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腦性癱瘓定義、臨床分型及功能分級新進展
史惟,楊紅,施炳培,等
保健醫學
國內外腦性癱瘓定義、臨床分型及功能分級新進展
史惟,楊紅,施炳培,等
一個清晰并且被廣泛接受的腦癱定義和分類方法對腦癱的臨床診治、康復、科研、社會保障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尤其在建立區域、國家乃至將來的全球性腦性癱瘓監測數據庫時是必不可少的。近年來國內外針對腦癱的定義、臨床分型以及功能分級有了不少新的變化,主要表現為更加重視功能與生活參與能力的評價。
腦性癱瘓;定義;分型;分級;綜述
來源出版物: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09, 15(9): 801-803
入選年份:2014
腦卒中患者及家屬對腦卒中與康復相關知識、態度和行為水平的調查
李愛東,黃宗青,劉洪濤,等
摘要:目的:了解深圳福田區腦卒中患者及家屬對腦卒中相關知識、態度、行為(KAB)水平,及其對康復的知曉程度。方法:對60例腦卒中患者及100名家屬在患者出院前進行腦卒中KAB現狀問卷調查。結果:71.7%患者知道“什么是腦卒中”,40%認知“高血壓是腦卒中最重要的危險因素”,45%患者及41%家屬知道腦卒中危險因素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吸煙和喝酒等。35%患者及29%家屬認為“腦卒中應從青少年期就開始預防”。50%患者不了解腦卒中康復訓練的方法。患者均不同程度地認識應該戒煙、戒酒、限鹽和改變不良性格,80%家屬認為應幫助腦卒中患者戒炯,低脂、限鹽飲食,55%患者認為應積極控制血壓,約40%患者或家屬不知道需定期檢查血壓或血脂,70%家屬愿意幫助腦卒中患者在出院后堅持功能鍛煉。低于50%患者已開始正規治療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40%已低脂飲食及已經常進行體育鍛煉者,35%能堅持定期檢查血壓和血脂或去醫院體檢。結論:目前我區腦卒中患者及家屬腦卒中防治和康復意識有待加強。
關鍵詞:腦卒中;預防;康復;知識;態度;行為;問卷調查
來源出版物: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09, 15(3): 252-254
入選年份:2014
腦血管疾病吞咽障礙研究進展
趙名娟,張金濤
摘要:吞咽障礙作為腦血管疾病常見并發癥,隨著腦血管疾病發病率的逐年升高而日益增多,由此所致的吸入性肺炎、水分營養物質攝入障礙、窒息及心理障礙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增加了致殘率及病死率。筆者對近年來有關腦血管疾病吞咽障礙的發病機理、臨床表現、早期診斷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關鍵詞:腦血管疾病;吞咽障礙;腦卒中;綜述
來源出版物: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09, 15(2): 143-145
入選年份:2014
肌電生物反饋對偏癱肢體功能的影響
李志賢,白江來,平會坤
摘要:目的:觀察腦梗死偏癱患者接受肌電生物反饋治療的效果。方法:122例腦梗死偏癱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1例。兩組均應用運動療法,治療組另外運用肌電生物反饋。治療前、治療1周和治療2周時分別應用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Fugl-Meyer評定量表(FMA)評價神經殘損程度和運動功能,應用Barthel指數(BI)評價日常生活能力(ADL)。結果:治療組NIHSS評分、FMA評分和BI評分的改善明顯好于對照組(P<0.01)。結論:肌電生物反饋能有效促進腦梗死偏癱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腦梗死;偏癱;肌電生物反饋
來源出版物: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09, 15(8): 765-766
入選年份:2014
莫諾苷抑制過氧化氫誘導的SH-SY5Y神經細胞凋亡
王文,孫芳玲,安宜,等
摘要:目的:研究莫諾苷抑制過氧化氫誘導的神經細胞凋亡作用和機制。方法:培養的人神經母細胞瘤細胞系SH-SY5Y細胞加入莫諾苷1、10、100 μmol/L預孵育24 h,加入H2O2300~500 μmol/L作用18 h,檢測神經細胞丙二醛(MDA)、線粒體膜電位(MMP)、細胞凋亡。結果:1、10、100 μmol/L莫諾苷顯著抑制丙二醛增加,降低細胞膜電位,抑制細胞凋亡。結論:莫諾苷能夠通過抑制H2O2誘導的SH-SY5Y神經細胞脂質過氧化,降低細胞膜電位來抑制細胞凋亡。
關鍵詞:莫諾苷;人神經母細胞瘤細胞系;脂質過氧化;線粒體膜電位(MMP);細胞凋亡
來源出版物: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09, 15(5): 428-430
入選年份:2014
西安大略和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指數的重測信度
陳蔚,郭燕梅,李曉英,等
摘要:目的:了解西安大略和麥克馬斯特大學(WOMAC)骨關節炎指數對我國膝骨關節炎患者的重測信度。方法:2名經過正式培訓的測評人員對24例經放射影像學確診且有臨床癥狀的膝骨關節炎患者在24 h內進行2次WOMAC骨關節炎指數量表的指導性測試。結果:各評分部分和總分的組內相關系數分別是0.937、0.914、0.856、0.921。結論:WOMAC骨關節炎指數具有極好的信度。
關鍵詞:膝;骨關節炎;西安大略和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指數(WOMAC);信度
來源出版物: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0, 16(1): 23-24
入選年份:2014
老年人跌倒的評估與干預策略研究進展
張麗,甕長水,王秋華,等
摘要:跌倒是老年人群中常見的嚴重公共衛生事件。跌倒的預防和干預是老年康復醫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該文回顧近年來老年人跌倒的相關文獻,對跌倒的概念、流行病學調查、危險因素分析與評估以及多學科多因素干預策略進行綜述,并就該領域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關鍵詞:跌倒;風險;評估;干預;老年人;綜述
來源出版物: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0, 16(1): 11-13
入選年份:2014
216例慢性非特異性腰痛患者的康復療效觀察
郭險峰,張大成,陶莉
摘要:目的:觀察不同治療手段對慢性非特異性腰痛的臨床療效。方法:對246例慢性非特異性腰痛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n=82)、家庭指導組(n=82)和強化治療組(n=82)進行治療,使用數字類比疼痛評分法、改良Oswestry腰痛調查表,分別在治療開始前、治療后1個月、3個月和6個月進行評估。結果:家庭指導組和強化治療組均能減輕腰痛,且強化治療組療效更好。結論:以主動運動訓練為核心的現代康復治療技術可有效改善慢性非特異性腰痛患者的癥狀。
關鍵詞:慢性腰痛;運動訓練;懸吊運動訓練
來源出版物: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0, 16(6): 556-559
入選年份:2014
中國康復醫學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李建軍
摘要:中國康復醫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面對龐大的康復群體,康復事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本文從中國康復事業的發展與成就、新理念新亮點、展望及思考等方面進行闡述,為我國康復醫學的發展和進步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關鍵詞:康復醫學;發展;回顧;展望;中國
來源出版物: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1, 17(1): 1-4
入選年份:2014
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技術對腦卒中患者膝關節運動控制功能的影響
鄭潔皎,俞卓偉,夏汶,等
摘要:目的:探討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技術(PNF)對于腦卒中患者下肢運動功能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方法:采用隨機采樣,橫斷面的設計來評價44例腦卒中患者接受PNF收縮—放松—拮抗肌收縮(PNF-CRAC)技術訓練前后患者膝關節肌肉的SEMG信號。結果:PNF-CRAC技術具有很好的興奮擴散作用,可以提高腦卒中患者患膝主動肌的興奮性和運動控制能力。結論:PNF-CRAC技術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促進偏癱下肢運動功能的恢復。
關鍵詞:腦卒中;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技術;運動控制;表面肌電圖
來源出版物: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0, 16(2): 115-117
入選年份:2014
電刺激對大鼠脊髓損傷后神經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
陳虹,李俊岑,黨彥麗,等
摘要:目的:探討電刺激對成年大鼠脊髓損傷后脊髓灰質神經元神經生長因子(NGF)表達的影響。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72只,隨機分為正常組、損傷對照組、電刺激組。采用Allen法,將后兩組復制為脊髓T9損傷模型。術后對電刺激組大鼠進行電刺激治療7 d。于術后1、3、5、7 d對3組進行BBB評分,免疫組化和Western blot法檢測NGF的表達情況。結果:BBB評分結果顯示大鼠脊髓損傷后有自行恢復功能,從第5天開始電刺激組與損傷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脊髓損傷后,電刺激組和損傷對照組NGF表達均持續升高(P<0.05),電刺激組表達多于損傷對照組(P<0.05)。結論:脊髓損傷后電刺激誘導損傷區NGF表達,從而創造了有利于神經再生的微環境。
關鍵詞:脊髓損傷;神經生長因子;電刺激
來源出版物: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2, 18(1): 33-36
入選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