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沈陽市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015)
?
全民閱讀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創新管見
楊杰
(沈陽市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015)
[摘要]全民閱讀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此背景下,從空間創新、服務創新、活動創新3個角度探討了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工作的創新問題。
[關鍵詞]全民閱讀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閱讀推廣
書籍是人類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國家和政府連續兩年將“全民閱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希望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在社會廣泛傳播,讓全民閱讀成為一種氛圍,無處不在。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對于滿足市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漸進老齡化的社會,養老體系已基本健全,但文化層面尤其是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很難得到滿足,精神養老呼之欲出。要想真正實現“均等化”服務,人口老齡化的社會現實不容忽視。東北地區受地理環境和氣候影響,寒冷天氣幾乎占全年的1/2,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需要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但與之相悖的現實是老年人文化活動場所不足,文化活動安全保障性差等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因此,如何有效開展老年讀者的閱讀服務工作,應該引起圖書館界的高度重視。筆者試從空間、服務、活動等幾個角度,對全民閱讀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的老年讀者服務創新問題談幾點認識。
對于公共圖書館來說,老年人和青少年是其主要的用戶群,作為公益性社會文化機構,空間的設計與布局同服務的效果是密不可分的,圖書館建筑空間龐大,在服務功能布局上,尤其是針對老年讀者的服務應該依據他們的身體特點、閱讀習慣及興趣需求等合理布局,從閱讀效果、服務距離、活動空間等幾方面出發,科學設計服務空間,以實現服務效果的最佳化。
1.1靜讀區域
很多老人雖然已經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他們仍要一如既往地學習前沿知識,需要有獨立的閱讀空間。圖書館應為老年讀者在采光強、通風好且便于活動和到達的區域設立老年讀者閱讀區,營造舒適安靜的閱讀環境。清新的空氣,錯落有致的盆栽花草,溫馨的色彩,再配上精美的書刊,會讓老年讀者流連忘返。同時,設置無障礙通道,在區域內的每張座椅上安裝應急服務鈴,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環境,會讓他們身心愉悅,樂在其中。
1.2頌讀區域
大部分到館的老年讀者都有文學藝術愛好情結,他們來圖書館的目的是為了使現有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和有意義。圖書館要為老年讀者開設可高聲朗讀自己喜愛的詩歌、散文,以及英語短文的場所,讓他們根據不同愛好在朗朗書聲中度過美好的一天。
1.3立體閱讀區域
許多老年票友及各類藝術愛好者,對藝術表演興趣濃厚,圖書館應在這些方面增加投入,創建公益《小劇場》,老年讀者可以在這里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通過立體閱讀的形式獲取相關信息。尤其是老年票友還可以登臺演出,展示他們喜愛的京、評、話、雜、曲表演技能,與大家共享快樂。
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使得公共圖書館的老年讀者數量有所增加,圖書館要從機構設置和服務理念兩方面入手加大對老年讀者服務力度。通過細致入微的關心及服務讓他們愛上圖書館、愛上閱讀。
2.1設置獨立的服務部門
在圖書館的服務上,僅有硬件的改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全面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閱讀需求乃至信息需求,以便提供富有針對性的服務。圖書館應在服務機構上設置獨立的老年讀者服務部門,精心選拔一些有愛心、有耐心、負責任的館員,經過嚴格的業務培訓上崗,專門負責老年讀者工作的整體籌劃、運行,為區域內的全體老年讀者提供優質的閱讀服務。
2.2有針對性地拓展服務
據聯合國《2011年世界人口狀況報告》揭示,目前全球60歲以上的人口數量達8.93億,占城市人口的近1/2。在此形勢下,作為集科研、學習、娛樂于一體的圖書館,必須順應社會形勢,調整工作方向,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2.2.1做好館內服務
①創建老年休閑閱讀室。社會上患腦退化癥的患者數量在持續上升,但這種疾病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對病情有所緩解,這一狀況現已經得到社會的高度重視。作為公共文化服務基地的圖書館應為社會分擔責任,為全民特別是一些弱勢群體提供更多的服務資源,因此,圖書館應創辦老年休閑室,以娛樂的形式幫助老年人預防或穩定腦退化癥。通過各種有效的游戲為到館老人提供一個動手、交流、合作的游戲新模式,促進智能發展,預防和延緩腦退化。老年休閑閱讀室的創辦從實質上來講也是閱讀的一種延伸服務,它將打破人們頭腦中傳統的讀書概念,可稱之為游戲閱讀。另外,圖書館可將閱覽室的廢舊報刊集中在一起,把他們按內容分類,農業科學類可送刊下鄉,時事新聞、休閑娛樂以及生活小常識類報刊可派送到老年休閑閱讀室。供老年讀者做簡報的素材,通過他們的思維創意動手剪輯成各種專題性文獻,這樣既可以變廢為寶,減輕館員的工作量,又可以使他們在編輯中享受成果。
②開設老年網絡閱讀室。網絡時代的今天,互聯網的信息獲取速度、涉及范圍以及存貯量都大大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在社會各個方面得到廣泛應用,而老年人在這方面一向被視為利用率最低的群體。其實不然,現階段這部分人群使用網絡的比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逐年上升。他們不愿放棄任何學習的機會。他們甚至比青少年更加需要網絡服務的空間。因為,年輕人可以通過手機等各種渠道登錄網絡,而他們由于隨年齡增長視力水平在不斷下降,普遍不適合手機上網,因此,在社會公益性文化場所開辦老年網絡休閑室勢在必行。圖書館應從多角度服務出發,在整體服務布局中規劃出此項服務內容,設立老年網絡閱讀室。幫助、輔導他們通過網絡獲取信息、溝通交流,同時也為他們與時俱進融入社會搭建平臺。
2.2.2加速開展延伸服務
每個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權利,而不應受年齡和身體狀況的限制。作為社會公共文化機構的圖書館有義務不斷調整自己的工作重心和服務方向,著眼于全社會的老年人,應將服務觸角延伸到社區、家庭甚至每一位老年人身邊。
①建立老年讀者閱讀檔案。適時地查看持證老年讀者借閱記錄,為其建立閱讀檔案,通過閱讀記錄對他們的閱讀習慣及研究方向進行分析,根據需要有傾向性地逐步調節館藏配置,進行跟蹤服務。同時,還可按照他們興趣取向特別制訂一套閱讀方案供其參考,這一做法既可根據館藏情況引導他們閱讀,又可解決查找文獻給他們帶來的煩惱和不便。
②設置老年讀者服務專線。現階段一些公共圖書館也開展了“送書上門”服務,但多流于形式,而且服務次數也非常有限。要解決此類問題需要政府在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同時,圖書館也應積極采取措施提供方便老人閱讀和利用圖書館的渠道。首先,應開設老年讀者服務專線,通過物流的方式“送書上門”,實現一對一、一對多式的個性化服務,免去老年朋友到館借還圖書的環節。圖書館可與大的物流公司聯合,將此工作作為一項社會公益事業來開展。
為最恰當的讀物找到最適合的讀者,以最恰當的方式引導最需要的讀者閱讀是實現圖書館資源利用率最大化的可行途徑。
3.1組織學習沙龍
近年來有很多空巢老人,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兒女大常年居住國外,偶爾把老人接去小住一至二個月,這些老年人因為苦于沒有英語基礎,到國外生活期間交流非常困難。針對這一問題,圖書館應發揮其終身學習的職能。把具有共同需要的老人們組織起來,開辟英語沙龍園地,為老年讀者創造英語日常口語交流環境,給老年讀者提供一個開放式平臺,讓他們在學習的同時將自己在國外遇到的各種經歷與大家分享,相互借鑒,有效發揮圖書館第三文化空間的作用。
3.2舉辦老年書畫培訓活動
書法、繪畫是適合老年人修心養性的一種活動,它動靜結合,既能使人全身活動,又能讓人心靈得到沉淀。圖書館可開辦老年書畫培訓班,聘請社會上一些小有名氣的書畫家,前來圖書館授課,手把手地將書畫技藝傳授給老年朋友們,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生活的樂趣,體會社會的人文關懷。
3.3開展老年攝影藝術活動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愛好攝影的老年人越來越多,他們經常聚集到圖書館,查閱相關圖書資料,滿腔熱情地參與圖書館舉辦的各項攝影活動。為滿足這部分讀者的需求,讓他們老有所學、老有所為、陶冶情操、增強活力,圖書館應積極為他們搭建平臺,開辦中老年攝影藝術作品展覽及攝影技能培訓班。幫助他們從攝影基礎學起,學會如何處理曝光不足、曝光過度、對比度不佳等諸多問題,讓他們掌握嫻熟的攝影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情趣。
3.4創建公益小劇場
在圖書館成立公益小劇場,除了可為讀者定期提供精彩演出外,小劇場還為老年朋友提供表演娛樂平臺,可將他們自編自演的精彩節目搬上劇場。以沈陽市圖書館為例,他們于2013年創辦了“星期六劇場”。遵循“藝術惠民、公益呈現”的服務宗旨,演職人員采用志愿者工作方式參與演出活動。“星期六劇場”成立不久,即組建了京劇票友團,成員全部來自圖書館讀者,目前其核心成員已達40余人,大部分為老年讀者。他們每周三在劇場排練,周六演出。有時他們還能與著名京劇、評劇表演藝術家們同臺演出。這一服務形式為老年讀者搭建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老年讀者來到圖書館參與演出活動。精神矍鑠的老年人,用不同的藝術形式為城市發展伴唱,不僅以“立體閱讀”的形式傳承了社會文化,也讓老年讀者的身心得到了愉悅、休閑和健康發展。圖書館的服務職能得到有效拓展,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星期六劇場”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多次報道了“星期六劇場”公益演出的盛況。
參考文獻:
[1]http//www.sscpop,cn/pdf%20file.
[2]鄺耿力.談談地級市圖書館如何為老年讀者服務[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6).
[3]紀向新,黃麗霞.圖書館為老年讀者服務的新思考[J].圖書館學刊,2014(5).
楊杰女,1965年出生。本科學歷,館員,培訓部主任。研究方向: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
[分類號]G252
收稿日期:(2016-03-12;責編:徐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