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速遞
國務院印發《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要求推進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制度整合,逐步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推動保障更加公平、管理服務更加規范、醫療資源利用更加有效,促進全民醫保體系持續健康發展
《意見》明確,將統一覆蓋范圍、統一籌資政策、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作為整合基本制度政策。通過整合經辦機構、創新經辦管理,理順管理機制。通過提高統籌層次、完善信息系統、完善支付方式、加強醫療服務監管提升服務效能。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進度和責任分工,做好宣傳工作,確保整合工作平穩推進。
追蹤解讀:
自1998年開始,我國不斷推進醫保制度的改革,實現了醫保制度從無到有、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待遇水平不斷提高的良好態勢。《意見》的發布進一步整合了醫保制度,可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更好地滿足老百姓的需求。而且在制度整合過程中兼顧了公平和效率、改革和發展,是在通過改革促進發展。
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到2020年,加工貿易創新發展取得積極成果,進一步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提升,產業鏈延長,經營主體實力增強,區域布局優化,增長動力轉換
《意見》指出,一是延長產業鏈,提升加工貿易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加強產業鏈分工合作,促進產業融合升級,增強企業創新能力。二是發揮沿海地區示范帶動作用,促進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穩定傳統產業優勢,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新興產業,支持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繼續發揮沿海地區示范帶動作用。三是支持內陸沿邊地區承接產業梯度轉移,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四是引導企業有序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五是改革創新管理體制,增強發展動力。六是完善政策措施,優化發展環境。
追蹤解讀:
近年來,國際市場需求大幅萎縮,外資進入放緩,加工貿易發展速度明顯降低。我國加工貿易發展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制約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的問題突出。在這一背景下,《意見》立足國情提出推動創新發展加工貿易,意義重大。
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規劃明確,到2020年,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普惠金融服務和保障體系,有效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
《規劃》要求,一是健全多元化廣覆蓋的機構體系。發揮各類銀行機構的作用,規范發展各類新型機構,積極發揮保險公司保障優勢。二是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手段。積極引導各類普惠金融服務主體借助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延伸服務半徑,拓展普惠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三是加快推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完善普惠金融法律法規體系。五是發揮政策引導和激勵作用。六是加強普惠金融教育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追蹤解讀: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主要面向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規劃》的發布,有利于促進金融業可持續均衡發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助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增進社會公平和社會和諧。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列舉易發生拖欠工資問題的重點行業,要求到2020年,形成制度完備、責任落實、監管有力的治理格局,使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得到根本遏制,努力實現基本無拖欠
《意見》提出,要全面規范企業工資支付行為,明確工資支付各方主體責任,嚴格規范勞動用工管理,推行銀行代發工資制度。要健全工資支付監控和保障制度,完善企業工資支付監控機制,完善工資保證金制度,建立健全農民工工資(勞務費)專用賬戶管理制度,落實清償欠薪責任。要推進企業工資支付誠信體系建設,完善企業守法誠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業失信聯合懲戒機制。還要依法處置拖欠工資案件,改進建設領域工程款支付管理和用工方式等。
追蹤解讀:
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事關廣大農民工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和諧穩定。盡管政府重視、社會關注,但是這一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意見》的出臺意義重大:一方面,對被“點名”的行業領域起到威懾作用;另一方面,為各級政府的監督工作指明方向,確保欠薪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0年,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總體水平明顯提升,產業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產城融合更加協調的新格局基本形成,農業競爭力明顯提高,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村活力顯著增強
《意見》明確,要發展多類型農村產業融合方式,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延伸農業產業鏈,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大力發展農業新型業態,引導產業集聚發展。要培育多元化農村產業融合主體,強化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基礎作用,支持龍頭企業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發揮供銷合作社綜合服務優勢,積極發展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鼓勵社會資本投入。還要建立多形式利益聯結機制,完善多渠道農村產業融合服務,健全農村產業融合推進機制。
追蹤解讀:
從《意見》中可以看出,推動農村產業發展的基本方向是融合:重點是打破產業的界限,形成農業和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核心是完善惠農、富農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民增收;根本路徑是把新技術、新業態和新的模式引入農業,從而提高農業競爭力;關鍵是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以市場為導向,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完善追溯體系建設的規劃標準體系,基本形成全國追溯數據統一共享交換機制,增強重要產品生產經營企業追溯意識,逐步提升社會公眾對追溯產品的認知度和接受度
《意見》要求,一是統一規劃,分類推進。做好統籌規劃,推進食用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推進食品追溯體系建設,推進藥品追溯體系建設,推進主要農業生產資料追溯體系建設,開展特種設備和危險品追溯體系建設,開展稀土產品追溯體系建設。二是統一標準,互聯互通。完善標準規范,發揮認證作用,推進互聯互通。還要促成多方參與,合力推進,挖掘價值,擴大應用,完善制度,強化保障。
追蹤解讀:
近年來,各級政府將互聯網思維和技術積極運用到重要產品的追溯體系上,在提升企業質量管理能力、促進監管方式創新、保障消費安全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但是,也存在統籌規劃滯后、制度標準不健全、推進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意見》是指導今后一段時期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必將對我國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產生深遠影響。