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確定性與未知性
本刊評論員
新鮮出爐的上半年浙江經濟運行數據表明,依靠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效應,浙江經濟運行穩健,新經濟新動力勢頭正勁
近日,上半年浙江經濟運行數據新鮮出爐。雖然近段時間社會對經濟發展情況有所擔憂,但從數據來看,可以確定的是,依靠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效應,浙江經濟運行穩健,新經濟新動力勢頭正勁。
首先,經濟運行總體狀態良好。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7%,高于全國6.7%的水平,比一季度高出0.5個百分點,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實體經濟復蘇明顯。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增速比一季度上升1.5個百分點。工業利潤率繼續回升,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率同比增長16.6%,這在PPI和PMI持續不景氣的情況下實屬不易。進出口貿易表現亮眼。上半年,全省實現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7%,增速比一季度回升6個百分點;其中,外貿出口在全國下降2.1%的態勢下,同比增長2.8%,增速比一季度回升6.9個百分點。浙江在消費、物價、居民收入上的表現也十分穩健,分別同比增長10.9%、2%和8.7%。
其次,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繼續穩步推進。產業結構繼續優化,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2.1%,比2015年49.8%高出了2.2個百分點。新產業快速發展。上半年,浙江七大產業中,規模以上信息經濟核心產業、節能環保、健康、時尚、高端裝備產業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8%、9.0%、10.2%、8.1%和11.9%,增速均高于規模以上工業。裝備制造、高新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5%、8.7%和8.7%,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幅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高2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45.2%。節能降耗成效明顯,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2%,降幅比一季度擴大0.2個百分點。38個行業大類中有25個行業的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其中汽車制造、非金屬礦物制品等9個行業單耗降幅超過5%。
第三,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投資結構優化。上半年,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0.4%,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長18.8%,其中,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汽車、海洋新興產業、核電關聯產業等投資增速分別達到40.5%、34%、29.9%、25.4%。制造業中,高端裝備產業(不含與高端裝備制造業密切相關的服務業)投資增長18.7%,增速比全部投資、制造業投資高出6.1和7.9個百分點。全省聚焦的四大重點領域投資增長較快,并保持良好的增長潛力,重大基礎設施投資、重大產業項目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投資分別增長28.7%、14%、23.3%、74%。民間投資結構持續優化,上半年裝備制造、高新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民間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0.7%、33.8%、18.3%。
預期下半年浙江經濟將會沿著既定路線繼續穩中向好,但也存在一些未知的風險因素,成為經濟能否持續平穩增長的隱憂。一是國內外環境對浙江的影響存在未知性。英國脫歐、土耳其政變、南海事件等國際政治問題、恐怖主義等因素的發酵對外貿出口存在不確定性,但人民幣貶值有利于傳統產業的加工出口。二是去產能進程加快對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程度存在未知性。從目前來看,去產能擠出民間投資的影響對浙江影響相對有限。三是房地產市場走弱對經濟影響的程度存在未知性。有分析認為,上半年經濟增長過度依賴于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但1-6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增長實際僅為-0.8%,說明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四是金融市場波動的影響存在未知性。浙江民間資本比較活躍,流動資金受金融市場的波動影響較大,如今年1-2月浙江民間投資增速大幅下挫至2%多少與去年下半年股市風暴有所關聯。
行百里者半九十。浙江在“三去一降一補”“新經濟”等措施上的成效是顯著的,但越往后的難度也會越大,更需以創新為引領,克難攻堅,為實現全國“標桿省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