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準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課題組
城西科創大走廊在發展上要把握高起點、高水準,要在創新上有大作為,加快形成經濟增長極;要依托新理念、新產業、新模式、新標準切實帶動全省經濟轉型升級
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是浙江省“十三五”乃至更長一個時期走創新發展之路的點睛之筆,肩負著“引領全省、服務全省”的重任。在發展上要把握高起點、高水準:一是要在創新上有大作為,加快形成經濟增長極;二是依托新理念、新產業、新模式、新標準切實帶動全省經濟轉型升級。圍繞如高水準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課題組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引入公司制,加快打造上市平臺,推進園區運營專業化,廣泛吸收社會資本和市場資源,使城西科創大走廊具備內生的擴張動力。創新園區發展離不開政府,但是當園區發展到一定程度和規模后,管委會等政府部門主導下的資源配置會面臨行政上的壁壘。城西科創大走廊目前已遭遇多個行政主體資源集中和統籌開發的難題。從其他園區經驗來看,除了行政區劃調整外,還有兩種方式:一是在更高層面設立管委會進行統籌協調;二是依托發展集團推進市場化運作。像中關村、張江高科和蘇高新都為上市公司,盡管在早期偏向于房產開發,但現階段都已成為吸納社會資本、專業化運營、引導新產業投資的重要平臺。鑒于此,城西科創大走廊應加快引入園區運營的公司制,其中核心之舉是加快形成園區發展的上市平臺:一方面,利于實現園區管理專業化;另一方面,利于在更大范圍內調動社會資本,引導各類市場資源、如大型企業集團、民間資本、專業園區運營商、風險投資等積極參與,切實提高園區管理水平和成效。
打造消費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大數據平臺,推動消費側和供給側的深度變革,為新經濟、新業態的爆發式增長提供支撐。產業是園區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基石,在產業發展中城西科創大走廊必須把握三點原則:一是原創產業,沒有原創就沒有發展的可持續性;二是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三是具有很強的輻射帶動效應。硅谷的發展離不開半導體產業,產業自身巨大的市場空間不僅孕育了一大批龍頭企業,而且為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新產業衍生提供了扎實的基礎,一輪輪爆發式增長支撐了硅谷近幾十年的繁榮。同樣,消費互聯網產業在過去十幾年經歷了爆發式增長,出現了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大型企業。相較之下,工業互聯網發展滯后,現有的兩化融合還遠低于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極限。城西科創大走廊要充分利用阿里巴巴在消費互聯網上積累的平臺優勢和數據優勢,一方面加快形成一批工業互聯網、云制造服務平臺,強化對中小企業的支撐;另一方面推動消費側和供給側平臺深度融合,依托大數據加快培育新經濟、新業態。
發揮創意和人才優勢,打造傳統產業改造的實踐基地,培育特色創業教育生態體系,加快實現創新成果就地轉化和向外輻射,服務全省轉型升級。文創產業是杭州的重要名片,城西科創大走廊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服務全省傳統產業轉型:一是對接省內傳統產業集聚區打造形成“文創+傳統產業”實驗基地,集聚各類文創企業形成創意小鎮,并圍繞“創意鏈-設計鏈-產品鏈-營銷鏈”推進文創企業與傳統企業的深入合作,提高傳統產業附加值。在這過程中可通過創意大賽、設計大賽等方式調動本地高校及各類人才參與的積極性。二是加快實現創新成果就地轉化和向外輻射。目前浙大畢業生創業率已列全國高校第一,而阿里巴巴等公司的衍生創業企業數量也增長迅猛,已超160多家。城西科創大走廊要充分總結現有雙創人才培育經驗,鼓勵各大高校以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為抓手優化課程體系,鼓勵阿里巴巴等龍頭企業提供專業的教育培訓,探索形成特色創業教育生態體系,不斷催生新企業和新產業。
加快打造一批“眾包、眾創、眾籌”平臺,利用新商業模式形成全球創新資源配置能力,讓全球人才、全球資本服務浙江企業創業創新。讓更多不同類型的創業創新者主動創業、積極創新是本輪創業創新浪潮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城西科創大走廊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加快探索“眾創、眾籌、眾包”等新模式,強化對全球創新資源的利用,切實解決浙江發展中的難題,形成創新的眾幫、眾扶效應。一是加快形成一批類似于“豬八戒”這樣的眾包平臺在線集聚各類專業技能服務商為全省企業面臨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二是加快形成一批面向傳統制造業升級的眾創空間,現有園區內孵化平臺主要立足互聯網產業且強調消費領域創新創業,實際上,互聯網技術要發揮作用,就必須深化對傳統制造部門的服務,形成供給端的變革。可鼓勵園區內大型制造企業參與共建,學習英特爾等企業的孵化體系,探索形成大小企業的新型共生模式。三是立足浙江省民間資本優勢,探索形成一批創業眾籌融資平臺。
強化新型園區建設的示范效應,做到可學習、可借鑒、可復制,通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運營標準的輸出帶動全省傳統園區改造提升。園區之間的競爭已從優惠政策競爭轉向了制度和服務的競爭,像中關村“一區十六園”和張江高科“一區十八園”的發展格局都體現了一種管理理念、制度和標準的強勢輸出。目前浙江省傳統開發區和工業園區普遍面臨轉型問題,在如何引才、育才、引資、育產等方面都亟需理念上的更新和實踐上的指導。城西科創大走廊發展的另一重大意義在于探索形成新型園區建設的示范樣板,為省內其他傳統園區的改造提升提供可學習、可借鑒、可復制的管理經驗。也可立足運營公司強化制度、標準及管理人才輸出實現跨區域的園區合作。在這個過程中,建議充分利用浙江大學、浙江省委黨校、杭州師范大學等專家資源成立專業性研究機構,長期關注園區發展,探索新型園區建設內在規律,總結并推廣科創大走廊發展經驗。
課題負責人:徐夢周,浙江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博士;課題組成員:王祖強,浙江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謝芳,浙江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