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論其近年來的規則和邏輯"/>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美國對受政府控制投資者國際規制的態度演變
——兼論其近年來的規則和邏輯

2016-02-13 14:18:23伍穗龍
中國流通經濟 2016年7期

伍穗龍

(1.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上海市200433;2.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上海市200336)

?

美國對受政府控制投資者國際規制的態度演變
——兼論其近年來的規則和邏輯

伍穗龍1、2

(1.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上海市200433;2.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上海市200336)

摘要: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在經濟層面上具有天然的攫取利益優勢,更容易并可能導致一國經濟運行的非平衡與非公平性,擾亂市場秩序,損害其他投資者利益。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進行規制并不新鮮,美國一直以來就在雙邊投資協定或自由貿易協定中有相關規定。由于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美國對上述投資者的規制,從《美國—韓國自由貿易協定》締結至《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塵埃落定的近10年間,經歷了一個標準調整的過程,突出表現為從高水平高標準模式向折中模式演變,再向最高水平和標準邁進。美國政府就同一議題對不同的締約方做出不同的規定,標準及水平也不盡相同,以保證其在全球范圍內的經濟、軍事、政治利益最大化;在規制模式上基本采取同一范式,規制對象則限定在國有企業及國有壟斷兩個層面;此種規制建立在競爭中立的理論基礎之上,所有政策都是對美國“新貿易政策”的積極落實。

關鍵詞:受政府控制投資者;競爭中立;《美—韓自由貿易協定》;《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

一、問題的提出與背景

相較于私人投資者,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在經濟層面上具有天然的攫取利益優勢,它們可能獲得不透明的補貼以及國內市場保護所帶來的好處[1],因此更容易并可能導致一國經濟運行的非平衡與非公平性,擾亂市場秩序,損害其他投資者利益。

就此情況,早在2008年,由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所撰寫的報告《2025年的全球趨勢:一個變動中的世界》中,就開始關注受政府控制投資者的這種優勢及相關影響。報告指出:“國有企業不僅沒有成為20世紀的遺留物,反而欣欣向榮,且在尋求擴張它們的國際影響力。”[2]

21世紀金融危機后,大量國有企業及以主權財富基金方式出現的投資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對美國經濟造成較大影響。由于此類國有企業及主權財富基金主要存續于新興經濟體及社會主義國家,這引起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固有利益集團的關注。因此,隨著全球投資熱潮的蔓延,締約國通過雙邊貿易協定投資章或雙邊投資協定中對受政府控制投資者的相關規制條款達致保護本國相關產業,提高本國相關產業競爭力的做法已成為常態。作為世界上最大和最活躍的投資母國,同時也作為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美國正通過雙邊投資協定或自由貿易協定的模式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做出規制。

截至當下,除《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TTIP)仍在談判外,美國已經與20個國家簽有自由貿易協定,其中包括《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①另外,美國也已經與超過40個國家簽有雙邊投資協定。②雖然上述自由貿易協定或雙邊投資協定所達成的開放水平或標準不一,但基本均含有美國對受政府控制投資者的規制條款。以致有的觀點認為,競爭章節中包含針對國有企業的紀律,已經是美式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標準內容。[1]而從《美國—韓國自由貿易協定》(下稱《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締結至TPP塵埃落定,近10年間,美國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的規制經歷了一個標準調整過程。

二、美國模式和態度的演變

(一)高水平高標準模式——《美—韓自由貿易協定》與《美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

2007年6月30日,美國與韓國正式簽訂《美—韓自由貿易協定》,這是美國繼《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簽訂后近20年所簽訂的最具商業意義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3],同時也是韓國所簽訂的第二大雙邊投資協定。③、[4]《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的相關法律規定主要體現在第十一章關于“投資”及第十六章“與競爭相關問題”的內容中。

在”投資”章中,《美—韓自由貿易協定》通過第十一條第二十八款對“締約方投資者”的界定,明確了并不就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國有企業或政府控制的壟斷企業與私人投資者中的投資待遇做出區分的政策導向,一視同仁,即在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最低待遇標準、業績要求上對受政府控制投資者與私人投資者同等對待。④在第十六章中(共一條九款),明確了對兩種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形式——政府控制的壟斷企業及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行為的規制。就政府控制的壟斷企業而言,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任何締約國保證任何其所授權的任何政府壟斷性企業,應以“符合本協定締約國所承擔的義務相一致的方式行為,尤其是當相關企業行使諸如征收、發放牌照、批準商業交易或者核定配額、收取費用等行政權力的時候。”但同時并不禁止締約方成立或維持壟斷企業。就國有企業而言,第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締約國保證任何其設立或維持的國有企業,以符合本協定締約國所承擔的義務相一致的方式行為,尤其是當相關企業行使諸如征收、發放牌照、批準商業交易或者核定配額、收取費用等行政權力的時候。”⑤最后,《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第十六條第五款第二項對相關受政府控制的壟斷企業或指定壟斷的透明度提出要求:“一締約國必須根據另一締約國的請求,就國有企業以及任何層級的國家壟斷企業,……所實施的任何可能影響貿易及投資的行為的信息提供給另一締約國。”⑥從橫向政策上對締約國國內競爭者提供了透明的競爭環境。

與《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相類似,《美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下稱《美—新自由貿易協定》)中同樣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做出了規定。根據2004年1月1日生效的《美—新自由貿易協定》第十二章的規定,國有企業和壟斷企業的設立并不為該協定所禁止,⑦、⑧但規定:若締約國設立上述企業,需要履行將該行為通知另一締約方的義務。[5]同時,《美—新自由貿易協定》在包括非歧視待遇、遵循商業規則上要求國有企業不得利用壟斷地位從事其他領域的商業活動。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基本規定外,作為在國有企業問題上的不對等義務,新加坡還需要在透明度以及私有化問題上承擔規范本國國有企業的義務,且著墨頗多。例如就透明度而言,協定規定:新加坡應每年公布國有企業中政府控股的情況(包括特別的股權安排)以及投票權、政府官員擔任國有企業領導的情況、國有企業年度收入、市場定價情形。就私有化問題而言,新加坡還應當逐漸減少對國內企業的影響。⑨

可見,作為美國在21世紀與兩個發達經濟體所締結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與傳統美國投資締約實踐相比,《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美—新自由貿易協定》對國有企業的限制更多,標準更高,內容更為詳盡,對締約方所施加的義務更為繁雜。例如在透明度要求上,《美—新自由貿易協定》要求新加坡承擔披露國有企業信息以及對國有企業進行公司治理的義務,而之前的美國貿易投資締約實踐則缺乏類似的規定。[6]這可能是美方考慮到新加坡長久以來由淡馬錫等國家資本主義對國內經濟命脈的大面積控制有關。[7]針對不同國家的國情,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采取不同的規制策略,這也是美國對兩個不同發達國家所采取的不同策略。

另外,雖然兩個協定的締結早于2011年5月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正式發布的以“競爭中立”為主題的報告,但兩份協定中對國有企業所苛以的高標準、高水平義務,其實已與2011年5月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所詮釋的“競爭中立”的內涵要求無異。[8]不過,就兩個協定相比較而言,《美—新自由貿易協定》比《美—韓自由貿易協定》更進一步,對國有企業透明度的要求更高,更賦予締約方對國有企業所采取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以協商及爭端解決等權利。但唯一不足之處在于,兩個協定依然沒有具體規定應如何削弱國有企業享受的補貼、低息貸款等優勢等等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所主張的規制國有企業的路徑。[6]

(二)政治折中模式——《2012美國雙邊投資協定范本》

自1982年公布第一個雙邊投資協定(BIT)范本后,美國政府就會根據其締約實踐及潛在的締約談判目標,周期性地對BIT范本予以修訂。而對最新版本的修訂緣起于2009年2月。自當時起,美國政府已經廣泛地收到來自于國會、公司、企業聯盟、勞工團體、環保及其他非政府組織與學界的意見,要求加入更多規制國有企業條款,以保障美國國內勞工團體和產業聯盟的利益,[9]但最終美國政府并未采納。也正是基于此,有觀點認為,美國2012年BIT范本的修訂正是為與中國、印度等國家進行雙邊投資協定談判而準備的。[10]并因此可以認為,2012年修訂的雙邊投資協定范本是一種政治折中模式。

縱觀整個協定范本,其并未直接對受政府控制投資者的內涵與外延做出明確規定。在對諸如“投資者”“投資”“涵蓋投資”“企業”等核心概念的定義中,鮮見對私人投資者與受政府控制投資者的區分。例如在對“企業”措辭的定義中,范本明確該措辭意指任何根據可適用法成立或組織的,勿論其營利與否,亦勿論其為私人或政府擁有或控制的實體與否。同時在“國有企業”定義中,協定僅強調其是指締約國通過所有者權益所擁有或控制的企業。⑩同時,含有直接規制“國有企業”的條款亦十分稀少,僅有的規定主要反映在以下三個條款上:

1.范本第二條。在第二條“范圍和內容”所明確的條約所適用范圍與內容中,規定“第一部分中所規定的締約方義務適用于由締約方授權行使任何管理、行政或其他政府權力的國有企業或‘個人'”。?范本對此做了腳注,規定:“被授權的政府權力包括立法許可,以及向國有企業或其他個人轉移政府權力或授予國有企業或其他個人行使政府權力的政府命令、指令或其他行動”。?其相較于2004年范本僅僅在其適用范圍章節內提到條款義務適用于受到政府授予政府職權的國有企業可謂是更進一步。[9]

2.范本第十一條關于透明度的安排。2012年版的BIT范本第十一條規定:“締約方政府必須保證外資在非歧視前提下,在標準和技術法規立法過程中有所參與,同時也建議非政府組織亦可參與上述立法過程。”其結果則是間接地提高了締約國政府在國有資本與外國資本競爭中保持中立的要求。

3.范本的第八條對當地含量要求(Local Content)的具體規定。其再次體現了競爭中立的相關要求。范本新增的第八條第一款(h)項規定:“締約方不得出于保護本國投資者及投資或者保護該締約方或其經營者的技術之目的,要求外國投資者在境內購買、使用或優先選擇該締約方或經營者的技術,或在其境內禁止購買、使用或優先選擇特定技術。”?

如此稀少的規制條款似乎與美國之前所簽訂的貿易投資協定中針對國有企業的政策不相符。事實上,2009年的雙邊投資協定審議報告曾專門就國有企業問題提出建議,建議適當增加規制國有企業投資的條款。例如建議條款規定:“締約方保證國有企業(意指締約方擁有或控制的企業)在另一締約方領土范圍內的投資不得接受低于市場利率的涵蓋投資資助或是對涵蓋投資提供違反競爭的補貼”。[11]該報告大多數意見的總體建議認為,出于平衡對吸引外國投資與保護國內相關產業的需要,美國行政當局應考慮增加條款,以保證在美進行生產性資產投資的外國國有企業,不得接受低于市場利率的涵蓋投資資助或是對涵蓋投資提供違反競爭的補貼,而與私人企業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但是2012年版的雙邊投資協定范本并未采納這些建議,僅以腳注形式對政府授權問題進行了規范。當中其實主要反映了美國政府的兩層政治考量:其一,體現了美國政府至今還未對如何規制國有企業行為做出最終決定,特別是不希望以雙邊投資協定法律條款的形式約束國有企業對美國投資的態度,表明美國更為關注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市場,在全球價值鏈背景下,鼓勵更多的發展中國家企業赴美投資,適應世界經濟形勢發展,為未來與新興經濟體談判簽署雙邊投資協定做準備;[5]其二,以腳注形式而并非以正文形式規范了政府授權,也表明美國意在把2012年版的雙邊投資協定管轄范圍擴展到伙伴國的國有企業受政府授權影響之行為。

(三)更高標準的獨立章節細化模式——TPP

作為美國重返亞太及加強與歐盟貿易投資關系的重要戰略,TPP于2015年10月5日正式結束談判,12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西雅圖達成協議。2015年11月5日,新西蘭政府率先在其官網上公布了TPP全文文本。?與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對國有企業沒有專門的規制?不同,TPP第一次通過一整章對國有企業制定出全面的規則。

細化考察TPP第十七章,其共有十五個條款、六個附件及一個附件聲明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做出規制。其較美國之前所簽訂或公布的貿易投資協定中的相應內容,除了一如既往地通過在對國有企業定義、非歧視性待遇、技術性合作、透明度等傳統條款上以之前一貫標準對國有企業進行規制外,[12]還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新特點:

1.立法技術與標準更高。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的規制更為嚴苛,也更為具體,標準不但超越2012年范本的模式,也超越《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及《美—新自由貿易協定》。其實,無論是《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美—新自由貿易協定》,還是2012年版的雙邊投資協定范本,對于受政府控制投資者的規制都僅限于籠統表明其必須符合競爭中立的原則性要求,而不會具體細化為以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的行為對市場的影響及所造成的損害為標準。但在TPP中,其通過引入“商業行為”“非商事援助”“相反影響”三個重要概念,并參考WTO項下《補貼與反補貼協定》與《反傾銷協定》中通過效果標準確定受政府控制投資者對市場的影響,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所規定的具體義務比上述兩個協定都多而且要求高。第17.6條規定的“締約國同意,締約國不應向國有企業提供可能對其他締約方利益造成不利影響或損壞其他締約方國內產業的非商事援助”就是一個明確的例子。

2.調整范圍更廣。TPP國有企業規則借鑒了現存規則的內容。例如TPP國有企業規則通過非商業援助制度確立的締約方的三重義務中所使用的“不利影響”和“國內產業損害”概念,正是《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第5條和第15條意義上的“不利影響”和“國內產業損害”,移植了相關規定,但適用范圍更廣,既包括了貨物貿易,也包括了服務貿易,還包括了國際投資。進一步擴張了傳統WTO多邊貿易體制下非商業援助機制的主體和適用范圍,是對傳統多邊貿易投資體制的創新。

3.標準更加細化。相較于《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及《美—新自由貿易協定》中相對籠統的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的具體規制,TPP更為具體地規定了國有企業在商業行為中的行為準則。例如第17.4條規定:“締約方同意,確保國有企業在商業考量的基礎上進行商業買賣活動,除非提供公共服務(Public Services)的國有企業如此行事有違其授權(Mandate)。”同時,為了進一步明晰和為商業考量,第17.1條進一步對何謂“商業考量”做出明確界定,異于《美—新自由貿易協定》中僅把“商業考量”實際表現形式于具體條款中列舉的模式。

同時,進一步細化司法、執法等法律程序中對受政府控制投資者與其他投資者的公平公正待遇。例如TPP第17.5條的內容表明:“締約方本國法庭對其境內的外國國有企業的商事行為具有管轄權,并確保監管國有企業和私人企業的行政部門公正中立行事;締約方需在行政機關行使自由裁量權方面對外國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給予與本國企業同等待遇”。?

另外,加大對受政府控制投資者監督與執行的力度。這主要通過兩方面具體完成。第一,設立國有企業及指定壟斷委員會作為監督架構。第17.12條明確規定:“締約方同意設立國有企業及指定壟斷委員會,成員包括各締約方代表。”同時,其不就該章節中的特定條款適用于爭端解決機制做出例外,而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的某些規制不適用于爭端解決程序在美國之前所簽訂的貿易投資協定中則是常見的,例如《美—新自由貿易協定》第12.7條規定:“該協定第12.2,12.4或者12.6條不適用于該協定項下的爭端解決程序。”

總之,可以認為,上述新特點都在一定程度上與TPP談判結束前傾向于美國應就受政府控制投資者問題納入具有強制約束力且高標準的競爭中立規則的高標準觀點相一致。當下,美國的做法基本印證了該策略的核心內容,由此可見,美國在TPP中對受政府控制投資者的規制采取了超越《美—新自由貿易協定》的更為嚴格的標準模式。

三、演變規制比較及若干規律性認識

通過考察美國所簽訂的貿易投資協定中對受政府控制的法律規制條款,可得出美國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規制的一般性規律。

首先,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的規制不單單是一個法律問題,更多的是一個關乎一國經濟、政治、外交、國防安全利益的問題,因此,美國政府就同一議題對不同的締約方做出不同的規定,標準及水平也不盡相同,以保證美國在全球范圍內的經濟、軍事、政治利益最大化。例如,《美—新自由貿易協定》及《美—韓自由貿易協定》中,對于國有企業的規制條款明顯比2012年版BIT范本所規定的標準要高,甚至到TPP時已經首次需要用一個章節,事無巨細地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進行特別規制。

其次,在規制模式上,對受政府控制投資者規制的范式基本一致。從外延上審視,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屬于投資者的一類,自然在最低待遇標準、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業績要求、自然人流動、透明度原則等條款上與其他投資者一樣受到條款的規制。而在不同的協定中,美國則根據需要與不同的締約方就該橫向議題做出具體的規制。由于國有企業條款屬于橫向議題之一(Horizontal Andcross-cutting issues),[13]因此,在規制模式上,應主要依靠競爭條款透明度原則的范式進行。雖然以上美國所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或投資協定范本均為高標準協定,議題廣泛涵蓋知識產權、技術性標準、勞工、環境、競爭中立、政府采購等方面,但對國有企業或受政府控制投資者的規制則是殊途同歸。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的法律規制模式,其實主要可通過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條款實現,所不同的只是在于有無通過具體的競爭中立、與競爭有關事項或國有企業、壟斷企業等具體條款對之加以細化規制。或者正如2012年版的BIT范式一般,在涉及競爭的議題下另辟專門條款予以討論。但不管是采取何種模式,美國最終的目的只是為落實服務與國家利益的“新貿易政策”,為國內產業與國外投資者營造平等的競爭環境。競爭中立作為一種原則性橫向范式的推廣,在TPP和TTIP中的《美國與歐盟關于國際投資的共同聲明》《2012美國雙邊投資協定范本》《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等美國所簽訂的貿易投資協定中都得到了充分展現,并逐漸形成相互統一、相互支持、相互參照的局面。這是美國在21世紀國際經濟治理中不遺余力地推進21世紀新議題的結果。

再次,在規制對象上,美國把規制對象限定在國有企業及國有壟斷兩個層面上。如何確定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的范疇,是確定其所簽訂的雙邊投資協定對受政府控制投資者規制的對象的前提。根據2015年經濟與合作組織的研究報告中,就受政府控制投資者在投資協定中的表現模式、投資協定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的規制范式對大量樣本(來自46個以上國家的1813份條約,包括雙邊投資協定、自由貿易協定、經濟合作伙伴協議等)的調查,受政府控制投資者的外延主要涵蓋國有企業及主權財富基金或政府自身三類。研究結果表明,美國主要是通過國際投資協定中有特定的關于國有企業與私人企業競爭中立原則的條款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問題進行規制。而對于其他國家,在2000年之后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FTAs)中也經常可發現類似條款,如《新—澳自由貿易協定》(2003)第十二章的第四款。[14]因此,綜合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的報告及美國的實踐可以發現,美國在所簽訂的雙邊貿易投資協定中并無對受政府控制投資者等對象的規制,而主要是把規制對象限定在國有企業及國有壟斷兩個層面上,對于主權財富基金也鮮有涉及。

最后,新形勢下,美國在所簽訂的雙邊投資協定中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之規制是建立在競爭中立的理論基礎上進行的。例如,在2011年9月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提交的報告中,就重申在TPP和雙邊投資協定中,美國政府應該通過競爭中立條款而對國有企業進行適度限制。報告建議在美國的新雙邊、區域貿易協定、投資協定中區分國有企業公私行為,對存在掠奪定價或低價傾銷的國有企業采取限制補貼、信貸中立、規則中立、股息分紅、提高透明度等方式,以削減國有企業享有的競爭優勢。[15]

最終,以上所有政策都是對美國“新貿易政策”的積極落實。美國在其所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中也始終貫徹這一觀點。“新貿易政策”當中的第一要務就是要確保自由貿易協定提高生活水平,必須確保貿易協定在美國不會賦予外國投資者比美國投資者更多的權利。?《美—新自由貿易協定》《美—韓自由貿易協定》,以及已經結束談判并公布文本的TPP,均通過競爭中立條款的設置或國有企業獨立章節的設置擬達致上述目標。美國政府態度的改變則表明其意圖在促進投資與保護國家安全上的一種平衡,意在防范諸如中國等國家資本主義對美國經濟的大規模影響。?

四、中國的應對策略

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是一個橫向議題。美國對受政府控制的投資者之規制也經歷了從高標準過渡至折中,再提升至細化高標準的發展軌跡。國有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從宏觀上明確厘清該發展軌跡背后美國對受政府控制投資者的考量與邏輯,微觀上明確新增的高標準規則變化,對我們今后融入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同時也為做好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及的“加快中日韓自貿區等談判,推進中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工作奠定基礎。

就宏觀層面而言,對基于《2012美國雙邊投資協定范本》為基礎而制定的《中美雙邊投資協定》,中國應在該模式下爭取與美國盡早達成協議。而就TPP而言,我們應在理清國有企業章對我國影響的基礎上,出于促進國內改革環境,增強中國企業競爭能力和改善國內競爭環境的考慮,也可以在適當時機、在對中國不是十分有利的情況下選擇融入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該情況可能與中國加入WTO時的情況相類似。通過加入并就相應針對中國受政府控制投資者影響深遠的國內部分體制模式進行改革,把加入相關協定作為倒逼改革的催化劑。長遠而言,上述做法將有助于中國國內受政府控制投資者的改革與發展。

就微觀層面而言,以TPP為例,其創造性制定的非商業援助制度由于議題敏感和主體范圍更為廣泛,必將通過貿易或投資轉移效應對我國國有企業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根據WTO官方數據,中國與美國互為當事方的涉及《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案件共有13個,而中國作為申訴方或被申訴方的案件共47個,占比高達30%。TPP規則改變WTO項中涉及《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第1條補貼定義、關乎中國的兩個里程碑案件DS437和DS379中關于“公共機構”的認定,是對中國有利的裁決。我國也應加大對該制度的研究,適時進行應對。

注釋:

①詳見https://ustr.gov/trade-agreements/free-trade-agreeme ments。

②詳見http://tcc.export.gov/Trade_Agreements/Bilateral_Inve stment_Treaties/index.asp。

③有觀點認為其是韓國所簽訂的第一大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參見:付榮.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影響與法律對策[J].國際經濟合作,2010(9):46。

④詳見KORUS FTA,Art.11.28。

⑤詳見KORUS FTA,Art.16。

⑥詳見KORUS FTA,Art.16.5.2(a)。

⑦詳見U.S-Singapore FTA,Art.12.3.2(a)。

⑧詳見U.S-Singapore FTA,Art.12.3.1(a)。

⑨詳見U.S-Singapore FTA,Art.12.3.2(f)。

⑩詳見Article 1,2012 U.S.Model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

?詳見Article 2,2012 U.S.Model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

?詳見Foot note 8,2012 U.S.Model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

?詳見Article 8,2012 U.S.Model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

?詳見http://tpp.mfat.govt.nz/text/,last visited on Nov.15。

?世界貿易組織在所有權方面保持的是一個中立的規則,不管國有企業還是私營公司,世界貿易組織涉及最多的也就是補貼。

?詳見Article 17.5,TPP Agreement,Available at http://tpp.mfat.govt.nz/text/,last visited on Nov.15。

?詳見http://waysandmeans.house.gov/media/pdf/NewTrade-Policy.pdf。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在10月5日TPP結束談判、達成基本協議后發表評論稱,“當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潛在客戶在我們的國境之外時,我們不能讓中國這樣的國家書寫全球經濟的規則。”參見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82148_1。

?詳見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03/05/c_128 775704.htm。

參考文獻:

[1]Gary Clyde Hufbauer,Cathleen Cimino-Isaacs.How the TPP and TTIP reshape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2015,18(3):35-36.

[2]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Global trends 2025:a transformed world[EB/OL].(2015-12-28).http://www.dni.gov/nic/NIC_2025_project.html.Nov.

[3]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New opportunities for U.S.exports under the U.S-Korea Trade Agreement[EB/OL].(2015-08-29).http://www.ustr.gov/tradeagreements/free-trade-agreements/korus-fta.

[4]William H Coope,Mark E Manyin,Remy Jurena,Michaela D Platzer.The proposed U.S-South Korea Free Trade Agreement(KORUS FTA):Provisions and Implications,CRS Report[EB/OL].(2015-08-29).http://digital.library.unt.edu/ark:/67531/metadc29703/m1/1/high_res_d/RL3433 0_2010Nov12.pdf .

[5]沈銘輝.美國雙邊投資協定與TPP投資條款的比較分析——兼論對中美BIT談判的借鑒[J].國際經濟合作,2014 (3):21-25.

[6]VANDEVELDE K J.U.S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greements[M].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9:458-462.

[7]趙穎.被譽為國有資本運營典范的新加坡“淡馬錫模式”[EB/OL].(2015-03-23).http://www.finance.people.com.cn/n/2015/0323/c1004-26734362.html.

[8]CAPOBIANCO A,CHRISTIANSEN H.Competitive neutrality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challenges and policy options.OECD corporate governance working papers.No.1 [R/OL].OECD Publishing,2011.[2015-03-23].http://www.oecdilibrary.org/docserver/download/5kg9xfgjdhg6.pdf?expir es=1463997954&id=id&accname=guest&checksum=83D6 F57D356E5736C8242C76A036FE79.

[9]John R Crook(eds.).United states adopts new model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J].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2012,106:662-664.

[10]韓冰.美國對外資政策法律新進展——基于2012年美國雙邊投資協定范本的分析[J].國際經濟評論,2013 (5):119-129.

[11]Report of the subcommittee on investment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regarding the model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Annexes,Annex B.part VI.[EB/OL].[2015-03-25].http://www.state.gov/e/eb/rls/othr/2009/131118.htm#xlvii.

[12]USTR,Summary of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EB/OL].[2015-03-23].https://www.ustr.gov/aboutus/policy-offices/press-office/press-releases/2015/october/summary-trans-pacific-partnership# .

[13]Coalition of services Industries & U.S chamber of commerce's global regulatory cooperation project:state-owned enterprises:correcting a 21stcentury market distortion.2011Global Services Summit,2011[EB/OL].[2016-03-01].http://www.ecipe.org/app/uploads/2014/12/OCC22014_.pdf.

[14]SHIMA Y.The policy landscape fo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by government-controlled investors:A fact finding survey,OECD working papers 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EB/OL].[2015-03-23].http://www.oecd.org/investment/in vestment-policy/WP-2015-01.pdf.Jan.

[15]OECD.Competitive neutrality:A compendium of OECD recommendations,guidelines and best practices[EB/OL].[2015-03-23].http://www.oecd.org/daf/ca/50250955.pdf2 012.

責任編輯:林英澤

The Attitude Change of U.S.in Recent Years towards State-controlled Investors:Rules and Logics

WU Sui-long1,2
(1.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2.Shanghai WTO Affairs Consultation Center,Shanghai200336,China)

Abstract:The state-controlled investors enjoy the advantage of gaining merits in the economical field,thus is easier to impair the balance and equality of one country,distort the rules of market and prevail over other investors'merits.It is not a new phenomenon to regulate the state-controlled investors.The U.S.has always showed its willingness to regulate those investors via its BIT or investment chapter of FTA.Given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situation around the world,The U.S.has shifted the attitude towards those investors.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from the conclusion of U.S-Korea Free Trade Agreement to the settlement of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he pertinent feature of that attitude would be of from high level and standard model to comprised model,and then once again from comprised model to high level and standard model.The levels and standards of U.S.regulation on different parities of the same issue are different,which will guarantee the maximization of economic,military and political interests;the same paradigm will be adopted for different regulation models,and regulation objects will be limited within the field of state-owned or state controlled enterprises;this kind of regulation will b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competitive neutrality,and all these policies a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merican“new trade policy”.

Key words:state controlled investors;competitive neutrality;U.S-Korea Free Trade Agreement;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中圖分類號:F279.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266(2016)07-0042-07

收稿日期:2016-04-29

作者簡介:伍穗龍(1984—),男,廣東省惠州市人,法學博士,復旦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和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第一页|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色噜噜综合网|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Ⅴ| 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 在线播放| 香蕉色综合| 91精品网站| 亚洲毛片网站|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日本色综合网|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国产jizz|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夜夜操天天摸|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国产一级特黄aa级特黄裸毛片| 久久黄色一级片|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免费高清毛片| 91丝袜在线观看| igao国产精品|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中文字幕va|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在线一级毛片|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国产女人在线| 国产一区成人| 91人妻在线视频|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国产XXXX做受性欧美88|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欧美人人干| 日韩a级毛片|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欧美色综合网站|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91视频区|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清纯自偷自拍另类专区|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91小视频在线|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一本久道久综合久久鬼色| 中文字幕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