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昌
玉皇山里何以飛出金鳳凰
——走訪杭州上城山南基金小鎮
王永昌
山南基金小鎮打造了一個以私募證券基金、私募商品(期貨)基金、對沖基金、量化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為核心業態的特色小鎮;實際上,打造了一個金融資本和經濟發展的新高地
杭州上城區玉皇山南基金小鎮是浙江省首批創建的37個特色產業小鎮之一。現在,山南基金小鎮已是杭州創造財富的新高地,讓人心生向往。
基金小鎮座落在環境優美的玉皇山間。這里,如詩如畫的風景時時呈現在我們的窗前,讓人陶醉不已。千年之前,南宋皇帝們在這里躬耕祭農;千年之后,美麗古老的玉皇山南卻崛起了一片年輕的金融高地。如此古往開來的歷史畫面感或者說歷史的傳承過程,隨著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發展的腳步便生動形象地展現在了我們眼前。
五六年前,這里還是典型的城中村、低矮的工業廠房和較低層次的農貿商貿專業市場的城郊地;2012年之前,這里曾經嘗試建設文化創意園。2013年后,短短幾年時間,這里就一躍而成為有如此規模、體系比較健全、配套較為完善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鎮”。這是非常了不得的成績,是一次歷史的跳躍和進步。截止到現在,小鎮入駐的金融機構已達300多家,管理的資產規模接近1800億元,規劃占地面積3.2平方公里,分一期八卦田公園片區、二期海月水景公園片區、三期三角地倉庫片區和四期機務段片區四個區塊。目前一期、二期企業已入駐完畢,三期、四期正在加緊建設;未來三年的目標,占地面積將擴展至5平方公里,管理資金額將超過1萬億元,達到“美國對沖基金天堂”格林尼治小鎮管理資金總量的三分之一。
我們相信,只要“小鎮”基礎設施和配套平臺搭建完善,這個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因為金融資本的杠桿效應是不可估量的。金融是一個“大八卦”,它的杠桿、放大乘數效應如同“八卦田”,它變動不居、變化無窮、變幻莫測。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的重點是打造私募(對沖)基金生態圈和產業鏈,而對沖基金最大的特點就是高杠桿、高風險、高收益,操作對沖基金的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杠桿的乘數效應將一個億的資金翻至十億甚至百億。
作為金融資本、財富管理的高地,基金小鎮將給浙江和杭州帶來非常可觀的財政收入。目前稅收已破3.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了1.7億元,這是山南基金小鎮對財稅作出的貢獻,更重要的是,金融資本對撬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杠桿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稅收和配套的優惠政策還是要跟上,要借鑒格林尼治基金小鎮的運作模式和先進理念,它的成功經驗之一就是優惠條件多,稅收、成本低,從而吸引了眾多對沖基金在那里落戶。
山南基金小鎮所在之地是世界文化遺產——西湖的核心地帶,坐擁著一流的自然山水風光;小鎮所在地還是南宋的官方造幣地,曾見證了盛極一時的歷史文化。這些歷史人文和自然環境的背景讓基金小鎮有了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
而在規劃、運作下,借靠浙江金融大省、“資金洼地”、“資本高地”、民間資本活躍和杭州資本財富聚集度高等優勢,小鎮的私募基金生態產業鏈已初步形成,對接上海、輻射“長三角”經濟圈的區位優勢也日趨顯現。目前入駐的企業中有中信證券、嘉實基金、永安期貨等國內一流的金融公司,政策支持、配套服務也比較完善,已經打響了基金小鎮在浙江、全國乃至國際上的知名度,并且這個知名度會有越來越高的含金量。
在今后中國的發展進程中,誰能打響這樣的新品牌,誰有類似這樣的“金名片”,誰就能吸引人才、集聚資源,就能取得發展的新優勢。現在,山南基金小鎮還在借用美國格林尼治小鎮的名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形成屬于自己的新品牌。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常態,這是一個轉型發展的新階段,也是形成發展新動力、新業態、新優勢的時期。培育各類基金,提升金融資本化水平,是這個時候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山南基金小鎮打造了一個以私募證券基金、私募商品(期貨)基金、對沖基金、量化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為核心業態的特色小鎮;實際上,打造了一個金融資本和經濟發展的新高地。
首先,在人類經濟發展歷程中,經濟的金融化和金融的資本化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之所以能如此迅猛發展,很大程度上就因為經濟的金融化、金融的資本化和金融的市場化,給經濟增長注入了新動力。現在,國家調控宏觀經濟,就是主要通過貨幣杠桿,一手調控實體經濟,另一手調控資本市場,并將它們統籌協調、有效結合,從而推動經濟健康發展。抓住了“金融”這個關節點,就等于抓住了當今人類和中國經濟發展最前沿的一個重要趨勢,抓住了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一個增長點。
其次,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要建設特色金融強省的戰略部署,大力推進金融改革與創新,將打造以私募金融服務為龍頭、以場外交易市場、財富管理中介為兩翼的財富管理“金三角”作為重要目標,并在“十三五”時期將著力構造錢塘江沿岸的金融港灣,山南基金小鎮規劃是符合省里要求的。
其三,杭州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副中心,高凈值人群和企業總部高度集中,金融業總量和發展質量位于全國前列,素有“期貨之都”的美譽,管理的期貨交易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同時也是全國對沖基金產品的主要資金來源地,而且近年金融服務業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風起云涌,業已成為杭州的支柱產業。
綜上,山南基金小鎮是真正站在經濟發展和金融資本發展的“風口”上了。雖然基金小鎮坐落在玉皇山腳下,但其在經濟、金融領域中搶占的高度,將遠遠超過玉皇山的海拔高度,也就是說站在了經濟發展的新高地上,其前景將是不可估量的。
現在,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口,傳統產業要提升,新興業態在崛起。在新舊轉換過程中,不免會遇到矛盾和“煩惱”,而山南基金小鎮的做法給轉型發展樹立了榜樣,創造了經驗。比如:
一是踐行了省委省政府“三改一拆”的決策,讓舊城舊貌換新顏,通過改造舊廠房、舊倉庫、舊民居,拆除違法建筑,“拆出”了發展新空間,“變出”了發展新資源,“改出”了發展新動力,使當年破爛的城中村變為現代服務業的集聚地,可以說是“三改一拆”成功的典型案例。
二是實現了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的轉型。這里原先是舊工業廠房、陶瓷品市場等傳統制造業、專業市場聚集地,現在到處都是創投基金、券商期貨、資管公司。以各類基金產業為核心,嫁接了一系列的金融共生性產業和輔助性產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圈;吸引了一批產業基金落戶,建成了包括培訓平臺、生活服務平臺、數據平臺、行政服務平臺等配套服務平臺,為金融機構入駐小鎮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政策和服務配套環境。
三是將歷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杭州是“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國金融文化和商幫文化的重要起源地和集聚地,玉皇山南地區還是南宋古都“皇城”之地和南宋官方造幣地,這都奠定了玉皇山南小鎮深厚的金融歷史文化底蘊,說是“無巧不成書”也好,說是“有心插柳”也好,在這塊土地上構造現代金融小鎮,可以說“推陳出新”,或者說是歷史文化的“薪火傳人”!
四是將美好的生態環境轉化成了經濟上的財富,打造了“魅力經濟”、“美麗經濟”。人們在這里工作、生活,正如一位入駐基金小鎮的業主所說,可以“晨聽清風,午賞落桂,夜邀明月”。正因為如此,能吸引一批又一批金融才俊入駐。不僅留住了人,也留住了心。
考察杭州地區的一些特色小鎮,有一個感受,就是錢塘江兩岸、杭州周邊山區,將是杭州、浙江未來一個長時期發展的戰略新高地,這里形成的產業生態鏈將帶來核裂變般的杠桿效應。
一是圍繞以基金為主導的現代金融服務業,拓展開發更多的配套、衍生、輔助、共生平臺,形成產業集群。現有的基礎設施、培訓、醫療、教育等配套服務比較健全,但在交易、交流和業態人士文化生活等平臺方面還可以再做些深化文章,進一步形成集群規模效應。
二是進一步做好“四個打通”的文章。打通省里正在規劃的錢塘江金融港灣,充分搶占和利用這個資源,把小鎮打造成港灣的主要碼頭;打通上海金融中心,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引進高端金融機構、人才,總部來不了,分部來也可以,整個公司來不了,幾個人來也可以;打通國際金融市場,充分利用大數據資源和國際化人才,可聘請金融機構的知名人士作為基金小鎮的智囊顧問;進一步打通與浙商、民營企業的通道,浙商中有大量從事金融行業、互聯網金融的企業,浙商群中握有充沛的資金。
三是進一步做好金融文化的建設。山南基金小鎮有四大優勢:區位優勢、環境優勢、歷史人文優勢和服務優勢,爾后又開始形成了“基金”的產業優勢。“產業優勢”、“業態優勢”最關鍵,將是核心競爭優勢,務必進一步鞏固、拓展、提升。下一步還可以考慮形成“金融文化”、“基金文化”優勢。要講好金融文化故事,營造好人文氛圍,這樣才能有更大的凝聚力。
作者為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