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杰
(盤錦市圖書館,遼寧 盤錦 124010)
?
全民終身閱讀策略研究
——以華盛頓、倫敦為例
蘇杰
(盤錦市圖書館,遼寧 盤錦 124010)
[摘要]以華盛頓和倫敦為例,對這兩個大都市公民的終身閱讀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對開展全民終身閱讀策略進行研究,以期對我國的全民終身閱讀活動的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華盛頓倫敦全民終身閱讀策略
“世界讀書日”于1995年由西班牙政府提出并設立,其宗旨是使世界各地的人們(不分年齡、性別、種族、貧富、身體健康程度)都能享受讀書的樂趣。隨著全球社會信息化和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已經不僅僅是單一的專業化人才。能夠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快速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的具有終身學習思想和能力的全面發展的人,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
全民終身閱讀的概念就是全民閱讀思想在現代社會對人才需求轉變的背景下產生的。世界各國政府紛紛意識到:人才的發展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國家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倡導全民終身閱讀,以提高全民終身學習的能力。歐美大都市在這一領域身先士卒,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動下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全民終身閱讀活動。筆者將以華盛頓和倫敦為例對歐美大都市開展全民終身閱讀的策略進行研究。
倫敦的一項調查顯示,倫敦50%的成年人一年中讀書的數量在5本或5本以上,25%的成年人從未讀過書,其中大多為16歲到24歲的男性公民。近10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倫敦33%的成年人,沒有購買過一本書,34%的成年人甚至沒有讀過一本書,27%的成年人購買書的數量為1本到5本,16%的成年人購買書的數量為6本到10本,22%的成年人購買書的數量超過11本。這些數據表明,倫敦雖然每年都會有超過50%的成年人購買圖書,但總體來說,購買圖書的費用支出呈下降趨勢。有研究調查顯示,在倫敦11歲的未成年人當中有20%的人閱讀能力較差,甚至無法通過標準的閱讀測試。
華盛頓的一項調查顯示,從1985年到2005年,華盛頓的公民在購買圖書的費用上呈下降趨勢,20年間下降了14%。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下降明顯。2002年,對18歲到24歲的大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主動讀書的大學生只有52%,這個數字與1992年相比下降了7%,圖書閱讀率也從60.9%下降為56.6%。另外,一項知名的調查也顯示,華盛頓25歲以下的男性公民中,每個星期,花在讀書上的時間大約只有兩小時。
由以上的調查可以看出,倫敦和華盛頓這兩個城市,在全民終身閱讀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危機。城市公民閱讀比例下降,特別是青少年的閱讀水平現狀令人擔憂。
2.1電視、網絡及手機等電子設備的發展影響閱讀
倫敦和華盛頓全民終身閱讀比例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電視、網絡和手機等現代化電子設備的發展。近年來隨著信息化社會的飛速發展,數字化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等各個領域。
據調查,近幾年倫敦和華盛頓的居民看電視的時間平均每天都會在3小時左右,電視節目等內容比過去更加豐富、形式也更加多樣,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幾乎隨時都可以觀看到自己喜愛的電視節目,這對人們閱讀書籍的時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互聯網在倫敦和華盛頓的使用情況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一度呈上升趨勢。以華盛頓為例:1998年,華盛頓互聯網的用戶為26%;2000年,該數字上升為46%,這個數字的變化直接影響了人們的閱讀方式,人們由過去偏愛于紙質的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轉變成了數字化的片段性的閱讀。2008年,有84%的美國成年人在網上閱讀或從網上下載文學作品的同時,也閱讀紙質書籍。只閱讀網上文學作品的美國成年人占15%。發生這種閱讀方式變化的人群,年齡大約在25歲到44歲之間。調查顯示,正是這個年齡段的人群,閱讀比例下降最大。
近幾年來,手機的普及和應用,不僅影響了人們的終身閱讀,同時也對互聯網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使互聯網的使用逐年下降。手機與紙質書籍和互聯網相比,更加便捷、信息量更大,也更有利于人們之間的交流。因此,手機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深入到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中。在倫敦和華盛頓的地鐵、公交車上,低頭看手機的人比比皆是。特別是青少年,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在各年齡段中,青少年對手機的使用率最高。甚至有些青少年和成年人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手機上癮癥,對手機產生了過分依賴。同時,青少年也容易受到網絡行為的影響,導致閱讀時的專注力下降,閱讀水平也隨之下降。除了電視、互聯網、手機對全民終身閱讀的影響以外,其他的一些現代化的電子設備,如平板電腦、掌中寶、學習機等電子產品,也成了人們的新寵,影響了人們的閱讀習慣。
2.2優質閱讀資源的匱乏影響閱讀
現代化媒體設備使人們習慣于快速、片段式的閱讀方式,這一傾向嚴重阻礙了優秀文學作品的產生和發展。許多參與文學作品創作的人員,為了迎合大眾的市場需求,撰寫的作品不再是邏輯性強、語言優美、結構完整、有閱讀價值的經典文學作品,而變成了適合人們茶余飯后、等地鐵、坐公交等零散時間快速閱讀的笑話、帖子、微博等百字以內的短小、劣質,甚至包含暴力、色情內容的文章。因此可供閱讀的優質的閱讀資源不能與時俱進。很多人認為,比較經典的文學著作,如莎士比亞的戲劇,已經不能貼近人們現在的社會生活,而笑話、帖子、微博等,卻是人們現在學習、生活、工作以及人際交往的真實寫照,對人們更具吸引力。正是這種狀況,導致生活在歐美大都市中的部分人,出現了想讀書卻無好書可讀書的現象,導致閱讀水平的下降。
英國的圖書館全民終身閱讀活動,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2000年后逐漸走向成熟。圖書館活動主要包括文學作品和非小說類作品閱讀推廣活動。英國政府還為此制定了圖書館發展激勵計劃,對全民終身閱讀推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995年,英國萬卷公司要建立了讀者協調機構,本著“讀者發展”的宗旨,進行全民終身閱讀實踐,使讀者享受閱讀的快樂,增強在寫作和閱讀能力方面的自信。
美國的圖書館全民重視閱讀活動,始于上個世紀70年代。1977年,美國又成立了國會圖書館閱讀中心,開始全面負責全國全民終身閱讀活動的開展。1987年,又發起了包括90多個單位、組織成員在內的“閱讀推廣伙伴”計劃。與此同時,美國還成立了許多全民終身閱讀推廣的網站,通過網絡進行推廣,并積極與其他國家進行經驗交流。許多聯邦機構為此提供了大量的活動資金。
歐美大都市的政府紛紛意識到全民終身閱讀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紛紛出臺一系列的政策,調動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制定了多種多樣的全民終身閱讀活動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4.1政府支持是活動開展的主要動力
英國政府為了拓寬全民閱讀領域,提高全民閱讀水平,可謂不遺余力。英國文學基金會(The National Literary Trust)、英國兒童、學校與家庭部、國家文學委員會和閱讀協會等國家級相關教育機構共同聯合,提供了大量的、持續性的財政支持,成為全民終身閱讀活動開展的主要動力。1998年英國在全國推行掃盲戰略、截止到2006年,這一戰略共投資5.53億英鎊。
1998年英國還啟動了“全民閱讀年”,鼓勵人們隨時隨地地閱讀。此活動政府撥款1.15億英磅,全部作為不同等級學校的圖書采購經費。為了使教師具有良好的閱讀和寫作方面的教學能力,政府還額外撥款1900萬英磅,對教師進行培訓。另外,為了推動全民終身閱讀,政府又撥款80萬英磅,資助了86個民間組織制定的閱讀計劃。2008年在英國首相布朗的帶領下,在唐寧街再次舉行“全民閱讀年”啟動儀式,并為此次活動撥款370萬英磅。倫敦發展促進署教育部門、倫敦教育局等市政府部門積極執行本國政府的全民終身閱讀舉措,把倫敦城市大學和牛津科技學校作為“閱讀聯合學校”,把傳揚快樂閱讀作為其根本目的。英國“全民閱讀年”的核心是讀書,但所有的閱讀材料都應該包括在閱讀范圍內,包括報紙、雜志、電影電視劇本、詩歌、散文等傳統的文字作品以及博客、論壇等現代化文字作品。同時政府還專門建立了“全民閱讀年”的官方網站,便于讀者獲取海量的閱讀資源,了解國家和所在地區組織的各項讀書活動。
美國政府為了推廣全民終身閱讀,也頒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1976年頒布了確立終身學習的法律地位的《終身學習法》;1994年頒布的《目標2000:美國教育法案》,將“社區合作計劃”作為2000年閱讀活動的目標,并對此進行了具體的說明和闡釋。由此,我們可出看出,美國政府的政策逐漸為人們樹立了終身教育的思想。在首都華盛頓,市政府每年都向學校提供全民終身閱讀活動經費。另外,華盛頓政府為了推廣閱讀活動還專門設立了閱讀推廣辦公室。自1977年以來,美國政府將“圖書中心”作為專門負責此項活動的專門機構,該機構中人員分工明確,人員的全部開支都由國家政府負責。
由此可見,倫敦和華盛頓都十分重視全民終身閱讀活動,都為活動的推動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與華盛頓相比,倫敦在法律制度方面還比較欠缺。
4.2閱讀活動中廣泛的資源開發和服務對象的多樣化
在華盛頓和倫敦這種國際性的大都市中,為了保證全面終身閱讀活動的有效實施,他們建立了以圖書館、博物館等為代表的社會組織機構,這些都成為開展終身閱讀的重要的公共性資源。由于分布非常廣泛、貼近百姓、活動內容與項目豐富多彩、人性化服務等特點,使得這些閱讀場館在滿足了不同群體多樣化的學習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功效。在華盛頓博物館、圖書館,平時人們會利用場館內的資源而舉辦各類專題講座及研討會,為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的學習者、研究者創造出良好的交流機會。以華盛頓圖書館的成人學習項目為例,這個圖書館設有6個成人學習、研究中心,可以向成年學習者提供各種教育類服務。前者主要致力于培養閱讀能力和提高寫作技巧,以增加學習者就業機會和改善生活狀況,而后者主要是提高英語的語言技巧,使學習者發展為比較優秀的新美國人。另外,博物館還針對學生群體開展了很多種活動,如在華盛頓市博物館,學生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參加本館的各種免費課程,使得他們有機會和教育部門的員工一起研究與鑒賞博物館保存的藝術珍品。這些免費課程使得學生們在鑒賞并理解藝術珍品的過程中變為積極的參與者,并對該展館的藝術品自我創造能力而有所感悟。
在倫敦,許多社會公共資源也正在擴大服務的對象,以使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倫敦的城市、鄉鎮的圖書館等場館服務的對象包括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特殊群體等對象。比如倫敦的很多圖書館都堅持自由、免費的原則,這樣就確保了普通居民終身享有學習及深造的機會。隨著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倫敦的很多圖書館會及時采取市民意見,靈活地組織各種形式的學習及研討活動。針對青少年群體,倫敦圖書館就體現出了自身的優勢與特色。比如:英國聞名的科學活動中心,就通過使用現代化的高精尖科技信息技術,專門設計出了活動的空間及布局,使得青少年在參加活動的同時,可以淋漓盡致地發揮個人的創造能力。
4.3社會、家庭、學校的協同配合是活動開展的重要方法
全民終身閱讀體系的構建,不能只靠政府部門的支持,更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的共同配合。倫敦和華盛頓都意識到各方力量共同努力的重要性。學校和圖書館是閱讀資源的重要來源,閱讀資源都被倫敦和華盛頓的公民充分地利用起來,華盛頓專門負責全民閱讀活動的“圖書中心”就隸屬于國會圖書館。為了方便家長和學校的溝通、及時了解學生情況,學校還設立了家長服務辦公室。家長之間也可以通過家長協會等組織互相交流、互相探討。另外,學校除了有助于居民查閱、搜集資料外,其場所還對居民開放,如健身房、游泳池等成了居民運動健身的良好場地。倫敦更加強調政府機構推廣閱讀活動,在推廣活動中占有最重要位置的是出版發行機構,這些機構在倫敦負責閱讀推廣活動,圖書館的作用與華盛頓相比稍遜一籌,可以說圖書館起到的是參與性的作用,而非主導作用。
博物館為了推廣全民終身閱讀活動,也積極地向廣大市民開放,特別是向學生群體開放。學生可以在業余時間到博物館進行參觀、參加展品的相關講座。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學會了理解和欣賞藝術品,而且還成為了全民終身閱讀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
在政府部門的調動下,英國的一些企業也參與到推廣活動中。所屬于英國的樂購集團的450家書店開展圖書促銷活動,推廣全民終身閱讀;其他的一些書店也相繼開辟了圖書促銷區,如阿斯達書店、瓦特斯通書店等,亞馬遜書店和游樂網也通過網絡在線銷售打折圖書。
社區也在全民終身閱讀活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社區學院、社區大學成為全民接受繼續教育的重要途徑。華盛頓的社區學院以繼續教育學費比較低、教學質量高、課程形式靈活多樣、學習時間短等優點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為華盛頓市民終身閱讀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貢獻。社區中的高等學校,也針對市民的需求,有計劃地開展相應的講座和組織各種活動。各種民間組織在推廣全民終身閱讀的活動中也功不可沒,他們以分布廣泛、貼近市民生活、活動形式豐富多樣、服務細致周到等優點活躍在倫敦和華盛頓兩個大都市。這些民間組織經常會邀請各領域、各組織的專家、學者進行各類專題講座以及讀書交流活動,滿足了不同學習者多方面的學習需求。民間組織的各項全民終身閱讀活動,更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其活動的重點主要在提高市民的寫作技能和閱讀技能方面,以增強市民的生活和就業能力。
在歐美大都市全民終身閱讀活動的開展方面,倫敦和華盛頓都取得了一些成績。他們的推廣策略有許多共同點,但在法律制度和推廣方式方面也存在著諸多不同。在提高全面終身閱讀水平方面,我國起步較晚,倫敦和華盛頓兩個國際化大都市的成功經驗,可以為我國的全民終身閱讀推廣活動提供借鑒,提高我國全民閱讀推廣和公民終身閱讀的水平。
參考文獻:
[1] Catalina Palomo-álvarez,María C.Puell.Effects of wearing yellow spectacles on visual skills,reading speed,and visual symptoms in children with reading.difficulties [J].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2013(3).
[2] Leigh Anne Moore.Family and child effects on reading achievement[D].University of Guelph(Canada),2010.
[3]馮瑜.在全民閱讀背景下圖書館化解閱讀危機的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4]范凡.芝加哥學派的閱讀研究[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7 (2).
[5]孫曉菲,曹玉霞.CNMARC和USMARC比較研究[A].2001.
[6]文化大省建設中的圖書館現代化——浙江省圖書館學會第八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
蘇杰女,1978年生。本科學歷,館員。
[分類號]G252
收稿日期:(2016-03-20;責編:徐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