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燕妮 姚星惠
(吉林大學圖書館 長春 130012)
·專題研究·
關于發揮我國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的幾個問題
田燕妮 姚星惠
(吉林大學圖書館 長春 130012)
文章分析了我國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聚焦的核心與重點、我國高校圖書館發揮展現其智庫服務功能的基本途徑、提升我國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效益的基本方法等幾個方面。筆者認為高校圖書館作為高等學校重要組成部分的“學術性機構”,其基本、主要和核心的功能均在于為高校的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服務”,高校圖書館雖具有“智庫功能”,但不能成為“智庫”機構。
高校圖書館 智庫功能 開放 協同 創新 回應型服務 專題型服務普通型服務
2013年11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要“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2014年2月,我國教育部發布了《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推進計劃》;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由于有了黨和政府的大力提倡和著力推進,我國學術界對智庫本身的研究也在逐漸展開,我國高校隨之掀起了智庫建設和智庫研究的熱潮,時任我國教育部副部長的李衛紅就指出:“我國高校聚集了 80%以上的社科力量、近半數的兩院院士、60%的‘千人計劃’入選者,以及規模龐大的研究生本科生隊伍,研究實力雄厚、信息資料豐富、對外交流廣泛,是新型智庫建設的重要力量。長期以來,高校積極服務政府決策和社會發展,‘十一五’期間向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交研究咨詢報告 6 萬多篇,為政府決策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持”[1]。在如何建設高校智庫的研究中,一些學者也提出了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甚至智庫建設的問題。
從圖書館的性質與功能定位來看,我國高校圖書館確實面臨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的功能拓展與服務優化的問題。從高校的本質、功能、任務、目標來考量,我國高校進行智庫建設并不等于高校圖書館本身也要向智庫方向發展、也要進行智庫建設。“智庫”不同于“知識庫”,它實質上是一個機構,即智囊機構、智囊團,是指由專家組成的多學科的,為決策者處理社會、經濟、科技、軍事、外交等各方面問題出謀劃策,提供最佳理論、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機構。據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2014年2月發布的《2013年中國智庫報告》定義,智庫主要是指:以公共政策為研究對象,以影響政府決策為研究目標,以公共利益為研究導向,以社會責任為研究準則的專業研究機構[2]。在高校加強智庫建設的過程中,高校的圖書館所面臨的真正問題應該是逐漸提升其智庫服務功能即不斷優化其為智庫服務的質量、不斷拓展其為智庫服務的廣度與深度。
在一般意義上,圖書館的基本功能或者說基本職能,就是收集、整理、保存承載人類文明與文化成就的多樣化產品,為公眾多樣化地使用這些文化產品與文明信息提供均等化的服務。有學者指出:“圖書館基本功能可分為二項或三項。二項一是收集、整理、保存、資源控制與轉化;二是服務,即提供、使用,包括館內閱覽、圖書流通、參考咨詢、視聽服務、網絡服務、文獻復制、信息編輯與提供、特殊群體服務、休閑、娛樂等。三項即收集、整理保存、服務。二、三項雖然劃分有所不同,但其實質與內容是一致的。其目的都是為了保存人類文化遺產,服務社會;開展社會教育,提高全人類科學文化水平;為社會傳遞知識與科學信息,開發全人類智力;健全大眾文化生活”[3]。
在我國,高校圖書館與一般的公共圖書館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2015年教育部發布修訂后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以下簡稱《規程》)明確地將高等學校圖書館定位為“是學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是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和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第二條)該《規程》第三條將我國高校圖書館的職能定位為:“圖書館的主要職能是教育職能和信息服務職能。圖書館應充分發揮在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中的作用。”為此,本《規程》第四條將我國高校圖書館的主要任務分解為四個方面,即“建設全校的文獻信息資源體系,為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提供文獻信息保障”、“建立健全全校的文獻信息服務體系,方便全校師生獲取各類信息”、“不斷拓展和深化服務,積極參與學校人才培養、信息化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參與各種資源共建共享,發揮信息資源優勢和專業服務優勢,為社會服務”。
由此可見,作為高等學校重要組成部分的“學術性機構”,我國高校圖書館的基本功能、主要功能、核心功能均在于為高校的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服務”,其“文獻信息資源”的儲存乃是“服務”的基礎。從高校加強智庫建設來看,高校圖書館依然也只是為高校各個層次、各個機構的智庫與智庫建設進行“服務”,而不是、也不可能將其自身建設成為一個獨立的“智庫”。換一句話說就是,在我國,高校圖書館不是、也不能是“智庫”機構,不能將高校圖書館建設成高校的一個獨立“智庫”,高校圖書館在根本上就是一個“服務”于高等學校的學術性機構,它只具有“智庫功能”,也就是為高等學校各個層次、各個機構的智庫與智庫建設提供定向的專題“服務”的功能。
高校圖書館通過對文獻資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儲存、開放,為高校的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服務,這是高校圖書館的本職工作、分內職責,也是高校圖書館的常規功能,不是高校圖書館發揮智庫服務功能的體現。
從《規程》的具體規定來看,也從高校的主要任務來看,我國高校圖書館的智庫服務功能的核心與重點,大體上應該聚焦于如下三方面:
第一,高校圖書館要以其館藏文獻資料信息為學校綜合發展以及具體專項領域的發展規劃的制定提供充分的服務。任何高校辦學都必然要確定自身的發展方向、規劃自身的發展藍圖,比如:各個不同層級學生的教育教學和培養方面的規劃、教師和科研隊伍的培養與發展規劃、教學科研輔助人員隊伍的培養與發展規劃、行政管理人員隊伍的培養與發展規劃、后勤服務人員隊伍的培養與發展規劃,科學研究規劃、學科建設規劃,教學科研方面的硬件設施建設與發展規劃、高校文化建設規劃……等等[4]。高校若要科學合理地制定本校的這些綜合性的或者專項性的發展規劃,自然地要根據本校具體的實際情況和現實條件來考量,也要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狀況與未來發展趨勢對于高校及其職能發揮的需求來考量,還要充分考慮到全球化對高校發展的影響,這些都需要高校圖書館為學校制定這些規劃及時提供準確而充分的相關信息。這是我國高校圖書館充分發揮其智庫功能的最重要的方面。
第二,高校圖書館要以其館藏文獻資料信息為高校設立或者一些院系設立的各種智庫機構的具體智庫研究活動提供及時、準確而充分的相關信息,為高校各種智庫機構的課題研究與智庫機構的建設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
第三,高校圖書館要以其館藏文獻資料信息為所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庫研究提供及時、準確而充分的信息服務。高校圖書館的主要職責是為高校本身的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服務,但同時高校圖書館也是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具有公共屬性,尤其是在當代社會,高校圖書館理應承擔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責任。高校圖書館發揮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庫研究服務功能,主要是面向所在地的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司法機關等所設的“政策研究室”(或者“綜合研究室”)之類的機構提供信息服務,同時也面向所在地方的企業制定發展規劃提供相應的信息服務。
一般而言,我國高校圖書館的“智庫服務功能”之所以特殊,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因為其提供服務的對象比較特殊即是為智庫機構進行專題的智庫性研究提供相關信息服務,才被凸顯出來的。梳理我國高校圖書館提供信息服務的動因,結合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的核心與重點來考慮,就不難發現,我國高校圖書館發揮展現其智庫服務功能的基本途徑有如下三方面:
第一,需求定向的回應型服務。這是指高校直屬黨政與學術機構、學校與學院所設智庫機構,就某些領域做專題規劃研制,向圖書館提出的特定領域與類型的信息需要,圖書館組織工作人員按照這些機構的要求,進行相關信息查詢、檢索、整理、歸類,在預定時間內為這些機構提供相應的信息服務。這種需求定向的回應型智庫服務,突出的是信息使用機構的主動性,也就是高校相關黨政與學術機構自身對信息需求明確、信息使用目的清晰,它們給圖書館提出的尋找相關文獻資料和信息并進行“加工制作”的要求非常具體,圖書館實際上就是負責為其“量身定制”相關領域和主題的信息產品。這種需求定向的回應型的智庫服務,同樣適用于各級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司法機關以及企業進行智庫專題研究時基于對相關信息的需求而對高校圖書館提出的信息服務需求[5]。就這種類型的服務而言,作為信息需求者和使用者的智庫機構是主動的一方,作為信息提供者的高校圖書館是被動的一方。
第二,自主開發的專題型服務。這是高校圖書館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根據高校在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方面的實際需求,根據國家和地方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實際需求,自主地確定一些相關主題,主動地進行專題信息收集、整理、加工、歸類等,開發出相關的信息產品,提供給高校內部職能部門、智庫機構以及高校之外的社會智庫機構使用。這種自主開發的專題型服務,是高校圖書館積極主動地拓展其智庫服務功能的方式。就這種類型的服務而言,高校圖書館是主動的一方,類似于信息產品的“賣方”,各種類型的智庫機構作為信息需求者和使用者類似于信息產品的“買方”。
第三,自由獲取的普通型服務。這是包括高校圖書館在內的所有圖書館的常規服務,也是各級各類圖書館履行其職能、實現其作用的通常形式,即包括各種類型的校內、校外智庫機構在內的信息需求方能夠從高校圖書館自由地獲取所需要的相關信息。換一句話說就是,只要高校圖書館依據其自身的性質與功能定位,在滿足其為高校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服務——也包括為高校內部的智庫研究提供服務——的同時,盡可能創造條件對社會開放、履行其公共文化服務職能,高校外的社會公眾和機構能夠從高校圖書館自由地獲取信息資源,也就是高校圖書館為高校外的各種類型的社會智庫機構提供了信息服務[3,6]。
在當代社會,數字化、信息化與互聯網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公眾對包括高校圖書館在內的圖書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隨著黨和國家對智庫重視程度的提高,我國高校履行的為社會服務的職能,也將逐漸以高校智庫建設和智庫性專項課題研究的方式來展現和落實。這也在客觀上對我國高校圖書館提出了要在發展中不斷提升其智庫服務功能、最大化和最優化其智庫服務效益的基本要求。要提升我國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效益,有如下方法:
第一,開放。這是我國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效益提升的基本前提。黃宗忠教授在談到發揮圖書館的功能時也明確指出:要“實現圖書館的全面開放。所謂全面開放,就是要讓群眾自由出入圖書館,自由利用圖書館,自由借閱圖書,自由使用圖書館的場所、設施。只有圖書館實現全面開放,才能保證圖書館服務功能和公益功能得到充分發揮”[3]。高校圖書館的開放,既指高校圖書館在收集文獻資料信息方面的開放,通過多元化的渠道擴展信息獲取,增加信息儲存總量,又指高校圖書館在服務方面的開放,即不僅面向高校開放而且面向社會開放;既指在國內高校與高校之間、高校與社會之間的開放,又指高校圖書館的國際性開放。開放是我國高校圖書館全面實現其基本職能或者功能,不斷優化、豐富自身館藏,高質量地提升其智庫服務功能,充分發揮其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的基礎。
第二,協同。這是我國高校圖書館提升智庫服務功能效益的重要手段。我國高校因為性質類別差異而致其圖書館館藏在客觀上存在著各自的特色和優勢,而智庫課題研究涉及到的又是包含眾多社會因素綜合性的公共政策制定與公共事務規劃與安排,其對相關信息與文獻資料的需求是復合與復雜性的,高校圖書館之間,高校圖書館與其他研究機構圖書館、公共圖書館之間,國內圖書館與國外圖書館之間,理應在開放的基礎上盡可能建立起不同層面和不同領域的協作服務關系,建立起比較穩固的智庫服務協同機制,彼此之間優勢互彰而效益倍增、劣勢互補而特色強化[7]。這樣,通過全國甚至全球各種性質和類型的圖書館館藏資源的互享,使我國任何單一高校圖書館保持其自身特色與優勢的同時,實現館藏數量和質量方面大幅度的“升級換代”,從而提升我國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的效益[8]。
第三,創新。這是我國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效益提升的根本出路。三十多年來,我國高校圖書館在館藏文獻資料信息、基本職能履行、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圖書館管理等方面確有長足進步。但也不可否認,我國絕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還是禁錮于借書還書、閱覽、查詢等常規化服務,面對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所帶來的海量信息、面對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面對服務對象多元化的服務需求,我國高校圖書館在文獻資料信息館藏、服務方式方法、圖書館工作人員素質與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改變這種狀況、提升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能力和水平、增進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效益的根本方法,只能是創新,即以創新的理念和意識來加強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機制與服務體系建設、進行智庫服務方式方法的改革,不斷提升我國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的效率和效益。
高校圖書館為我國各級各類智庫建設和智庫研究提供專門的信息服務,這對我國高校圖書館而言還是比較陌生也比較新鮮的事物。在全國智庫建設熱潮正酣的今天,我國高校圖書館要做好智庫服務,充分發揮其智庫服務功能,不斷提高其智庫服務水平,就必須進一步加深對我國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的思想認識,澄清一些模糊的、不正確的觀念和意識。
第一,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發揮不同于高校圖書館智庫建設。在我國,高校圖書館具有智庫服務功能也只是近年來黨和國家強調要加強智庫建設,使中央和地方各個層面的黨和政府的重大公共政策決策能夠得到充分的外腦智力與智慧補充,提高公共政策決策的科學性。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高校圖書館充分發揮其智庫服務功能是性質定位的基本角色功能的附加形式,也是因為其提供服務的對象以及提供的信息使用目的的雙重特殊性所導致的,這個功能表面上看來是高校圖書館獨立的服務功能而實際上卻是在其本質性的基本功能中包含著的。進一步說就是,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的發揮絕對不是要求高校圖書館在本身的基本功能之外另行進行獨立的智庫建設,并以自身的智庫研究成果為其他各種類型的智庫與智庫專題研究提供服務。高校圖書館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可以成立專門的智庫機構,也可以進行專門化專題性的智庫課題研究,但這與發揮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絕對不是一回事。
第二,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發揮不能沖淡高校圖書館核心服務功能。現在,從教育部到各個高校,都特別重視智庫建設和智庫性的專題研究,這在客觀上確實也對高校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提出了特別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高校以及高校圖書館很容易走向高校圖書館組建專門的團隊進行智庫建設或者進行專題性的智庫課題研究。但我們必須明確,高校圖書館的主營業務或者說核心服務功能還是為高校的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服務,高校圖書館的這個基本的、核心的服務功能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受到削弱、更不能丟棄,高校圖書館的智庫服務功能只能是輔助性的服務功能,不能因為要發揮高校圖書館的智庫服務功能而沖淡、侵蝕或者消解其核心服務功能。
第三,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發揮必須以高校本身的特色和優勢為基礎。我國有兩千多所普通高等學校,其性質和類別多種多樣,比如有綜合性大學與專科性大學之分,也有重點大學與普通大學之分,還有985高校、211高校與一般高校之分,也有農業院校、師范院校、醫科院校、林業院校、工科院校、理科院校、文科院校等等的分別,這些不同類別的院校各具特色和優勢,各有自身擅長的領域和學科。這些高校圖書館也主要是為自身所屬高校的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服務。因此,高校圖書館要充分發揮其智庫服務功能,必須緊密結合自身所屬高校的特色和優勢,充分依靠自身所擁有的館藏文獻資料信息,以提供特色化的專題文獻資料信息服務為其發揮智庫服務功能的著力點,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的高效率與高效益。
第四,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發揮應該帶動高校圖書館服務機制創新。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及其發揮,對于我國高校圖書館而言不僅是一個新事物更是對自身傳統服務內容在廣度與深度上的拓展[9]。這種信息服務拓展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也將有力地推動、引領和強化高校圖書館自身服務機制和體制方面的改革與創新,而其重點在于推進和引領我國高校圖書館大力加強圖書館服務業務的科學研究工作,緊密結合本校相應學科的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的實際需求,及時跟蹤本學科發展前沿與進展,為相關學科提供個性化的專門或者專題信息服務,使高校圖書館在滿足基本服務功能的基礎上向專題、學科、課題層面的科學研究型服務轉變。
(來稿時間:2016年7月)
1.李衛紅.高校在新型智庫建設中的使命擔當 [N].人民日報,2014-02-16(5)
2.2013年中國智庫報告——影響力排名與政策建議[R].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2014
3.黃宗忠.充分發揮圖書館功能[J].圖書館論壇,2011,31(6):14-22
4.張惠萍,我國高校圖書館網站學科服務功能建設研究——基于39所“985工程”院校的調查[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 35(12):41-44
5.吳玉,劉蘇寧,王玉香.基于地方民營企業情報需求的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J].情報科學,2013, 31(2):72-77
6.宗霞.淺論圖書館功能拓展與轉型發展[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1):39-42
7.滕佳男,蘭孝慈.區域高校聯盟建構地方政府決策科學化智庫之策略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 25(15):147-149, 157
8.程雨琴,趙慶齡,趙源,等.協同創新下的圖書館新館服務定位與功能設計[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5, 27(12):153-156
9.呂亞娟,張興.基于智庫的高校圖書館服務機制探索[J].圖書與檔案,2013(11):237, 275
Some Problems about the Think Tank Service Fun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Tian Yanni Yao Xinghui ( Jilin University Libra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cus and key point of the think tank fun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the basic way to play the service function of the think tank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the basic metho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ervice function of the think tank in university libraries.The author thinks that as important par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libraries should serve for the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talent train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This is the basic, main and core function, but is not a “think tank” institution.
University Library Think tank function Ope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esponsive service Thematic service General service
G250
格式〕 田燕妮,姚星惠.關于發揮我國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功能的幾個問題[J].圖書館,2016(12):93-97
田燕妮(1977-),女,歷史學博士,吉林大學圖書館館員,已發學術論文近10篇,研究方向:中國基督教史、圖書館史、圖書館法律法規;姚星惠(1972-),女,本科,吉林大學圖書館館員,已發學術論文5篇,研究方向:圖書館史、圖書館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