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楠
(天津市安定醫(yī)院圖書館,天津 300222)
?
國外典型合作式儲存圖書館對比分析及啟示
趙楠
(天津市安定醫(yī)院圖書館,天津 300222)
[摘要]儲存圖書館是解決圖書館館藏空間不足的有效措施,儲存圖書館建設也因此備受圖書館界的青睞。分析了馬薩諸塞州五學院合作儲存圖書館、芬蘭國家儲存圖書館、華盛頓研究圖書館聯(lián)盟儲存圖書館以及澳大利亞檔案與研究中心儲存圖書館的管理機制、運行模式、用戶服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以期對我國建立合作式儲存圖書館提供參考。
[關鍵詞]儲存圖書館合作儲存低利用率文獻儲存
有效存儲和保護文獻信息資源是圖書館最基本的職能,也是圖書館生存的根本。但是,紙本文獻資料的無限增長與有限館舍空間之間的矛盾成為制約圖書館發(fā)展的一大因素。從20世紀開始,圖書館界已經(jīng)逐漸意識到館藏空間不足與文獻數(shù)量激增之間的矛盾,并對如何處理這一矛盾進行了有效探索。各國圖書館除了不斷拓寬館舍面積增加空間外,還采取了圖書剔舊、紙本文獻縮微化、紙本文獻數(shù)字化等方法緩解本館存儲空間壓力。1886年哈佛大學圖書館埃利奧特提出的“哈佛倉庫”理論是最早為解決圖書館低利用率文獻存儲途徑而提出的解決方案[1]。近年來,隨著館藏空間與紙本藏書數(shù)量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儲存圖書館成為解決圖書館空間問題與轉(zhuǎn)變低用率文獻服務方式的有效措施。就目前而言,日本、德國、挪威、法國、芬蘭和美國等國家都建立了合作式儲存圖書館,尤以美國和芬蘭的儲存圖書館最為典型。因此,筆者以國外的典型合作式儲存圖書館為研究對象,分析其管理模式、運行機制以及用戶服務,以期為我國儲存圖書館建設提供參考。
合作式儲存圖書館既有集中式的儲存圖書館,也有分散在各地區(qū)的儲存圖書館[2]。不同的國家會根據(jù)自身需求選擇不同的儲存圖書館建設模式。目前,比較典型的合作式儲存圖書館有馬薩諸塞州五學院合作儲存圖書館、芬蘭國家儲存圖書館、華盛頓研究圖書館聯(lián)盟儲存圖書館以及澳大利亞檔案與研究中心儲存圖書館。筆者從管理模式、運行機制以及用戶服務3個方面對這四所合作式儲存圖書館進行對比分析。
2.1管理模式
合作共建意味著參與合作的每一家圖書館都要共同分擔儲存與管理的義務和責任。但由于每家圖書館都有自身的文獻管理制度,所以必須建立一個合理的管理機制以協(xié)調(diào)各館的利益與責任,保證籌建和使用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夠正常運行。在管理機構設置上,除了芬蘭國家儲存圖書館由教育部的研究部門直接管理外,其他三個儲存圖書館均建立了管理委員會,利用理事會或者董事會對儲存圖書館的發(fā)展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在資金來源和管理上,五學院儲存圖書館、華盛頓研究圖書館聯(lián)盟儲存圖書館以及澳大利亞檔案與研究中心儲存圖書館的資金和日常支出都由成員館承擔,芬蘭國家儲存圖書館由政府直接投資。所選的4所合作式儲存圖書館的管理部門、管理經(jīng)費以及成員館情況見表1。

表1 四所合作式儲存圖書館管理模式對比

資金來源日常支出由五學院共同承擔,借出的文獻如果遺失或者破損,借出館要負責賠償并且繳送替換本運行費用直接由政府投資,用于書架和儲存圖書館建筑的更新9個成員館需要定期繳納一定數(shù)量的會費,用于支付儲存圖書館的運營、維護費用以及工作人員的酬勞。如果向儲存圖書館提交的文獻處于不公開的狀態(tài)還要向儲存圖書館繳納額外的儲存費資金來源于兩個部分,一是成員館的投資,二是非成員館繳納的服務費
2.2運行機制
儲存圖書館的日常運行是其服務功能發(fā)揮的基礎,涉及儲存圖書的選擇、圖書復本的處理、空間環(huán)境的調(diào)控、儲存文獻目錄的控制以及圖書的排架方式等內(nèi)容。由于儲存圖書館所需物理空間較大,所以國外的儲存圖書館大多建在郊外并且常年恒溫恒濕。在文獻的選擇上,所研究的儲存圖書館均未制定固定的文獻選擇標準,一般都是由成員館自己選擇低利用率的交送文獻,儲存圖書館進行嚴格的復本控制。在文獻所有權的轉(zhuǎn)移上,這四所儲存圖書館都規(guī)定只要文獻送入儲存圖書館,其所有權就發(fā)生了轉(zhuǎn)移,由儲存圖書館對其進行保存和處理。表2顯示了四所儲存圖書館的運行機制。

表2 四所合作式儲存圖書館運行機制對比
2.3用戶服務
合作式儲存圖書館除了保存各成員館送交的文獻外還要為各成員館提供用戶服務,其中以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為主。所研究的四所合作式儲存圖書館都對書目數(shù)據(jù)進行嚴格的控制,儲存圖書館參與各成員館的聯(lián)合編目,為用戶提供準備可靠的書目信息。用戶通過聯(lián)合目錄系統(tǒng)可以查閱儲存圖書館的圖書信息,然后在線提交申請,儲存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接到申請后尋找用戶需要的文獻,然后將文獻送到用戶指定的圖書館。
五學院合作儲存圖書館規(guī)定,五學院圖書館服務的用戶可以直接憑借讀者證進行文獻借閱和網(wǎng)上預約,其他合作館則需要通過館際互借的形式使用資源。在文獻流通上,五學院合作儲存圖書館的期刊不外借,但可以提供復印服務。圖書和連續(xù)出版物可以外借,借閱的期限在不違反借閱規(guī)則的情況下可以根據(jù)用戶的合理要求進行調(diào)整。芬蘭國家儲存圖書館利用聯(lián)合數(shù)據(jù)庫LINDA向用戶揭示芬蘭境內(nèi)的專著和期刊數(shù)據(jù),用戶可以通過聯(lián)合編目系統(tǒng)、電話、電郵和傳真等形式申請文獻傳遞,芬蘭國家儲存圖書館在收到請求的當天就會進行處理,然后將文獻以PDF或者TIFF的形式傳遞給用戶[4]。華盛頓研究圖書館聯(lián)盟儲存圖書館提供文獻借閱和文獻傳遞服務。儲存圖書館內(nèi)的期刊既可以通過文獻傳遞的方式獲取,也可以在館閱讀。儲存館對成員用戶的借閱流程做了統(tǒng)一的規(guī)定,用戶在本校圖書館提出請求,工作人員聯(lián)系儲存圖書館,儲存圖書館處理完申請后再把結果返回到校圖書館。對于非成員館用戶,要使用儲存圖書館的資源只能利用館際互借的形式聯(lián)系所有權館[5]。澳大利亞檔案與研究中心儲存圖書館內(nèi)的專著文獻提供成員館用戶館外借閱服務,非成員館用戶雖然可以使用館內(nèi)資源但只能在館閱讀。儲存圖書館為用戶提供閱覽室,用戶需要提前24小時預約,保證儲存圖書館能夠提前準備好被借閱的文獻。
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都普遍存在著儲存空間越來越緊張的問題[6]。借鑒國外一些典型的儲存圖書館的做法,利用儲存圖書館緩解我國圖書館空間不足與文獻不斷增長的矛盾,是我國圖書館未來發(fā)展需要考慮的問題。
3.1注重合作共享
合作共享是節(jié)約圖書館資金和空間的一個重要方式,我國的圖書館在電子資源的共享上已經(jīng)做出了一些嘗試和成績,如“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tǒng)”[7]。但是,在合作式儲存圖書館的建設上,我國的嘗試還較少。目前,我國圖書館在低利用率文獻的剔除和密集庫的建設上基本都是各自為政,缺乏統(tǒng)一的協(xié)調(diào)機制,存在著重復建設浪費資源等現(xiàn)象。因此,我國圖書館應該加強協(xié)調(diào),注重合作共享,在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合作的基礎上深入圖書館間的合作,建立合作式儲存圖書館,節(jié)約本館經(jīng)費的同時也拓寬了圖書館的服務范圍。
3.2選擇建館模式
所研究的四個儲存圖書館雖然建館模式有所差別,但都是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靈活地選擇運行模式。以芬蘭國家儲存圖書館為例,芬蘭屬于小國,人口和國土面積都不大,因此可以選擇建立國家級的儲存圖書館,既能作為圖書館零增長的一種解決措施,也是解決圖書館空間問題最為經(jīng)濟的一種模式。而像澳大利亞、美國這種國土面積龐大的國家,建立國家儲存圖書館在操作上的困難相對而言大了很多,因此可以建立區(qū)域性的合作儲存圖書館,各成員館共同分擔責任與義務,保證儲存圖書館的正常運行。我國在建立儲存圖書館時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選擇最適宜的建館模式。例如一些大學城中的高校圖書館,可以采取五學院的建館模式,在大學城內(nèi)建設儲存圖書館,各高校作為合作館共同承擔儲存圖書館的建設和運營責任。而對于像國圖這種藏書量大的圖書館,可以采取芬蘭模式,建設成一個全國所有圖書館共享的集中性儲存設施。
3.3制定工作制度
合作儲存圖書館的建立和運營的過程中涉及了較多的圖書館,不可避免地需要對各方的利益和責任進行協(xié)調(diào)。因此,建立明確統(tǒng)一的儲存圖書館工作制度是保證所有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所調(diào)查的四所儲存圖書館都具有明確的管理機制、運行機制和服務機制。特別是華盛頓研究圖書館聯(lián)盟儲存圖書館,聯(lián)盟制定了詳盡的政策,對于儲存圖書館會員的會費問題、文獻復本的控制、文獻的借閱規(guī)則以及工作人員的薪酬等都進行了詳細的界定。我國在建設合作儲存圖書館時也應該制定明確的工作制度,設立統(tǒng)一的管理機構,用于協(xié)調(diào)儲存圖書館的各項事務。同時,要清晰地界定成員館的各項義務和權利,保證各成員館權益均衡。此外還要對低利用率文獻選擇、文獻借閱、文獻所有權、日常資金支出以及工作人員服務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科學規(guī)劃,促進儲存圖書館效益發(fā)揮最大化。
合作儲存圖書館是解決我國圖書館館藏空間不足的有效措施,我國可以借鑒芬蘭、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合作儲存圖書館建設模式,根據(jù)本館的特征選擇最適宜的建館方式。同時,我國在建設合作儲存圖書館時還需要制定明確的儲存圖書館工作制度,保證儲存圖書館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盛興軍.國外低利用率文獻合作存儲模式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0(21):18-21,100.
[2]張海霞,趙伯興.國外低利用率文獻合作儲存機制研究——以美國、芬蘭、澳大利亞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0(3):86-89.
[3]Ensuring the Long-Term Preservation of Physical and DigitalInformationResources[EB/OL].[2015-12-06].http://www. wrlc.org/preservation.
[4]符敏慧.寄存圖書館與文獻資源保存利用——以芬蘭國家寄存圖書館為例[J].情報資料工作,2005(2):109-111.
[5]介鳳,詹華清,趙伯興.美國儲存圖書館體系發(fā)展過程研究及啟示[J].圖書情報工作,2011(1):89-92.
[6]王蓮.美國高校儲存圖書館及其啟示[J].圖書館學研究,2013(16):94-97.
[7]郭曉紅,王潔慧.英國研究資源集中保存項目的實踐及啟示[J].圖書館雜志,2011(5):74-77,95.
趙楠女,1983年生,助理館員。
[分類號]G259.3
收稿日期:(2016-03-21;責編:王天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