造便民惠民品牌。一是大力推進平價蔬菜超市建設。張店區供銷合作社積極與物價部門合作,依托合家福超市公司網絡體系,大力推進平價蔬菜超市建設,并以平價超市為切入點拓展提升城鄉社區服務功能,提升了供銷合作社便民惠民新形象。2014年5月,淄博合家福連鎖超市公司聯合物價部門,與張店區馬莊社區合作共建了全市第一家物價部門認定的平價蔬菜超市。該超市嚴格履行穩定物價的責任和義務,每天挑選出15種以上蔬菜,以低于市場價15%以上的價格全天不斷檔銷售;并專門設立低于1元蔬菜專區,每天選擇5種蔬菜以低于1 元/斤的價格出售。同時在超市內配備農殘檢測儀和快捷檢測劑,快速檢測水果蔬菜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含量,切實保障了消費者合法權益。探索嘗試成功后,張店區在已有連鎖超市直營店逐步推開平價蔬菜銷售服務模式,目前平價蔬菜超市已發展到17家,全部配備藥殘檢測設備,年銷售各類農產品2000余噸,新增銷售收入2700萬元,滿足了當地社區居民生活需要,成為供銷合作社改革創新發展的新亮點。二是積極參與建設城鄉社區服務中心。近年來,張店區供銷合作社積極參與城鄉新型社區建設,及時把日用品超市和農資超市等優勢經營服務項目開進新建社區,打造供銷合作社服務惠民工程。“十二五”期間,全區供銷合作社系統共投資1100余萬元,參與新建或改建城鄉社區服務中心20余處,打造了社區綜合服務平臺。三是“一網多用”服務社區居民。以服務社區居民為重點,發揮龍頭企業經營服務優勢,利用經營服務設施開發便民利民服務項目,探索開展了物業管理、餐飲美食、園林綠化、教育培訓、郵政代辦等多樣化服務,豐富了社區居民服務項目,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方便實惠。如合家福超市公司利用總建筑面積7.1萬平方米的華夏國際設施開展多樣化服務項目,自營的綠潔物業公司為華夏國際商廈、濟寧銀行大樓等房產設施提供星級物業服務;投資建設了營業面積3000平方米的合家福美食城,逐步推進連鎖式發展,努力打造以大眾消費為定位的特色餐飲,目前已發展3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張店區社與社區共建平價蔬菜超市,目前已發展到18家。
轉變農業生產服務方式,助力都市農業發展。一是做好農業生產資料供應服務。面對城區耕地數量少、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少的實際情況,張店區供銷合作社指導所屬農資企業——為民農資公司積極轉變經營服務方式,將服務對象定位在園林綠化、果樹種植等,為服務對象提供化肥農藥等系列化服務,有效促進了都市農業發展。為做好精細化服務,為民農資公司投資200萬元,建成了占地面積800平方米的農資配送中心,配置測土儀、拌種機、噴藥機、投影儀、運輸車輛等設備,可一次性存儲化肥600噸、農藥30噸。依托農資配送中心,先后在房鎮、馬尚等鎮村建設農資直營店6個,將基層社農資門市部整合為加盟店,商品全部由公司統一配送,并建立了商品質量檔案和購、銷、調、存監管制度,統一標識連鎖配送,并多次舉辦農資服務講座。目前,公司已發展直營和加盟網點16處,農資經營市場占有率達到60%以上,2015年實現農藥銷售額600萬元,化肥銷售額500萬元,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二是打造都市農業服務平臺。按照各級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的要求,圍繞張店區都市農業發展實際,依托供銷合作社龍頭企業,發揮經營網絡優勢,堅持因地制宜,整合優勢資源發展為農服務中心。目前已建設為農綜合服務中心和花卉苗木服務中心2處,為林果種植和花卉養殖農戶提供土壤檢測、施肥、滅蟲、技術指導等全程保姆式或菜單環節式托管服務,打造了區域都市農業綜合服務平臺。三是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結合張店區“森林圍城”、土地流轉和都市農業發展趨勢,認真探索相關配套服務項目,開展產業化植保服務,聯系種糧大戶和農業園區、家庭農場做好統防統治等方面的技術指導和“藥肥直供”業務,擴大測土配方施肥面積,拓展藥肥直噴、播種等服務,年服務面積3000畝以上。依托為民農資公司積極參與政府“一噴三防”“一防雙減”惠民工程,做好物資供應和技術服務,近年來先后在張店區、高新區和桓臺縣成功中標,把農資服務送到各農業園區、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目前,區供銷合作社系統參與防治服務總面積達2萬畝左右,占全區耕地面積的40%。

供銷合作社儲備充足的農資貨源,有力地服務了農業生產。
張店區供銷合作社立足自身實際,在推進城市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中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但和多數城市供銷合作社一樣,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縱觀淄博市中心城區,近10年來已有近20家大型商場入駐,各商業主體通過差異化服務、優惠促銷、電子商務、會員卡制度等手段進行著明爭暗斗。在這樣的背景下,從農村發展起來的供銷合作社商業,改革發展面臨著諸多競爭壓力。二是服務能力有待提高。供銷合作社扎根農村、貼近農民、網絡健全,是服務“三農”的行家里手。但面對城市市場,傳統的農資服務、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村社區服務等優勢業務施展起來空間較為不足。同時,作為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的主力軍,基層供銷合作社均位居城鄉結合部,目前在轉型發展中進行了有益實踐,但尚處于探索階段,服務城市發展的能力較弱。三是人才比較匱乏。目前張店區供銷合作社系統經營服務人才比較缺乏,特別是基層社負責人年齡老化,全系統40歲以下懂經營、會管理的人才明顯不足。同時,在城市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中,管理人員的創新意識不足,適應轉型發展、推進改革創新的能力有待提高。
立足實際創新求變是關鍵。張店區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實踐充分說明,必須充分利用優勢資源和城市產業實際,主動創新謀變,走適合自身實際的改革發展之路。在服務范圍上,堅持從服務傳統農業向服務都市農業轉變,從服務農村經濟向服務城鄉經濟轉變,從服務農民向服務城鄉居民轉變;在經營業務上,堅持從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從單一購銷業務向多元經營服務轉變,從商品經營向實業經營和資本經營并舉轉變,實現經濟規模和質量效益的大幅提升,引領和推動城區供銷合作社實現跨越式發展。
做活農產品流通是重點。城市供銷合作社發展定位在城市,服務對象是城鄉社區居民,特別是在溝通城鄉方面,供銷合作社具有獨特優勢。尤其是在做活農產品流通方面,城市居民需求市場大、消費層次相對較高;供銷合作社有自己的合作社和基地,有健全完善的配送中心和服務網絡,有農產品經營龍頭企業,可以實現農產品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從而減少流通環節,降低物流成本,實現優惠讓利于民。在這方面,張店區供銷合作社創新開展的“農超對接”“基地直供”“平價超市”等成功探索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做大做強城市供銷合作社農產品流通服務,必須站在城市農產品供給保障和食品安全的戰略高度,牢牢抓住促進優質農產品進城這個重點,著力打造成農產品供應和流通的主渠道,為城市居民生活送去便利實惠和貼心服務。因此,從供銷合作社實際出發,應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爭取各級推進農產品流通的政策措施落地供銷合作社,在建設大型農貿市場和農產品批發市場,深入推進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企對接、送農產品進社區等方面探索創新,著力把農產品流通服務做成城市供銷合作社的優勢骨干產業,服務城鄉居民,帶動農民增收。
多領域拓展服務是方向。和農村相比,城市是供銷合作社發展的新領域。深化城市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必須著力提升龍頭企業的經濟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通過開拓新市場、拓展新業務,盡快形成多元化發展的新格局。具體來說,要充分利用供銷合作社土地、倉儲等設施資源,積極參與建設高標準現代物流園區,提升物流服務專業化水平;要立足實際,積極進入城鄉金融服務業,逐步探索開展典當擔保、融資租賃、信托理財、保險代理等金融業務,為將來發展合作社銀行探索路子、積累經驗;要加快拓展社區服務,積極開展企事業單位物業服務、家政物業、養老幼教、教育培訓等便民服務;要抓住主城區改造升級、城郊社區化步伐加快以及城市產業空間布局調整帶來的機遇,充分依托基層供銷合作社原有場院、倉庫、門店等設施資源,積極開發商業綜合服務項目,不斷培育新的經濟效益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